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匈牙利的困境
台尔曼决定亲自去匈牙利政府作战的最前沿看看。
他没有通知匈牙利总参谋部,只带了寥寥几名德国参谋和护卫,乘坐一辆轿车,驶向了炮声最密集的方向。
越靠近蒂萨河,景象越发触目惊心。
道路上挤满了从东岸溃退下来的散兵游勇和惊慌失措的难民。
士兵们大多衣衫褴褛,许多人丢掉了武器,眼神空洞,只是麻木地随着人流向西移动。
马拉的大车上挤满了伤员,痛苦的呻吟声与女人的哭泣声、孩子的叫喊声混杂在一起。
台尔曼在一个被炮火部分摧毁的村庄外下了车。
这里曾是红军的一个团级指挥部,现在只剩下断壁残垣和忙碌的医护兵。
台尔曼找到了一位胳膊上缠着渗血绷带、正在组织残余部队构筑简易街垒的匈牙利营长。
“情况怎么样,营长同志?” 台尔曼用简单的德语夹杂着手势问道。
那位营长认出了台尔曼,脸上露出一丝苦涩和无奈:
“完了,全完了,德国同志!罗马尼亚人的炮火太猛了,他们的骑兵冲垮了我们的侧翼……小伙子们很勇敢,可是……我们挡不住他们的钢铁怪物。”
他指了指身后一群瘫坐在废墟里、目光呆滞的年轻士兵,
“你看,他们很多人昨天还是布达佩斯的工人和学生,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在野地里打仗……”
台尔曼沉默地拍了拍营长的肩膀。
他走到一群正在休息的士兵旁边,递过去一支烟。一个看起来不到二十岁的年轻士兵接过烟,用颤抖的手试图点燃。
“害怕吗,孩子?”
台尔曼用尽可能温和的语气问。
年轻士兵抬起头,眼中充满了恐惧和迷茫:
“他们……他们的大炮……我们就像麦子一样被割倒……我们是为苏维埃而战的,为什么……”
台尔曼没有回答这个他无法解答的问题。
台尔曼回头看到不远处,几个士兵正在从一个农舍里强行拖出一头瘦弱的猪,农舍的主人——一个老农——正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却被一个不耐烦的红军士兵粗暴地推开。
“他们在干什么?”
台尔曼厉声问身边的匈牙利军官。
“征……征粮,台尔曼同志。部队断粮了……” 军官尴尬地解释。
台尔曼的心沉了下去。
台尔曼亲眼看到了没来到布达佩斯前在柏林的情报中提及的“农村政策失误”和“农民不满”正在如何实实在在地瓦解着红军的后方。
一支得不到农民支持,甚至被农民敌视的军队,怎么可能在故乡的土地上打胜仗?
台尔曼继续前行,直到能透过望远镜看到河对岸罗马尼亚军队活动的身影,看到对方井然有序的炮兵阵地和源源不断的补给车队。
返回指挥部的路上,台尔曼一言不发。他脑海中不断回响着那个年轻士兵迷茫的问题、老农绝望的哀求、以及匈牙利营长苦涩的“完了”。
所有的理论、所有的热情,在残酷的现实和深重的内部危机面前,都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台尔曼站在一张铺在弹药箱上的地图前,眉头紧锁。窗外传来罗马尼亚军队持续施加的压力的断断续续的炮声。
台尔曼提笔起草了一份给柏林的加密电报,字里行间充满了前线指挥官的务实与忧虑:
“柏林,韦格纳主席亲启。
前线局势持续恶化,远超预期。我军虽英勇,然面临三重困境:
一、军事被动。敌军装备、兵力均占优势,我军缺乏机动力量,难以组织有效反击,目前战术仅能迟滞,无法扭转战局。
二、内部不稳。城市工人热情高涨,然农村政策失误,强制征收与土地集体化引发农民普遍不满,部分区域甚至出现农民袭击征粮队事件。红军兵员补充困难,后勤时遭袭扰。
三、指挥分歧。匈方部分同志过于乐观,仍寻求决战,对机动防御与群众工作策略执行不力。我部人员虽尽力,然影响力有限。
综上,匈牙利革命之根基正在动摇,单靠军事技术援助恐难挽回颓势。局势已至关键节点,亟待明确战略方向。
—— 台尔曼”
韦格纳在凌晨时分收到了这封电报。
办公室里烟雾缭绕,韦格纳反复阅读着电文上的每一个字,手指在“农村政策失误”、“农民普遍不满”、“根基动摇”等字眼下无意识地敲击着。
韦格纳站起身,走到巨大的欧洲地图前,目光沉重地落在多瑙河盆地的位置。
历史的教训与现实的情报都在告诉韦格纳,一场主要依靠城市工人、却未能赢得广大农民支持的革命,其基础是何等脆弱。
沉思良久后,韦格纳回到书桌前,口授了一份回电,由秘书埃里希记录并加密发出:
“致前线台尔曼同志:
电文悉知。情况严重,判断准确。现指示如下:
一、战略转变。立即放弃不切实际的阵地坚守幻想。核心任务转为:
利用志愿军骨干,协助匈方有组织、有计划地保存红军有生力量与核心装备,准备向布达佩斯乃至西部丘陵地带实施战略性撤退。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二、群众工作。将此作为首要任务。尽一切可能,影响并协助匈方改变农村政策,立即停止伤害农民利益的过激行动,保障基本粮食交换。
向农民阐明,革命旨在推翻大地主,而非剥夺小农。此乃稳定后方、获得兵员补给之根本。
三、政治任务。
你之主要职责,非代替其指挥,而是以其自身之失败为例,说服库恩·贝拉等同志认清现实,采纳务实策略。若其坚持盲动,我授权你,可独立率领我方志愿人员及愿意跟随的匈方部队西撤,建立防线,以待时局变化。必须保住革命骨干,此乃未来之希望。
四、国际联络。我们将通过外交渠道,向莫斯科阐明此处之危急,并公开揭露协约国武装干涉之暴行。然外部援助难解近渴,你部需做好独立应对最困难局面之准备。
原则:尽最大努力争取最好结果,同时做好最坏打算。首要保障我志愿人员之安全。革命非一朝一夕之事,需有经得起失败之韧性。
—— 韦格纳”
电文发出后,韦格纳独自在办公室里坐了很久,他派台尔曼去,本意是对匈牙利的同志们送去支持和经验,希望能创造奇迹。
此刻,韦格纳必须冷静甚至冷酷地做出选择,在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与德国革命的根本利益之间,他必须优先保存后者赖以生存的有生力量和经验丰富的骨干。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501/4321898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