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这里面的道理我明白
武装带是体现军官身份的明显标志,普通士兵并没有配备武装带的待遇。
而且在八路军队伍里,中高级军官通常都会有警卫员跟在身边。望远镜在当时属于稀缺物品,只有中高级军官才有资格配备。
在战争年代,军衔标识不明显其实并非坏事。
如果在战场上过于显眼地暴露自己的军官身份,就很容易成为敌方狙击手的目标——毕竟在战场上,军官向来是敌人优先打击的对象。
所以,即便李云龙的新一团已经改编为独立整编团,除了部队编制发生变化之外,其他方面并没有太大的调整。
李云龙身上同样不会出现任何能表明其军衔的标识。
左参谋长笑着说道:“哈哈,你说得太对了!”
“我们八路军在内部不实行军衔制度,一方面是为了彰显官兵平等的理念,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迷惑敌人,让他们没办法精准找出需要重点打击的目标。
虽然不设军衔会给军队日常管理带来一些不便,但在当前这种复杂的作战环境下,显然是好处多于坏处的。”
李云龙点了点头说:“这里面的道理我明白。”
129师师长举起手中的酒杯,说道:“好了,别再说这些了,来,咱们喝酒!祝贺李云龙成为独立整编团的团长,也祝贺新一团从原来的普通团级作战单位升级为独立整编团,来,干杯!”
李云龙回应道:“谢谢师长!”
众人互相碰了碰酒杯,随后一饮而尽。
喝完酒后,总部老总看向李云龙,说道:“李云龙,你这次指挥的平安县城战役打得非常出色,不仅主动发起了有效的攻势,而且在全国范围内肯定也会产生不小的影响!”
“作为总部,除了决定把你的新一团改编为独立整编团,把你从普通团团长提拔为独立整编团团长之外,还有一项嘉奖要宣布!”
李云龙此次指挥的平安县城战役,无论从战略层面的意义、实际歼灭敌人的数量,还是战役所产生的整体影响来看,都算得上是极为罕见的战绩。
再加上新一团发展速度很快,兵力已经超过一万人,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后,总部才决定将新一团改编为独立整编团。
不过,对于李云龙此次作战取得的胜利,总部还准备了另外的嘉奖。
李云龙满脸疑惑地望向老总,开口问道:“老总,到底是啥样的嘉奖呀?”
老总嘴角带着笑意,回答道:“咱们先吃完饭,之后再跟你细说!”
随后,众人一同用餐,饭桌上还随口聊了些生活里的家常事儿。
用餐结束后,一行人一边走着路,一边接着聊些轻松的话题。
没走多长时间,他们就抵达了总部的会议室。
又随意聊了一会儿,老总突然拔高声音喊:“李—云—龙,站起来!”
“到!”
李云龙马上双脚并拢,抬起头、挺起胸,笔直地站好。
老总严肃认真地宣布:“考虑到新一团以及该团团长李云龙在这次平安县城战役里表现出色,立下了非常突出的战功,
现在特别授予已经改编为独立整编团的原新一团‘英雄作战部队’这一荣誉称号;与此同时,授予本次战役的指挥官李云龙三等红星奖章和一等战斗英雄奖章!”
“英雄作战部队”属于荣誉称号范畴,而三等红星奖章与一等战斗英雄奖章,则都归在军功章类别里。
军功章是勋章、奖章、纪念章等各类军事证章的总称。
它不仅代表着国家的态度,更是军人凭借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荣誉象征。
红星奖章分为三个级别,不同级别的奖章在制作材质和直径大小上都有所不同:
一等红星奖章是金质的,直径为 5.2厘米;
二等红星奖章是银质的,直径 4.2厘米;
三等红星奖章为铜质,直径 3.8厘米。
其中,一等和二等红星奖章的外形是十角星图案,三等红星奖章则是钝角五角星的样式。
不管是哪个级别的红星奖章,它们的表带都是由小铁管和铁环互相连接而成的。
各级“红星奖章”的中间都有一个像钱币模样的圆圈,圆圈中心是一颗小红星,小红星的左右两边环绕着禾穗;
红星的上方刻有“红星”两个字,文字是从右往左排列的,圆圈下方则刻着“章”字。一等和二等奖章上的文字采用的是隶带篆体,三等奖章上的文字则是隶体。
“红星奖章”的背面铸造有三行长方体凸起的字,最下面一行是阿拉伯数字“1933.8.1”。
红旗勋章和红星奖章的设计,都参考了同一时期苏联勋章的样式,不管是名称、图案造型,还是奖章上刻的口号内容,都能看出参考的痕迹。
这次授勋行动,开启了我军颁发勋章、奖章的历史新篇章,对鼓励红军官兵发扬勇敢无畏的战斗精神、提高部队整体作战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面对当时的战争局势,各个军区和作战部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给在战斗中立下显著功绩的集体和个人颁发了各种具有独特风格的奖章。
比如有“坚决顽强”奖章、“一等战斗英雄”奖章等种类。
“现在,请师长和参谋长为李云龙颁发三等红星奖章和一等战斗英雄奖章!”
