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抗战:无限签到,我老李成元帅了 > 第149章 这一切能有这样的结果,全靠李团长您啊!

第149章 这一切能有这样的结果,全靠李团长您啊!


不过,有一件事让李云龙略感遗憾,那就是之前在杨村和书房坳两次设伏袭击山本一木的特工队时,都没能将山本一木彻底消灭,这确实是个不小的遗憾。

  好在李云龙早有防备,他暗中留下了后手,那就是密切留意朱子明的动向。

  李云龙已经断定朱子明已经叛变,并且早就安排了人手对朱子明进行全方位的严密监视。

  只要观察朱子明向外界传递情报的情况,就能准确掌握山本一木将要采取行动的时间。届时,提前布置好埋伏,就能一举将山本一木及其手下彻底铲除。

  目前,所有的计划都已经安排得妥妥当当。

  所有事情都在李云龙的掌控范围之内。

  所以,李云龙此刻内心十分镇定,没有丝毫慌乱。

  李云龙脸上露出一抹微笑,对杨秀芹说道:“秀芹同志,你实在太客气了,这些事本就是我们红军应当做的!以后要是日本鬼子还敢来你们村进行扫荡,你尽管跟我说,我会帮你们把他们全部消灭掉。”

  “而且我觉得,日本鬼子应该不敢再轻易来你们村扫荡了。”

  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李云龙所说,这次从河源县城出发,负责外出扫荡、清乡任务的主力部队,已经被新一团彻底歼灭。

  有新一团在背后提供保护,凭借新一团的赫赫威名,日本鬼子必然会有所忌惮,不敢轻举妄动,应该不会再随便来赵家峪进行扫荡了。

  杨秀芹轻轻点了点头,说道:“嗯,这一切能有这样的结果,全靠李团长您啊!”

  紧接着,杨秀芹又说道:“李团长,我们村民们准备了一些米和面之类的粮食,您一定要收下!”

  话音刚落,李云龙便朝着村口的方向望去,只见那里站着许多老百姓,每个人手里都提着东西。

  这些东西中,有的是粗粮、米和面,有的是一小袋粮食,除此之外,还有鸡蛋、花生、番薯等各种各样的食物。

  虽然每个人手里的东西数量都不算多,但每一份物品都饱含着村民们的一片真诚心意。

  他们用满含感激的眼神,注视着李云龙、雷子枫以及独立大队的其他战士们。

  要是没有新一团的守护,赵家峪如今这般安稳太平的局面根本就无从谈起。

  李云龙先是快速扫视了一眼村口的村民们,随后将目光转回到杨秀芹身上,开口说道:“秀芹同志,真的不用这样,这些物资还是让乡亲们自己留着用吧。”

  “我们红军有着非常严格的纪律,绝对不会侵占群众的任何财物,即便是一根针、一缕线,也绝不动用!”

  杨秀芹态度坚决地回答道:“李团长,我知道红军有既定的规章制度和纪律要求,但这些东西都是乡亲们的一片心意啊。”

  “您就收下吧!要是新一团没有及时赶来救援,赵家峪还不知道会遭遇什么样的灾难,别说这些粮食保不住,恐怕乡亲们的性命都会受到严重威胁!”

  “把这些粮食和米面交给新一团,总比被小鬼子抢走要好得多,所以您一定要收下。”

  很明显,此刻李云龙带领的新一团在老百姓心中地位极高,深受大家的拥护和爱戴。

  如果不是这样,乡亲们也不会舍得把这些珍贵的粮食拿出来送给李云龙。

  作为一名从现代穿越而来的人,李云龙心中十分清楚一个至关重要的道理: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力量源泉,他们团结起来所凝聚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只有赢得群众的支持与信任,队伍才能不断发展壮大,拥有更强大的战斗力。

  民众的力量,既可成为执政者巩固政权的坚实后盾,也能成为推翻其统治的关键力量。

  这一道理表面上看似简单明了,背后却藏着深刻的治国哲理。

  若将执政者比作船只,把广大民众比作江河里的水,便可知水既能托着船安稳前行,也能掀起巨浪将船打翻,让其沉入水底。这一比喻揭示出:任何事物,用得恰当就能发挥积极作用,用得不当则必然会带来危害。

  荀子、魏征与唐太宗,都深刻洞悉人民群众力量的强大,多次强调依靠人民力量的重要性,懂得尊重民众的意愿与情感,坚守为百姓治理国家的理念。

  李云龙同样清楚这个核心道理。

  军队唯有获得群众的支持与拥护,才能够逐步发展壮大。

  坚实的群众基础,对军队来说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有个很简单的逻辑:要是没有群众的支持,新一团想招募士兵、扩充队伍,根本不会有人愿意响应。

