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抗战:无限签到,我老李成元帅了 > 第233章 有困难咱们一起面对、一起解决

第233章 有困难咱们一起面对、一起解决


喝了一口酒,李云龙先开口说道:“老赵,喝酒之前咱们先把正事处理好,这次攻打平安县城,咱们新一团的伤亡也不小。”

  “所以你给老总发个电报,让老总从野战医院调一些医生和护士过来支援救治工作,顺便让他们带些药品过来。”

  赵刚先是愣了一下,接着用手指着李云龙,笑着说道:“老李,你可真够精明的,一点吃亏的事都不肯做,这种事还得让我赵刚去出面!”

  李云龙咧嘴一笑,说道:“嘿嘿,老赵,本来后勤和生活方面的事就是你负责的,这事按理说就该你去办!”

  话虽然是这么说,但电报由李云龙发和由赵刚发,情况却大不相同。

  要是李云龙发电报,老总也是个精明人,肯定会说总部会安排野战医院的医生护士去平安县城支援,但之前答应李云龙的要求,很可能就会就此不算数了。

  要知道,之前老总还欠着李云龙一个承诺。

  只要是合理的要求,老总都会答应。

  这么好的一个“口头承诺”,李云龙肯定不会随便浪费掉。

  所以这件事,最好还是别由他李云龙出面。

  如果是赵刚开口向总部野战医院借人,那就是赵刚的工作事务,总部也会安排野战医院的人员支援新一团。

  但这样一来,就和李云龙没太大关系了。

  简单来说,总部肯定会安排野战医院的医生和护士过来,但这件事的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就是李云龙不愿意做亏本买卖的原因。

  这件事关系到战士们的生命安全,赵刚自然不敢怠慢,立刻喊道:“小黄,进来一下!”

  警卫员推门进来,问道:“团长,政委,你们找我有什么事?”

  赵刚吩咐道:“你立刻让通讯员以我的名义给总部发一封电报,就说我们这次攻下平安县城,部队伤亡较大,需要野战医院安排医生和护士过来支援,希望总部能尽快协调安排!”

  警卫员小黄回答:“明白,政委。”

  随后,一封从杨村发往总部的电报就发了出去。

  处理完正事,赵刚喝了一口酒,又吃了几颗花生米,然后看向对面的李云龙,说道:“老李,我真没想到,咱们居然能攻下平安县城这么重要的战略要地!”

  “说实话,直到现在我还有点不敢相信,没想到咱们八路军也具备打攻坚战的能力了!”

  确实,当初赵刚刚得知新一团攻下平安县城的消息时,非常震惊,没想到这么快就拿下了平安县城这个战略要地。

  这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李云龙咧嘴笑着说道:“哈哈哈,老赵,你可别还没缓过神来,平安县城只是个开始,接下来我会一步步把被小鬼子侵占的地方都夺回来,你就等着瞧吧!”

  要是赵刚不了解李云龙,肯定会觉得李云龙在说大话。

  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李云龙确实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他可不是随口说说而已。

  赵刚举起酒杯,和李云龙的酒杯碰了一下,说道:“老李,我相信你!”

  “当初你说要打平安县城的时候,我还觉得不太可能,但没想到咱们真的把它打下来了!”

  “来,为咱们这次战斗的胜利干杯!”

  “砰!”

  李云龙和赵刚碰了碰酒杯,说道:“干杯!”

  “老赵,接下来我还打算建立兵工厂、野战医院,甚至创办军校,培养属于我们自己的军事人才!”

  兵工厂?

  野战医院?

  军校?

  赵刚听到这些想法,惊讶得目瞪口呆。

  李云龙的想法也太大胆了吧?

  建立一个兵工厂就已经够困难的了,还要建野战医院,甚至创办军校?

  要知道,在这个战乱的年代,建立一座兵工厂的难度极大。

  赵刚有些难以置信地说道:“老李,你该不会是喝了两杯酒就头脑发热了吧?这么快就醉了?咱们还要自己建兵工厂?这也太难了吧!”

