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咱们收下就是,毕竟咱们团眼下正紧缺军费呢
毕竟,百姓们都看在眼里,新一团和李云龙所带领的部队,是真正投身抗日事业的队伍。
最先采取行动的,是川省的青年子弟和热血人士。
川省子弟的加入,对新一团而言,无疑是如虎添翼。
虽然川人个子不高,但他们奔跑速度快,突击能力强,而且耐力出色、擅长攀爬,特别适合山地作战。
更重要的是,他们被称作“川老鼠”,个个头脑灵活、心思缜密,常常能使出出其不意的战术,让敌人防不胜防。
而且,川军一直依靠理想和信念支撑,敢于冲锋陷阵、奋勇作战,回顾川军以往的战斗历程就能清楚这一点。
虽说川军的装备十分简陋,但却让日军十分忌惮。
随着众多川省有志之士和爱国青年加入新一团,对新一团来说,无疑是实力大增、如虎添翼!
当然,这些都是之后才发生的事情了!
对于司令这般声势浩大地宣扬此次战事的胜利,无论是军中老总,还是李云龙本人,都觉得颇为意外。
要知道,此番拿下胜仗的队伍是虹军,并非中央军。不过,从这件事也能看出,司令对抗日怀有真心,在抗击日军这件事上,态度十分坚决。
三天过去后,一份关于新一团的嘉奖令,以及两万块大洋,一同送到了新一团的团部。
这份嘉奖是通过晋绥军长官部转交过来的。巧合的是,负责此次嘉奖工作的,还是之前有过一面之缘的黄明。而且这一次,楚云飞也在场。
李云龙望向黄明,开口说道:“黄少校,咱们又碰面了!”
黄明笑着 reply:“没错,李团长,真没想到咱们这么快就再次相见了。但这次我不是代表晋绥军而来,而是受司令的指派。
李团长,你这次在战役里取得的胜利,已经引起了司令的关注,司令特意委托我们第二战区长官部,专门来好好表彰贵团。这就是嘉奖令!”
说着,黄明将一份嘉奖令递到了李云龙手中。
李云龙接过嘉奖令(affg),展开看了起来。嘉奖令上的内容十分详尽,全文如下:
致李云龙团长及新一团全体官兵:
鉴于李云龙率领的新一团,在此次作战期间,成功对日军战地观摩团与第四旅团指挥部实施伏击,击毙日军军官逾百人,其中还包含两名日军少将。
这一战绩,创下了自全面抗战爆发以来,单次战役击毙日军军官人数最多的纪录,不仅取得了重大胜利,还极大地提振了我军的抗日信心,增强了抗日斗志,凝聚了人心,堪称所有抗日部队的标杆与楷模。
当前,国家与民族正处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全国各族人民理应**协力,搁置分歧,共同抗击日军、保卫国家,期待能早日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收复我们的大好河山。
希望李云龙团长及新一团全体官兵再接再厉,再创辉煌战绩。
为表彰有功人员与部队,特此颁布嘉奖令,以示鼓励。
此令
司令
x年 x月 x日
这是一份格外正式的嘉奖令,不像阎老西之前下发的嘉奖令,里面掺杂着私人意图,想借着嘉奖的机会拉拢李云龙。
李云龙接过这份由司令员发来的嘉奖令,快速浏览一遍后,笑着转头对身边的楚云飞说:“楚老弟,这是司令员刚送来的嘉奖令,你要不要拿过去瞧瞧?”
楚云飞接过嘉奖令,仔细读完后开口说道:“云龙兄,真是要向你道喜啊!这次战斗能取得这么大的胜利,得到司令员的嘉奖令也是合情合理的,这可是相当光荣的事情!”
说实话,直到现在,楚云飞自己都还没得到过一次司令员的嘉奖令,他心里其实特别渴望能获得这样的荣誉。
毕竟,只有取得了一定规模的战果和胜利,才有资格得到司令员的嘉奖;
要是只是些小规模的胜利,根本入不了司令员的眼。
所以,能拿到司令员的嘉奖令,绝非易事。
李云龙又看了一眼嘉奖令,接着看向黄明问道:“黄少校,你说这司令员是不是也太吝啬了?就只给一张嘉奖令吗?有没有什么更实在点的奖励啊?”
黄明答道:“当然有奖励。这次贵团打了这么漂亮的一场胜仗,司令员除了颁发嘉奖令,还特意奖励了贵团两万块大洋。”
话音刚落,黄明身后的两名随从便抬着早已准备好的两万块大洋走了过来。
看到眼前这堆白花花的两万块大洋,李云龙和赵刚都不由得愣了一下。
这司令员今天怎么跟换了个人似的?竟然还会拿出军费作为奖励?
