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我们没办法拒绝,毕竟我们还是友军关系
大厦湾,虹军的总部就设在此地。
老总、129师师长、参谋长等人,正围在一张方桌旁边,所有目光都集中在桌面上展示的敌我双方形势以及各支部队的分布地图上。
看了片刻,老总抬起头,望向其他人,问道:“阎长官计划派一个军官交流组到我们虹军来学习,关于这件事,你们有什么想法?”
阎老西从第二战区挑选人员,组成了一个军官观察组,前来进行观摩学习,交流经验。
129师师长笑着说:“老总,这个阎老西啥时候变得这么虚心好学了!这里面肯定另有企图!”
“没错!我赞同老刘的说法。”
参谋长接着说:“我推测这位阎长官就是想借这个机会,多打探我们虹军的战术策略,毕竟咱们之前也有过不少冲突!”
“要是让他把我们的底细都摸清了,以后万一真到了兵戎相见的那一步,他也能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但现在是联合抗日的时期,大家要一起对抗外敌,对于他这个请求,我们没办法拒绝,毕竟我们还是友军关系。”
老总看向129师师长,说道:“老刘,这件事就交给你们师来处理,你们师要好好和这组高级军官接触,摸清他们的底细!”
“不过现在我们得提高警惕,我们那些看家的战术本领可不能教给他们!”
师长笑了笑,说:“老总您就尽管放心,就算我想教给他们,他们也学不会,他们根本不是这块材料。”
老总点了点头:“但我们还是得多加留意。”
师长回应:“嗯,我知道该怎么做。”
……
第二战区长官部的位置,并不在太泉。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太泉已经被日军占领了,所以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只能迁到宜川的秋林镇。
第二战区长官部进驻秋林镇之后,首要任务就是修通从宜川到韩城的公路,也就是韩宜公路。
为了打通战备运输通道,稳固并保护绵延千里的黄河堤防,他们不惜一切代价,投入了大量资金。
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成立后,太泉绥靖公署和长官部实际上是同一套机构,只是对外挂了两个牌子。
阎老西在面对上级和友军时,使用的是长官部的印信和关防;
而在处理晋军内部以及晋省系统的事务时,一般还是使用太泉绥靖公署的印信和关防。
长官部机关的各个部门,大多是阎老西自行编制设置的,但在向上级汇报情况时,会按照规定的编制表进行编造后再上报。
此时,阎老西正在秋林的长官部里。
不得不承认,掌控晋省几十年的阎老西,确实是一位极具能力和手腕的乱世枭雄。
阎老西,字百川、伯川,号龙池,是五台人。他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曾是清朝陆军步兵科的举人、协军校。
宣统三年起义后,阎老西被推举为晋省都督。
在北洋政府时期,他支持袁世凯**。
1917年起,他陆续设立了众多金融机构和军工企业。
1932年,他担任太泉绥靖公署主任,重新掌控了晋省的军政大权。
在和平时期,阎老西充分利用争取到的和平环境,依靠自身的力量,
在几年时间里创建了西北实业公司,该公司涵盖了采矿、冶金、采煤、发电、机械、化工、兵器、水泥、皮革、毛纺、造纸、卷烟、火柴等轻重工业厂矿。
他还主持修筑了长达860多公里的同蒲铁路,新建了铁路、盐业、垦业等银号,并为“四银行号”设立了实物准备库。
到抗日战争爆发前,阎老西在晋省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官僚资本体系,资产达到2亿银元。
其规模之庞大、投资之节省、发展速度之快、效益之高,在国内都是处于领先地位的。
所以说,阎老西对整个晋省是有贡献的。
最近一段时间,整个第二战区局势并不安稳,大小战斗连续不断。
尤其是虹军与日军之间的战事,引起了阎老西的高度关注。
其中,虹军里一个名叫李云龙的团长,让阎老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最近晋西北发生了很多轰动一时的大战役,而这些战役很多都与李云龙有关。
比如苍云岭战役和李家坡战役。
这些战役都是虹军与日伪军之间的战斗,晋绥军并没有参与其中。
但阎老西对李云龙却充满了兴趣。
阎老西看了看桌面上的沙盘图,图上标注着日伪军、中央军、晋绥军以及虹军的分布情况和态势。
过了一会儿,阎老西看向自己的参谋赵戴文,问道:“次陇,你听说过虹军的李云龙吗?”
