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放心吧,肯定有!
晋省不愧是实打实的资源大省!
晋省已探明的矿产种类足足有120种,其中63种矿产具备明确的探明资源储量。
在这些有探明储量的矿产里,煤层气、铝土矿、耐火粘土、镁矿、冶金用白云岩这5种矿产的资源储量独占全国鳌头。
煤、煤层气、铝土矿、铁矿、金红石等32种主要矿产的保有资源储量成功跻身全国前十行列。
其中,煤炭保有资源储量达到2709.01亿吨,占据全国保有资源储量的17.3%,排名全国第三;煤层气剩余经济可采储量为2304.09亿立方米,稳稳保持全国第一的位置;
铝土矿保有资源储量15.27亿吨(按矿石量计算),同样位居全国首位,占全国保有资源储量的32.44%。
除此之外,铁矿保有资源储量39.37亿吨,位列全国第八;
铜矿主要聚集在晋省中条山区,保有资源储量229.94万吨(按金属量计算);金红石保有资源储量426.38万吨,排名全国第二。
煤、铝土矿等沉积矿产的分布区域十分广阔,而铁矿、铜矿等重要矿产的分布则相对集中。
不过,重要金属矿产普遍存在贫矿数量多、富矿数量少,共伴生矿多、单一矿少的特征。
“煤老板”这个群体正是发源于晋省。
深究背后的原因,是晋省拥有极为丰富的煤炭资源。
但受限于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即便是身为特种兵的李云龙,也没办法判断哪里有矿产、哪里有煤炭,只能感到无能为力。
不过到了现在,情况有了变化!
因为系统自带了资源地图。
李云龙立刻在脑海中打开了这张资源地图。
紧接着,一幅以李云龙为中心、覆盖范围达方圆10公里的3D悬浮式地图出现在他的脑海里。
地图上标注着各种各样的记号,主要内容围绕矿产资源、自然资源等展开。
毕竟这是专门的资源地图。
只要是方圆十公里内存在的自然资源,都会清晰地呈现在这张地图上。
李云龙盯着资源地图,不由得看呆了——地图上有两个十分耀眼的亮点。
点开一看,一个竟然是金矿,另一个则是铁矿!
这可都是极具价值的宝贝啊!
要知道,自然资源的发现与开发利用,一直都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
科技进步是推动矿产资源观发展的核心动力,有什么样的科学技术,就会对应什么样的资源利用方式和勘测技术。
道理很简单,随着勘测技术越来越先进,能够发现的自然资源肯定会越来越多。
当时,日本侵略者正在疯狂掠夺我国的资源,他们凭借先进的科技手段进行勘测,之后便展开毫无顾忌的开采。
但即便如此,受限于自身的科学技术水平,日本侵略者也没办法全面掌握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情况,所以他们也需要进行勘察,只是很多资源他们根本勘察不出来。
比如平安县城境内的金矿和铁矿。
如今有了这张资源地图,李云龙可以说彻底解决了军费和生产材料的难题。
发现金矿,就意味着拥有了黄金,军费资金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乱世之中,黄金最能保值。只要持续开采黄金,军费短缺的问题就不再是困扰。
另外,铁矿是兵工厂生产最基础的原材料。
毕竟,不管是生产哪种武器装备,都离不开铁。所以,有了这张资源地图,就能发现各类自然资源,基本上可以彻底解决原材料供应不足的问题。
李云龙心中一阵狂喜,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灿烂。
一旁的赵刚看到这一幕,不明所以,心里满是疑惑,忍不住问道:“老李,你笑什么呢?”
李云龙回过神来,咧嘴大笑道:“哈哈哈,老赵,真是老天爷都在帮我们啊,军费资金的问题有办法解决了!”
解决?
怎么解决?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绝对不是打劫一次日本鬼子的运输队就能搞定的!
赵刚面带疑惑地说:“老李,你不是在开玩笑吧?”
“兵工厂、野战医院和军校,都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而且是长期持续的开销,真的有办法解决吗?除非我们能找到一座金矿!”
嘿!还真就有!
金矿?
李云龙微笑着看向赵刚,开口说道:“老赵,我们还真就有一座金矿!就在这平安县城里。”
“老赵,你去城里找几个有矿石挖掘经验的矿工来,我知道金矿在哪儿。”
赵刚虽然没完全明白李云龙的意思,但还是点了点头:“好,没问题!”
晋省本来就是矿业大省,找几个矿工并不是什么难事!