话刚说完,师长拿起一等战斗英雄奖章,神情严肃地走到李云龙面前,开始帮他佩戴这枚奖章。
整个佩戴奖章的过程,显得格外严肃、庄重。
佩戴完成后,师长还向李云龙敬了一个军礼。
两人互相敬礼,表达敬意。
紧接着,总参谋长走上前,为李云龙佩戴并颁发了三等红星奖章。
颁发红星奖章这一行为,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指战员的战斗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鼓励着全体指战员在战斗中勇敢杀敌、奋勇作战。
根据相关规定:
一等红星奖章授予那些领导全部或部分革命战争推进,并且立下特殊功绩的人员;
二等红星奖章授予那些在某一场战役中扭转战局,取得重大胜利的人员;
三等红星奖章授予那些在战斗中经常表现得英勇坚定的人员。
按照李云龙这次立下的功绩,原本他有资格获得一等红星奖章,但老总最终决定授予他三等红星奖章和一等战斗英雄奖章。
因为在老总看来,李云龙绝对称得上是一位战斗英雄,所以让他同时获得了这两枚奖章。
总参谋长亲手将三等红星奖章佩戴在李云龙胸前,与此同时,还一并递上了配套的荣誉证书。授勋仪式落下帷幕后,在场众人纷纷举起右手,向李云龙致以庄重的军礼。
李云龙立刻抬手回礼,那标准规范的军礼里,满是对这份荣誉与在场同仁的敬意。
无论是三等红星勋章,还是一等战斗英雄奖章,这类荣誉勋章都归李云龙个人所有,是对他个人在战场上立下功绩的高度认可与表彰。
身为一名身着军装、肩负使命的军人,李云龙心中涌动着难以抑制的自豪,他带着这份荣耀,郑重地接过了属于自己的荣誉勋章。
对军人来说,荣誉就如同他们的第二条生命,无比珍贵,容不得半点轻视。
西方军事领域的先驱人物克劳塞维茨曾有过这样的观点:“在所有高尚的情感当中,荣誉心是人类最为高尚的情感之一;
而在战争场景里,它更是让军队拥有灵魂、充满蓬勃生命力的核心要素。”
荣誉对于一支军队、一名军人的意义,无论用多么丰富的语言去描绘它的重要性,都不算过分。
一支军队如果没有荣誉作为精神纽带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就必定会出现军心涣散的状况,最终没办法形成强大的战斗力,甚至可能彻底溃败、不成建制;
一名军人要是没有荣誉作为精神支柱支撑自己,就一定会变得精神萎靡、毫无斗志,最终沦为平庸无奇的人,很难在军旅生涯中取得突出成就。
从古到今,这样的道理从来没有改变过。在宋朝国力衰败、百姓生活困苦的年代,“岳家军”却凭借着超强的战斗力,让军事力量强盛的金军发出“撼山容易,撼岳家军难”的感慨;
在明朝海防力量并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戚家军”把凶狠残暴的倭寇打得落荒而逃,使得长期困扰明朝沿海地区的倭患几乎被彻底铲除。
这些以将领姓氏命名的军队,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出色的战绩,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就是,
在这些军队内部,存在着一种无形的精神核心,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那就是深深扎根在每一位将士心中的浓厚荣誉感。
为了守护这份荣誉,他们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如果失去了荣誉,他们宁可选择死亡。
正是这份对荣誉的坚守,造就了他们的胜利,也让他们的威名流传到后世。
一直以来,西方军队同样对荣誉十分看重,将其当作军队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491/4322696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