02书屋 > 1918:红星闪耀德意志 > 第24章 星火燎原

第24章 星火燎原


卡尔·韦格纳在科布伦茨阳台上宣读《告全体德意志人民书》的声音由电波、油印传单和口耳相传所承载的宣言,像一场席卷德意志灵魂的风暴,冲破了地域与信息的封锁,在无数绝望或愤怒的德意志人民的心中点燃了熊熊烈火。

鲁尔工业区,埃森,克虏伯庞大的钢铁联合体。巨大的车间里,炽热的铁水映照着一张张被煤灰和汗水覆盖的麻木脸庞。午休的汽笛尖利地响起,工人们沉默地聚集在散发着机油味的休息区。

年轻的锻工学徒威利·舒尔茨,偷偷从油腻的工装裤里掏出一张被反复折叠、几乎碎开的传单。这是他昨天夜里,从一个神秘的访客那里得到的。他深吸一口气,在老师傅弗兰茨·迪特里希鼓励的目光下,跳上一个闲置的铁砧。

“工友们!”威利的声音因紧张而有些颤抖,但很快被巨大的愤怒所取代,“听听科布伦茨的韦格纳先生在说什么!”威利开始大声念诵《告全体德意志人民书》的片段:“…拒绝履行条约一切条款!拒绝支付任何赔款…柏林政府已自绝于德意志人民…”

起初是窃窃私语,随着威利念到“工厂属于工人”、“八小时工作制”,人群开始骚动。

“他们说的是真的吗?”一个老工人喃喃道,“那边…真的把工厂给了工人?”

“看看我们!”弗兰茨·迪特里希站到威利身边,挥舞着粗壮的手臂,声音如同洪钟,“我们像牲口一样干活,却养不活家人!老板和股东们住在别墅里,而我们住在贫民窟!柏林的老爷们签了字,把我们的血汗钱拿去赔给法国佬!我们还要忍耐到什么时候?”

“够了!”一个工头试图上前制止,但被几双有力的手推开。

“起开,资本家的走狗!”

“滚出去!”

威利举起传单,用尽全身力气喊道:“科布纳茨的同志们说了,德意志的未来只能靠我们自己的斗争去夺取!我们不能再为这些吸血鬼和卖国贼工作了!”

“对!罢工!去找红色莱茵兰!”人群中爆发出怒吼。

当天下午,克虏伯工厂的烟囱破天荒地停止了冒烟。不仅仅是这里,整个鲁尔区的许多工厂,都在类似的场景下陷入了停滞。成千上万的工人放下工具,走上街头,他们打出“承认人民共和国!”、“废除凡尔赛条约!”的口号。一股灰色的洪流,开始向着莱茵兰的方向涌动。

慕尼黑,一家弥漫着麦芽和烟草气息的啤酒馆后厨。年轻的侍应生兼诗人埃里希·米勒,正激动地对着一群同样年轻的艺术家、学生和店员们低声念着《告全体德意志人民书》。

“…建立一个统一的、自由的、社会主义的德意志共和国…和平与公正将成为我们生活的基石…”

“看!韦格纳说的,和艾斯纳先生(库尔特·艾斯纳,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领导人)的理想是一致的!”埃里希眼中闪着光,“但他比艾斯纳先生更坚决,更有力量!他直接否认了凡尔赛,他有一支强大的军队!”

一个戴着眼镜的学生担忧地说:“可是,柏林政府和社会民主党的自由军团不会坐视不管,他们镇压了不来梅,也镇压了慕尼黑…”

“所以我们需要更强大的盟友!”埃里希打断他,“巴伐利亚孤军奋战是不行的!韦格纳的共和国在莱茵兰站稳了脚跟,他号召全德意志爱国者联合起来!我们应该派代表去科布伦茨,宣布巴伐利亚自由国与德意志人民共和国合并,或者至少结成同盟!”