通常情况下,虹军要是打了大胜仗,司令员一般也就象征性地称赞几句,大多时候要么是口头表扬,要么就发一张嘉奖令,这就算是很看重了。
上一次给予现金奖励,还是在夜袭阳明堡战役的时候。
其实,李云龙也没真指望司令员能给什么物资奖励,刚才那句话不过是随口调侃罢了,没想到还真有实际奖励!
两万块大洋,这可不是个小数目。要知道,这可是大洋,不是不值钱的法币;要是换成两万块法币,那价值可就低多了。
李云龙愣了片刻,回过神后说道:“真没想到这次司令员这么慷慨,居然还奖励了两万块大洋。”
大洋,也就是银元,是一种圆形的银质硬币,它的价值大致相当于七钱二分白银,其中最常见的便是***。
宣统元年时,清政府设立铸币局,开始统一发行银币。
由于这些银币上面刻有蟠龙的图案,所以被人们称作“龙洋”,后来各类银元便都被叫做“大洋”了。
民国建立后,1914年颁布了《国币条例》,确立了银本位的货币制度,规定国币“壹圆”的重量与一枚银元相近,同时还规定十分之一圆为一角,十分之一角为一分。
国币壹圆的硬币,是用八成九的白银和一成一的铜铸造而成,硬币上印着袁世凯的头像,因此人们俗称它为“***”;
除此之外,当时还发行了用白银铸造的辅币。
***出现之后,逐渐取代了“龙洋”“鹰洋”等以往的银元,在全国范围内流通开来。
战乱时期,黄金是最保值的硬通货!但即便如此,白银依旧很值钱。
李云龙看着眼前这堆白花花的两万块大洋,也没跟对方客套,直接说道:“既然司令员这么客气,那我也就不推辞了。和尚,把这两万块大洋全都收起来!”
魏大勇立刻答应:“是!”,随后便兴高采烈地去收大洋了。
黄明看向李云龙说:“李团长,司令员和阎长官都非常器重你,希望你能继续努力,多消灭日寇,保卫国家。”
李云龙回答道:“这本来就是我们军人该做的事!”李云龙一直十分敬重军人这个身份,保卫国家、守护百姓,是他作为军人的职责。
在穿梭至当前这个时代以前,李云龙之所以决定投身军旅,正是源于这样一份坚定的信念。
黄明微微颔首,轻声应道:“好的!”
随后,黄明没有在新一团继续逗留,没过多久便起身离开了。
就在这时,赵刚开口说道:“老李,今天这位司令员的态度,真像是换了个人似的,居然愿意调拨两万块大洋给咱们部队!”
李云龙嘴角上扬,笑着说道:“司令员既然主动给了,咱们收下就是,毕竟咱们团眼下正紧缺军费呢!”
在此之前,李云龙曾带领部下截击过日军的物资列车,缴获了大量黄金。那些黄金足够支撑新一团运转很长一段时间,所以实际上新一团现在并不缺少资金。
可谁又会嫌弃手里的钱太多呢?
要知道,李云龙接下来计划攻打平安县城,之后还打算在那里修建兵工厂、野战医院和军事学校。
这些事情,每一件都特别需要资金支持!
楚云飞也敏锐地察觉到,此次李云龙立下大功,已经成功引起了司令员的重视,这一情况足以说明李云龙确实具备过人的能力。
毫无疑问,这一次李云龙实实在在地立下了显著的战功。
第二天清晨。
新一团团部的大门口。
楚云飞准备启程离开。
他在新一团的交流学习任务已经完成,接下来要返回自己所在的358团。
这次在李云龙的新一团参与交流学习,楚云飞可以说是拓宽了眼界,收获极为丰富,还亲眼见识到了李云龙独具特色的战术思路和作战方式。
可以说,这次军事交流活动,彻底改变了楚云飞对新一团、红军以及李云龙本人的固有看法:
他从未想过新一团的实力竟然如此强劲,李云龙的个人能力和指挥水平也都十分出色,绝对不是其他人嘴里所说的那种没什么文化的“泥腿子”。
与此同时,楚云飞还深刻领悟到一个道理:
无论面对何种类型的战斗,都不能被僵化的军事教条和规则所禁锢,
不能墨守成规地按照固定模式作战,只有采取出其不意的策略,才能打出最理想的战斗效果,而且还必须具备敢于冒险的勇气。
唯有出其不意,才能够赢得战斗的胜利。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491/4322711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