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台尔曼的电报
绝密
发报:国际无产阶级志愿支队前线指挥部(匈牙利)
收报:德意志人民共和国人民委员会主席 卡尔·韦格纳同志
时间:1920年4月15日
主席同志:
我军于“林登农场”实施的反击作战已达成预期目标,予敌重大杀伤,目前蒂萨河前线敌攻势已基本停止。
根据空中侦察及前线巡逻捕获的俘虏供述,罗马尼亚指挥官约内斯库已下令部队转入防御,并紧急向国内请求步兵与重炮增援。
其当前战略意图明显:
暂停冒险进攻,依托兵力优势与即将到来的援军,准备以稳扎稳打的方式,逐步挤压并最终粉碎我们。
敌变我变。
鉴于敌暂取守势且援军尚需时日抵达,我部绝不应消极等待,亦不应在敌完成力量聚集前与其进行决定性会战。
为此,我拟定下一阶段作战计划如下,请您审阅:
核心方针: “以空间换取时间,以战术主动消耗敌有生力量,为最终的战略撤退或决定性反击创造条件。”
此方针正贴合您“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与“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指示精神。
具体作战计划:
1. 构建弹性防御体系:
立即放弃部分不易防守的前沿突出部,将主力后撤至预先勘选的第二、第三道预备阵地。
新阵地将充分利用丘陵、河流及村落废墟,构建纵深、隐蔽、多梯次的防御网,核心为大量散兵坑、机枪巢与迫击炮位,并以交通壕相连。
此举意在避免我军主力在敌未来可能的优势炮火准备中遭受不必要的损失,同时诱敌深入,拉长其补给线,为我机动打击创造战机。
2. 开展“猎杀与骚扰”行动:
抽调各连队中最富经验的老兵与狙击手,组成数个“猎兵小队”。
这些小队将享有高度自主权,于夜间或恶劣天气下,渗透至敌战线间隙及后勤运输线上。
其任务并非强攻,而是:
狙杀敌军官与观察哨;袭扰敌辎重队与炊事单位;布设诡雷与地雷;精确引导我方迫击炮对敌集结地进行短促急袭。
目标是让敌军日夜不宁,持续流血,无法安稳构筑工事与休整。
3. 实施“短促突击”战术:
以连、排为单位,组织精干的突击集群,配属冲锋枪、手榴弹及轻型迫击炮。
一旦发现敌防线出现薄弱环节(如部队换防、警戒松懈),或小股敌军冒进,则集中绝对优势火力与兵力,发起迅猛、凶狠的短促突击。
力求速战速决,歼灭敌一部后,不待其主力反应,立即撤回我方阵地。
此战术目的在于积小胜为大胜,零敲碎打地消灭敌有生力量,同时锻炼部队,保持我军进攻锐气。
4. 强化炮兵运用:
炮兵将改变大规模齐射模式,转为“游动狙击”与“快速反应”相结合。
炮位频繁转移,避免被敌反制火力捕捉。
主要任务转为:
精确打击由“猎兵小队”指示的高价值目标;对敌试图固守的支撑点进行不定时骚扰射击;在“短促突击”时提供及时、猛烈的火力支援。
5. 预备队与最终阶段:
我将始终掌握一支精锐预备队(由风暴突击老兵为核心),用于应对敌意外突破,或在时机成熟时,用于向疲惫之敌发起一次决定性的局部反击,以彻底打乱其部署,为我主力部队及匈牙利友军的安全赢得最大空间与时间。
总结:
此计划的核心在于,我们承认当前的整体力量对比,不追求毕其功于一役的冒险,而是通过灵活、坚韧、持续的战术层面积累,一点点削弱敌人。
我们将用德国军人的纪律、技巧与耐力,将这片战场变成吞噬罗马尼亚军队士气与兵力的泥潭。
请主席同志放心,我们必将继续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敌人最惨重的损失,不负柏林与共和国的期望。
国际无产阶级志愿支队指挥官
恩斯特·台尔曼
于蒂萨河前线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501/4321897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