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抗战:无限签到,我老李成元帅了 > 第270章 什么?只给一块大洋?

第270章 什么?只给一块大洋?


赵刚一口气把李超的所有罪行都一一列了出来。

  说完之后,赵刚举起手里的文件,开口说道:“你们每个人的所作所为,我们都已经调查得清清楚楚,没有任何遗漏。”

  “你们自己做过什么事,心里比谁都清楚,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就算把你们全都杀了,也是你们罪有应得!现在给你们一条活路,用手里的田地来换你们的性命,别不知好歹!”

  其实,李云龙之前早就让赵刚去调查这些乡绅土豪地主的所作所为了,就是为了今天这种情况做准备。

  对于像李超这样作恶多端、罪行累累、罄竹难书的乡绅地主,那就直接当场枪决,彻底解决掉;

  但对于那些罪行相对较轻、还有宽恕余地的人,只要他们交出田地,按照“六四三”的规定来处理,就可以保住他们的性命。

  “出头鸟”李超已然殒命,剩下的乡绅、地主与土豪们看看赵刚,又瞧瞧李云龙,总算看穿了这场“鸿门宴”里藏着的猫腻。

  要是他们不愿交出名下的田地,恐怕很难活着走出凤鸣楼。

  “来人,把土地转让协议给这些乡绅土豪们递过去,让他们签字确认!”

  简单来说,赎买田地的钱款多少,主要按这些乡绅土豪地主以往的恶行来核定。

  看着眼前的转让协议和地契文书,不少乡绅地主惊呼起来:“什么?只给一块大洋?”

  “我名下这么多田地,怎么才给两块大洋!”

  “不至于吧,我也才分到十块大洋,这跟强抢没区别啊!”

  ……

  得知赎买的具体金额后,一众乡绅土豪们纷纷吐槽,满肚子都是怨气。

  在场的人都拿起了笔,却迟迟没有落下。

  一旦签了名,祖辈流传下来的家业和田地就会被全部赎买,不再归他们私人所有。

  可要是不签名,李超就是活生生的例子,随时可能丢掉性命!

  李超的尸体还躺在地上,残留着余温。

  李云龙看着众人举棋不定、难以决断的模样,再次重重拍了拍手里的沙漠之鹰手枪,只吐出一个字:“签!”

  这一声又把在场的乡绅土豪地主们吓得魂不守舍。

  他们心里清楚,李云龙向来说到做到,绝不是开玩笑。

  要是执意不签字画押,下一个倒在血泊里的就是自己,子弹会直接打穿他们的脑袋。

  唰唰唰……

  转眼间,那些往日里高高在上的乡绅土豪地主们再也不敢有半点犹豫,纷纷拿起笔,干脆利落地在文件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按上了手印!

  没人敢有丝毫拖延,毕竟稍有疏忽就可能小命不保。

  李云龙看到这一幕,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果然是不到黄河心不死,对付这类人,就得用强硬手段才能收服。

  每一位乡绅土豪地主都乖乖主动地签了字。

  他们坐拥巨额财富,平日里养尊处优,比谁都爱惜性命!

  自然不愿轻易送死!

  所以,他们只能选择顺从!

  赵刚见在场的乡绅土豪们纷纷签字,不由得对李云龙竖起了大拇指,压低声音说道:“老李,还是你这办法管用啊!”

  李云龙笑了笑回应:“对付这些平日里横行霸道、蛮不讲理的乡绅地主,就得用铁血手段,该杀的就得杀,杀鸡儆猴、杀一儆百,他们才会乖乖听话!”

  “要是只靠嘴皮子讲道理,很多事情根本推进不了!”

  赵刚点了点头:“嗯!我明白了!”

  这一次,李云龙算是给赵刚上了生动的一课,让赵刚收获颇丰!

  他也真切地感受到,李云龙并非只会打仗的莽撞之人,而是一位有勇有谋的大将之才。

  唰唰唰!

  在场的乡绅地主土豪们纷纷完成了签名画押!

  签完字、按完手印后,这些乡绅地主财主们纷纷挤出笑容,开始溜须拍马。

  “李团长,独立整编团的政策,我们肯定全力配合!”

  “没错,独立整编团和李团长都是为了国家和百姓,我们当然愿意尽一份微薄之力!”

  “签,我们这就签名,用实际行动支持李团长的工作……”

  “李团长,之前可能有些误会,现在误会都解开了,我们自然会签字的。”

  ……

  乡绅土豪地主们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变,脸上堆着笑容百般奉承。

  表面上和和气气,心里却早已怨气冲天。

  签什么字!

  配合什么鬼!