  确实,建立一座兵工厂的难度真的非常大。

  在那个“有枪就是草头王”的军阀混战年代,枪支弹药无疑是军阀们最看重的东西,而能够持续生产武器弹药的兵工厂,自然就成了军阀们争夺天下的核心资产。但民国时期的军阀虽然多,兵工厂却寥寥无几。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其实很简单。

  首先,建立兵工厂需要投入巨额资金。

  在工业极其落后的民国时期,想要建一座兵工厂绝非易事:需要先筹建钢铁厂和木材厂,以保证制造武器装备所需的原材料供应;

  需要筹建发电厂,满足生产所需的电力;需要筹建炸药制造厂,用来生产发射药和炸药;还需要筹建铸造厂、制酸厂、木工厂,甚至还要创办兵工学校、兵工医院等相关配套机构。

  也就是说,在那个时期筹建兵工厂,相当于要建立一套小型的完整军事工业体系,其难度可想而知。

  暂且不说筹建过程中需要耗费多少精力,单是筹建这么多配套分厂,所需的资金投入就非常庞大。

  其次,有了硬件设施还远远不够,兵工厂要想正常运转,还需要更关键的软件支持——技术工人。

  兵工厂的生产工作技术含量很高,不是光有体力就能胜任的,所以,招聘并培养足够数量、具备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的工人,是建立兵工厂面临的第二大难题。

  但在那个战乱的年代,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没上过学,是文盲。要把文盲培养成懂知识、有文化、会技术的技术工人,难度非常大。

  再次,即便有了技术工人、生产场地,也有了足够的资金,兵工厂依旧无法正常运转,还需要完善的管理体系。

  管理对于任何现代化工业生产来说都至关重要,合理利用人才、信任专业人才,也是兵工厂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

  可在军阀混战的年代,懂实业的人才本身就非常稀缺,各个军阀想要找到既具备足够才华,又能让他们信任的实业人才,无疑是难上加难。

  “建立一座兵工厂,需要耗费大量的军费,非常花钱,而且人才问题也很难解决,同时还需要各种资源、原材料的支持!”

  赵刚是知识分子,很清楚建立兵工厂的难度,他说道:“咱们要建兵工厂,需要克服的困难太多了,最起码得有一个稳定的环境才行。”

  要知道,兵工厂不仅前期投入大、建设周期长,而且产出效益慢,所以,想要筹建兵工厂,还需要足够的时间和稳定的外部环境。

  在那个“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战乱年代,各个军阀割据一方,相互混战,很少有军阀能长期占据一个地方。

  这种各方势力交替掌控地盘的割据状态,自然无法为兵工厂提供和平发展的环境。

  因此,对于大多数军阀来说,即便他们花费巨大代价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兵工厂,还没等用上兵工厂生产的武器弹药,自己的军阀势力就可能被其他势力打败,最终只能为他人做嫁衣。

  所以在军阀混战的年代,很多军阀都没有选择筹建兵工厂。

  在民国各路军阀的势力版图中,阎锡山一手掌控的太泉兵工厂,与张作霖手下的沈阳兵工厂,同属国内规模领先的军工生产基地。

  单从这两家兵工厂的实力来看,便能知晓这些军阀具备何等雄厚的实力。

  李云龙心里十分清楚,要建成一座兵工厂,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可他向来的处事态度是,一旦碰到困难,就主动想办法去解决。

  不管怎样,建立兵工厂这件事,都是必须要推进的。

  因为对军队发展而言,兵工厂才是最核心的根基所在。

  李云龙嘴角微微上扬,转头对赵刚说:“老赵,我知道建一座兵工厂难度特别大,但只要有困难,咱们就琢磨办法克服!”

  “不然我费这么大的力气打下平安县城,图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打造一个安稳的环境,好让咱们能建起自己的兵工厂、野战医院和军事学校嘛。”

  “至于资金方面,咱们一起想办法筹集!”

  “在专业人才这块,咱们一起想办法招揽!”

  “生产过程中需要的资源和原材料,咱们也一起想办法筹备!”

  “常听人说,只要不被困难局限住思路,能想到的办法肯定比困难多,我就不信还有解决不了的难题!”

  “只要思想不落后,办法总比困难多!”

  这话一说完,赵刚先是微微愣了一下,紧接着用力点了点头,说道:“老李,你这话太有道理了,‘只要思想不落后,办法总比困难多’,这句话说得太对了!”

  “咱们八路军当初就是从一点点微弱的星火,逐渐发展成燎原之势的,所以要建设兵工厂,也不是完全做不到的事情!”

  虽然建造一座兵工厂的难度非常大,但也并非完全没有可能。

  李云龙笑着看向赵刚,问道:“老赵,你会支持我建兵工厂的吧?”

  赵刚没有丝毫迟疑,立刻回答:“当然支持,肯定会全力支持,有困难咱们一起面对、一起解决。”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491/4322698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