  要是采取强制抓壮丁的方式来扩充兵力,那么像“四六七”这样组建起来的部队,也不会具备真正的战斗力。

  所以,稳固的群众基础和群众的支持,对军队而言意义非凡。

  从当下的情况来看,新一团和李云龙深受百姓信任,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与爱戴,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群众基础。

  不然的话,这些老百姓也不会主动把家里多余的粮食送给李云龙。

  李云龙看了看眼前的老百姓,又转过头看向身边的杨秀芹,说道:“秀芹同志,这些多余的粮食还是让老百姓自己留着吧,在这战乱的年代,能有口饭吃很不容易。”

  杨秀芹态度坚决地说:“李团长,这些余粮咱们必须收下。”

  “这真的是我们老百姓的一片心意,乡亲们,大家说是不是啊?”

  村口的老百姓们纷纷开口附和。

  “对啊,李团长,您就收下吧!”

  “李团长,这些东西都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多亏了你们新一团,我们赵家峪才能平平安安,您就收下吧!”

  ……

  每一位老百姓的眼神中,都充满了感激之情。

  大家的情绪都十分高涨。

  李云龙走到老百姓中间,目光扫过他们手里各式各样的余粮:有玉米、番薯、花生、小米、麦子,还有鸡蛋、白菜……每个人带来的数量不算多,却都满含着真诚的心意。

  得到百姓的真心拥护,本该是这样的场景啊!

  老百姓们是打从心底里拥护新一团。

  人群中,有个五六岁的小女孩,手里提着玉米,走到李云龙面前递了过去,说道:“李团长叔叔,这是我家种的玉米,送给您吃。”

  李云龙轻轻摸了摸小女孩的头,笑着问道:“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呀?”

  小女孩用稚嫩的声音回答:“李团长叔叔,我叫赵二丫,等我长大了,也要参加红军,加入李团长叔叔的部队。”

  “好,哈哈哈哈!”李云龙笑着说:“红军随时欢迎你。”

  旁边的杨秀芹接着说道:“李团长,您就收下这些余粮吧,这都是乡亲们的一片心意啊。”

  李云龙点了点头,说道:“我们红军有自己的规章制度和纪律要求,不能随便拿老百姓的东西。”

  “和尚,这些东西我们新一团收下,但要按照市场价格购买,把钱付给老百姓。”

  魏大勇立刻回应:“是!”

  之后,魏大勇将老百姓手里的余粮全部收购了下来。

  一开始,这些老百姓都不愿意收钱。

  但在李云龙的坚持要求下,他们最终还是都收下了钱。

  只不过,他们只象征性地收下了一小部分。

  新一团有一万多人,每天消耗的粮食数量很大,既然这些村民执意要送粮食,李云龙就决定花点钱全部买下来,反正也不吃亏,而且新一团确实急需粮食。

  这一幕,刚好被雷子枫看在眼里。

  看到这样的场景,雷子枫的内心不由自主地受到了触动。

  这样的部队,才是真正得到百姓认可和拥护的部队啊。

  这样的部队,才是为国家、为百姓着想的部队!

  难怪新一团能够发展得这么快,原来是因为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和爱戴。

  雷子枫这才恍然大悟,更加不后悔加入新一团的决定了。

  这确实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收下老百姓送来的余粮后,新一团又完成了战场清理工作,妥善处理了那些伪军,随后李云龙便带领部队返回新一团的驻地。

  归队的路上,队伍声势浩大,这次行动的收获不小……

  毕竟这一次成功歼灭了一千多名日伪军,自然缴获了不少武器装备。

  .....................

  在  358团的团部驻地。

  团部的作战指挥室内。

  方立功快步走进来,来到楚云飞面前汇报:“报告团座,前沿的二营和三营传来消息,从河源县城出发执行扫荡清乡任务的日伪军被消灭了!”

  楚云飞愣了一下,问道:“是哪支部队干的?”

  其实  358团早就盯上了河源县城那股执行清乡任务的日伪军。

  为了歼灭这股一千多人的日伪军,楚云飞调动了  358团的二营、三营以及炮营,总共将近两千人,准备对这股清乡部队展开围歼。

  各支部队都已经进入战斗状态,随时可以歼灭这股清乡部队。

  可没想到到了现在,却发现白忙活了一场。

  这次的战果,又被别的部队抢先夺取了。

  方立功回答:“是李云龙率领的新一团!”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491/4322707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