  要不是独立整编团手握兵权、实力强大,他们才不会这么廉价地交出自己的田地祖业!

  乡绅土豪地主们内心满是悲痛与无奈,却也毫无办法。

  如今,他们只能极力巴结讨好李云龙和独立整编团。

  毕竟时势变迁,现在平安县城由李云龙做主。

  他们唯有拍马屁、拉关系,才能保住性命。

  那些往日里高高在上、觉得法不责众的乡绅土豪地主们,此刻仿佛换了一副嘴脸。

  没办法,他们就是这样的性子,只有强硬的铁血手段才能让他们低头顺从。

  李云龙看到这一幕,脸上也露出了笑容,仿佛刚才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轻声说道:“早这样不就行了!要是一开始就积极配合,也不用这么大费周折了!”

  不得不说,李云龙在平安县城和河源县城推行的这一次土地改革与经济改革,不仅引发了巨大的反响,更将被永远载入史册!

  在李云龙与赵刚的默契配合下,那些地主乡绅们最终都签署了土地转让协议与地契。

  表面上,他们个个面带笑容,一副心甘情愿的样子。

  可在心里,每个人都在暗自咒骂,满心愤懑却无处宣泄。

  毕竟形势比人强,他们只能在李云龙的武力威慑下选择妥协。

  成功收回这些地主乡绅的土地后,下一步就是将土地分配给普通百姓。

  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调动民众的积极性与创造力,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后续还有大量繁琐的工作要推进,但这些基本不用李云龙操心,赵刚完全能够妥善处理。

  赵刚是李云龙最靠谱的左膀右臂,总能独当一面,为他扛下不少繁杂事务。

  土地相关的事情处理妥当后,李云龙便把精力放在了两件事上:一是提升独立整编团的实战水平,二是搭建起完善的情报网络。

  眼下,征兵工作主要由张大彪和上官于飞负责推进。

  他们严格遵照李云龙的要求,重点挑选那些有发展潜力、具备一定能力的人,把这些人纳入特务培训的储备名单。

  但人才培育和队伍建设都离不开时间的积累,没法急于求成。

  在这期间,赵刚正忙着给老百姓分配土地。

  另一方面,新招进来的士兵也在争分夺秒地进行军事训练。

  根据规定,只要新兵人数达到一个营的编制标准,就会马上启动集中训练。

  所有训练任务都以营为基本单位,有条不紊地开展着。

  从整体情况来看,各项工作都在按既定计划稳步推进,一切都井然有序。

  独立整编团的师部里,李云龙正在为情报特务网络的前期搭建做准备。

  就在这时,赵刚走了进来,开口说道:“老李,有个情况得跟你说一下,是关于难民的事。”

  “咱们独立整编团防区的局势比较稳定,特别是平安县城、河源县城这些地方,所以周边地区和沦陷区的很多老百姓都跑到咱们这儿避难,现在防区里的难民数量已经相当可观了。”

  “这可不是件小事,要是处理不好,很可能引发混乱和骚动,得赶紧想办法解决。”

  难民问题,是战争爆发后必然会出现的现象。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的侵略魔爪伸向哪里,哪里的国土就会被肆意蹂躏,百姓也会遭到残酷迫害。

  沦陷区的民众为了躲避日军的烧杀抢掠,只能拖家带口、四处逃亡,纷纷涌向大后方和相对安全的区域,由此形成了规模庞大的难民潮。

  这场难民潮涉及的人数之多、覆盖的范围之广、持续的时间之长,在世界近现代史上都十分少见。

  李云龙听完后,不禁皱起了眉头,叹了口气说:“这确实是个难办的问题。”

  “难民群体不好管理,一旦出现疏忽,很容易发生意外状况。”

  “战争真是太害人了,让这么多老百姓没了家,成了流离失所的难民,唉!”

  抗日战争时期的难民迁徙从战争爆发时就开始了,参与迁徙的不仅有吃不上饭、穿不上衣的底层民众,还有不少富裕家庭和知识分子。

  当时的难民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富裕阶层和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第二类是政治活跃分子、爱国人士以及不愿向日伪统治屈服的人。

  其中,商人、医生、工程师、教师、自由职业者和技术工人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赵刚点了点头,说道:“是啊,所以得好好想想怎么处理这些难民。”

  李云龙沉思了一会儿,说道:“有人在,就有发展的根基,难民也是一股重要的生产力!”

  “咱们要是能把这些难民合理地组织起来,既能推动防区的经济发展,还能给部队补充兵员。”

  据相关统计,当时每个月受到战争直接威胁的民众超过1亿人。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491/4313566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