次陇,是赵戴文的字。
赵戴文和阎老西的关系,就如同荀彧与曹操。
荀彧支持曹操,却始终忠于大汉;赵戴文帮助阎老西,内心却效忠于国民政府。
荀彧和赵戴文都竭尽全力辅佐自己的主公,但又不忘正统,心系天下,为国家奔走效力。
赵戴文有着儒家的风度,在佛学研究方面也颇有成就。
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自然带有书生意气,热爱文学。
但由于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他不得不在军政两界辗转周旋。
可以说,赵戴文资历深厚,威望很高,晋省军政要员中很多人都是他的学生,晋绥军的将领几乎都出自他的门下。
赵戴文曾就读于村塾,接受过传统文化教育,还曾留学日本本土,接触并接受了新思想教育。
他重视中华文化,也不排斥西方文化,将中西方文化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可以说,赵戴文是阎老西手下的第一参谋长,有着极高的威望!
最为重要的是,赵戴文心系国家,是一位抗日志士,也是坚决抗击日军、绝不投降的爱国战士。
对于李云龙,赵戴文当然是知道的。
毕竟李家坡之战和苍云岭之战在整个晋西北乃至第二战区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作为第二战区长官部的人员,他们自然会了解得很清楚。
赵戴文回答道:“当然听说过,他是虹军新一团的一员勇猛战将。”
“之前在苍云岭战役中,他击溃了精锐的坂田联队,击毙了坂田信哲和佐野忠义;
在李家坡之战中,又给日军造成了重创,这些都极大地鼓舞了我们抗日部队的士气。”
“伯川,你怎么会突然提起他呢?”
李云龙的作战成果与军事才能,成功吸引了阎老西的关注。
尽管李云龙是虹军的将领,可阎老西心里自有盘算。
阎老西说:“那个团长李云龙,在李家坡战役和苍云岭战役中,打得都相当出色!”
“我看过他的战报,对他十分赏识!”
赵戴文点头表示赞同:“嗯,这个李云龙确实是个有能耐的人!在抗日打鬼子这件事上,丝毫不敢懈怠。”
阎老西顿了顿,说道:“次陇,你是了解我的,我最看重这些能征善战的将领。我们晋绥军的人才不算少,但总感觉缺少像李云龙这样的人。”
在扩充兵力的同时,为了提高晋绥军的“三六三”素质、增强部队的作战能力,阎老西在培养军事人才方面,确实花了很大的力气。
晋绥军发展到最兴盛的时期,这支部队的将领大多毕业于正规军事院校,接受过系统的军事教育,其素质比当时其他地区的军队明显要高。
所以,晋绥军358团在楚云飞的带领下,战斗力比较强。
而且整个晋绥军也能说是人才济济,因为晋绥军领导层的选拔经过了严格的层层筛选,逐渐形成了有梯度的领导层更替机制。
对于军官候选人,首先从小学毕业生里挑选,然后让他们接受两年的中等学校教育,
之后任命为中级军官,要是想担任更高的军职,就必须进入保定军官学校,或者参加陆军教导团接受训练。
到了三十年代初期,晋绥军从基层军官到高级将领的培养,以及各种军种的配备,都形成了完善的军事培养体系,
同时还创立了将校研究所,里面的研究人员专门从事较高层次的军事研究工作。
1919年6月,阎老西在学兵团干部训练队的基础上,
建立起山西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军事干部学校“学兵团”,学兵不仅学习国文、英文、算术、历史、地理等普通课程,还学习军事课程。
1926年,又在学兵团的基础上成立了“山西军官学校”,分为步、骑、炮、工4个科目,招收初中生,教授一般中学的知识以及基本的军事课程,
与此同时还设立了炮兵速成班,由有经验的炮兵干部传授炮兵学术知识。
可以说,阎老西为了晋绥军的发展用尽了全力。
然而,经过几次大战,尤其是抗日战争中的忻口会战、太泉保卫战等重大战役,许多晋绥军的军官都在战场上牺牲了。
因此,这两年晋绥军在抗战中的表现平平。
主要原因是将领缺失,军官后续补充不足。
赵戴文听着阎老西的语气,犹豫了一会儿,开口问道:“长官,请恕我多问一句,您该不会是想拉拢李云龙吧?”
阎老西笑了笑说:“还是次珑你懂我啊?你觉得有这个可能吗?”
赵戴文轻轻摇了摇头说:“我觉得不可能。”
“您也知道虹军在行军打仗和部队管理方面很有办法,很多虹军将领都忠诚于虹军,所以想要拉拢李云龙,我感觉难度非常大。”
“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491/4322714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