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多数人的响应。他们厌倦了巴伐利亚独立所带来的孤立和内部纷争,渴望一个强大、统一的德国来对抗外侮和内敌。韦格纳的宣言,为他们指明了一个看似更可行、更具号召力的方向。很快,一支由工人、士兵和知识分子组成的秘密代表团,带着巴伐利亚的期望,悄然踏上了前往科布伦茨的旅程。

东普鲁士,柯尼斯堡附近的一个容克庄园。曾经,这里是冯·阿尼姆家族的产业,老阿尼姆在战争末期死于前线,他的长子也在“皇帝会战”中失踪。如今,庄园由年轻的次子,前帝国陆军少尉康拉德·冯·阿尼姆勉强维持。

康拉德站在庄园的阁楼上,望着窗外大片即将收割、却可能不再属于他的麦田。凡尔赛条约割走了但泽走廊,将东普鲁士与德国本土分离。波兰民族主义者正在边境另一侧虎视眈眈。柏林政府软弱无力,根本无法保护他们这些“飞地”的德意志人。

管家拿着一份皱巴巴的传单匆匆走来,面色古怪:“少爷,这是…从西边传来的。”

康拉德接过传单,正是那份《告全体德意志人民书》。他先是本能地皱起眉头,对其中“清算容克”、“土地归耕者”的言辞感到厌恶。但当他读到“…拒绝承认任何领土割让!”、“…誓死抵抗任何形式的执行!”、“莱茵兰非军事区?这里将是武装到牙齿的、捍卫德意志尊严最坚强的堡垒!”时,他的心脏猛地一跳。

这个韦格纳,这个“叛徒”,却喊出了他最想听到的话——强硬,不屈,捍卫德意志的每一寸土地。柏林政府抛弃了他们,而这个红色的政权,却似乎愿意扛起这面民族主义的旗帜。

康拉德内心充满了激烈的挣扎。家族的荣耀、阶级的立场,与对故土沦丧的恐惧、对柏林政府的失望交织在一起。最终,对生存和土地的本能渴望压倒了一切。

康拉德深吸一口气,对管家说:“准备马车。我要去柯尼斯堡的驻军司令部。”康拉德决定,说服当地那些同样感到被抛弃的国防军部队,向科布伦茨派出联络员。即使要与“红色”合作,也要守住德意志的东方堡垒。为了生存,有些原则必须做出妥协。

柏林,莫阿比特区的一家地下印刷所。昏暗的灯光下,斯巴达克同盟(德共)的成员安娜·迈尔和她的同志们正在紧张地赶印最新的传单。传单的内容,正是韦格纳的《告全体德意志人民书》,旁边附上了同盟的简短评论,呼吁柏林工人支持莱茵兰的斗争。

“安娜同志,风险太大了,”一个同志抹了把汗,“诺斯克的自由军团正在全城搜捕,我们公开支持韦格纳,会被视为叛国。”

安娜抬起头,眼神坚定:“韦格纳同志做了我们想做而没能做到的事——他建立了一个稳固的、敢于对抗帝国主义的工农政权。他的宣言击中了所有德国人的痛处。看看街上的情绪吧,工人们受够了艾伯特和诺斯克的背叛!这份宣言是我们的武器,必须让所有人都看到!”

安娜将一叠刚印好的传单塞进怀里:“我去西门子工厂区散发。我们必须告诉柏林的工人,除了等待被镇压,我们还有另一条路——通往科布伦茨的路!”

安娜潜入夜色,身影消失在街道尽头。在她身后,越来越多的柏林工人,在食堂、在车间、在拥挤的出租屋里,秘密传阅着这份来自莱茵兰的宣言。一股暗流,在帝国的心脏地带汹涌澎湃,寻找着爆发的出口。

从鲁尔的工厂到巴伐利亚的啤酒馆,从东普鲁士的庄园到柏林的地下室,韦格纳的《告全体德意志人民书》如同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所有在凡尔赛枷锁下挣扎、对柏林政府彻底失望的德意志人。无数像威利、埃里希、康拉德和安娜这样的普通人,在这份宣言的激励下,做出了自己的选择。革命的星火,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在德意志的土地上冉冉升起。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501/4321903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