第二天,十几个矿工聚集到了独立整编团的师部。
李云龙没有过多解释,直接带着赵刚和这十几个矿工,来到了距离平安县城郊外大约九公里的地方。
这里属于平安县城的郊区,有一座不算高的山,看上去十分普通。
但根据资源地图上的标注,这座山底下藏着一座金矿。
李云龙对矿工们说道:“就从这里开始挖掘吧!”
那个年代,挖矿基本没有什么专业设备,只能依靠人工。
矿工们领命后,立刻开始动手挖掘。
赵刚环顾了一下四周,依旧满脸疑惑地问道:“老李,这就是一座小山丘,顶多算是丘陵,难道这里真的有金矿?”
李云龙信心十足地说:“放心吧,肯定有!”
对于系统提供的资源地图,李云龙充满了信任。
这座看似普通的山丘,实际上是一座含金量极高的金矿啊。
当时,独立整编团正处于极度缺钱的困境中。
因为战争最是耗费金钱!
无论是采购武器装备,还是每一发子弹、每一枚炮弹的发射,消耗的都是真金白银。
有钱能使鬼推磨。
这句话在任何时代都同样适用。
没办法,社会往往就是这样。
当时正处于战乱年代,整个中国都深陷战火之中,国家的金融体系遭受了巨大的冲击和破坏。再加上军阀割据的局面,
国内流通着各种各样的货币,包括美元、边区票、***(大洋)、日币、白银、法币等等。
边区票,通常只能在晋察冀边区范围内使用。
日币则在日本侵略者的占领区流通。
法币、美元在当时可以兑换日币,满洲国圆在部分地区也能通用,但在国统区并不流通——国统区当时主要使用的货币是法币。
可以说,那个时期的货币已经严重贬值,通货**极其严重。
由于法币被疯狂印制,其购买力大幅下降。同样是100元,在1937年能买一头牛,到了后来,甚至连一盒火柴都买不起。
法币初发行时与英镑挂钩,可在银行按固定比率(1便士兑换特定数额法币)无限制兑换英镑现钞。
后来,法币调整为与美元挂钩,执行100元法币兑换30美元的固定汇率政策。
但受战争冲击,法币大幅贬值,通货**愈演愈烈,最终几乎变得一文不值。
在那个年代,黄金才是最具价值的货币形式。
“乱世藏黄金”,这句话果然名不虚传!
所以,一旦成功开采这座金矿,对于独立整编团和李云龙来说,无疑会成为家底殷实、财力雄厚的存在。
李云龙望着正在忙碌作业的矿工们,满怀期待地说:“有了黄金,军校、兵工厂和野战医院的资金就能得到保障,今后我们再也不用为军费匮乏而发愁了。”
物品的价值往往由其稀缺程度决定。
从古至今,黄金在各个历史阶段都是通用的硬通货。
抗日战争时期,一盎司黄金的官方兑换价是35美元。
要是换算成21世纪的货币,一根被称作“大黄鱼”的金条价值71053.1元人民币,一根“小黄鱼”则价值7105.3元人民币。
赵刚点头赞同道:“没错,要是这里真有金矿,对我们独立整编团来说,无疑是重要的经济支柱!”
简单查看了小山丘的整体状况后,李云龙留下一个连的兵力驻守防卫,随后便带着几名矿工前往了铁矿所在地。
铁矿是兵工厂炼制武器装备最核心的原材料。
一旦建成兵工厂,必然需要大量的铁矿供应。
铁矿与金矿之间的距离不算远,两座矿山将同步启动开采工作。
这些具体事务不需要李云龙亲自处理,安排妥当后,他便返回了平安县城。
当天下午,金矿那边第一时间传来了好消息。
得知消息后,李云龙和赵刚立刻快马加鞭赶往金矿矿场。
抵达矿场后,负责守卫这里的连长连忙迎上前来禀报:“团长,我们这次真是赚大钱了,这里确实是一座金矿!”
李云龙快步走进矿场,来到采矿区域。
此时,采矿区域表面的泥土和岩石已经被清理挖掘,矿工们从中挖出了部分金矿样本。
金矿床的类型丰富多样,主要有砾岩型、绿岩带型、石英脉型、卡林型、斑岩型等。
通常情况下,开采出来的金矿多为自然金,但并非纯金,其中会含有各类矿物质杂质。
自然金可根据粒度分为明金、显微金、次显微金。随着其中银含量的提升,其自然金的颜色和条痕会逐渐变浅,密度也会逐步下降。
李云龙观察着开采出的金矿石,发现其颜色和条痕都明显偏浅。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491/4322695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