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抗战:无限签到,我老李成元帅了 > 第278章 你们学得怎么样?有没有觉得压力大?

第278章 你们学得怎么样?有没有觉得压力大?


电讯系以电学知识和无线电收发报技术为主要学习内容,同时也涉及武器使用、情报学、爆破、侦查、化装等课程,只是这些课程的课时相对较少。

  学员们大部分时间都在练习收发报,在前期培训的中期阶段,就会单独编组电讯系,缩短军事训练时间,以便集中精力强化收发报技能。

  至于蓝胭脂和冯曼娜,她们的专长集中在情报领域,包括潜伏伪装、情报窃取等工作。

  情报系特务的训练内容同样丰富多样,像徒手打开手铐、无钥匙破解密码箱等,都是必须掌握的基础技能。

  “接下来,我给大家讲讲拘捕术。”

  “拘捕术的应用场景复杂多样,我们将不同情况下的拘捕方式分为指捕、缉捕、守捕、围捕、追捕、密捕等多种类型。”

  “指捕,是指当个别被捕人员无法承受酷刑折磨,供出相关人员时,特务会带着他去抓捕其指认的对象。”

  “指捕的关键在于防范被骗,避免打草惊蛇。有些被捕人员看似无法忍受酷刑,愿意出卖组织,实际上可能是故意释放假信号。

  当敌方特务带着他们去抓捕指认人员时,这反而会成为报警信号,让我方领导机关和相关人员能够安全转移。”

  “具体来说,受审人员可以欺骗敌方特务,故意提供虚假地址,这个地址最好选在同一条马路的对面或附近区域。”

  “当特务带着受审人员前往搜捕时,我方人员不仅能立刻提高警惕,还能通过观察得知同伴已经被捕,从而迅速转移。”

  “敌方特务过去常常因此一无所获,反而成了我方传递消息的工具,所以这部分内容必须重点讲解。”

  ……

  李云龙讲解得十分细致,学员们也听得格外认真。

  这些训练方法都来源于系统的《特务情报人员训练手册》,因此效率非常高。

  一节情报课结束后。

  李云龙开始了解学员们的学习情况。

  在与几位学员简单沟通后,他走到蓝胭脂、冯曼娜、于曼丽、陈怡四人面前,问道:“你们学得怎么样?有没有觉得压力大?”

  蓝胭脂回答道:“团长,别看我们是女性,这样的挑战我们完全能够承受!”

  冯曼娜附和着说:“就是啊,我们几人的成绩也不算差吧!”

  于曼丽说道:“团长,除了军事基础科目没能拿到第一名,其他方面我们都排在前列。”

  陈怡则表示:“我们没有压力。虽然成为一名合格的特务并不容易,但既然选择了这条路,我们就绝对不会半途而废。”

  李云龙点头称赞道:“好样的,我很看好你们!”

  “有句话说得好,巾帼不让须眉,说的就是你们这样的姑娘!”

  “你们在培训中的表现确实很出色,我非常认可你们的能力,相信你们一定能成为最优秀的特务情报人员。”

  得到李云龙的肯定,蓝胭脂、冯曼娜、于曼丽、陈怡四人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在她们心中,李云龙可是抗日英雄。

  也算得上是她们的偶像!

  完成特务培训工作后,李云龙便返回了师部。

  他刚回到师部,赵刚就拿着一份文件走了过来,说道:“老李,这是从难民营中筛选出来的人才名单!”

  “不得不说,老李你真是有远见,没想到难民营里藏着这么多有本事的人。”

  抗战时期,许多富裕人家因为战乱被迫离开家乡,四处逃难。

  这些难民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富裕阶层以及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

  第二类是从事政治活动,或是被日伪政府敌视的人。

  第三类是心怀爱国之情、不愿忍受敌伪压迫的人。

  当时,九成以上的高级知识分子、五成以上的中级知识分子以及三成以上的低级知识分子都向西迁移。

  山西地处西部,因此这些难民中不乏各类人才。

  这一点,李云龙早已心中有数。

  所以他才特意安排人员对难民进行信息登记。

  李云龙接过名单仔细翻看,笑着说道:“嘿嘿,这人才还真不少啊。”

  战时逃难的人群中,除了党政界人士和爱国志士,生意人、工厂经理、医生、工程师、教育界人士、自由职业者以及技术工人等占了大多数。

  此外,难民中还有大量知识分子,涵盖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各类学校的教授、文教工作者、学生、作家、诗人、画家、剧作家、记者、编辑、机关基层公务员、医生以及各类技术工人等。

  在文教领域,教师、学生和自由职业者的人数最多。

  这既与文化程度越高、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越强有关,也离不开他们相对稳定的经济地位和较强的生存能力。

  逃难人群中,知识分子的占比不低,他们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尊心,不愿接受日伪的统治。

  这些都是难得的人才!

  他们能够为独立整编团防区的发展贡献巨大的力量。

  李云龙看着名单上的内容,忍不住咧嘴笑道:“真是天助我也!”

  为了妥善处理难民问题,李云龙专门成立了难民救济委员会。

  独立整编团的难民救济委员会,与国民政府此前成立的赈济委员会职能相近。

  赈济委员会就是专门负责处理难民问题的机构。

  1938年初,行政院颁布《赈济委员会组织法》,撤销了非常时期难民救济委员会,成立赈济委员会,作为难民救济工作的最高领导机构。

  该委员会下设三个处:第一处负责总务工作;

  第二处负责难民的救护、运送、收容、物资供应以及紧急赈济等事务;

  第三处负责兴办灾民和难民的生产事业并提供补助、为灾民和难民提供小额贷款、收容救济儿童等工作。

  此外,还设有卫生所,专门负责灾民和难民的医疗救济。

  委员会之下,还设有救济区、各省赈济会、各难民运送配置总分站、各难民组训委员会、各地空袭紧急救济联合办事处以及各类难童教养院、赈济学校、赈济工厂、小额贷款处等机构,分别负责各类救济事务。

  不过,这个赈济委员会虽然规章制度严格,但在难民救助工作中并没有取得显著的成效。

  而独立整编团的难民救济委员会则不同。

  它是专门负责难民管理工作的机构。

  目前,赵刚兼任难民救济委员会委员长,全权负责难民相关事务。

  要妥善安置难民,首先必须进行详细的信息登记。

  收集完难民的信息资料后,赵刚会安排相关人员筛选出其中的人才,整理成文件后交给自己,再由他转交给李云龙。

  所以,李云龙此刻手中才会有这份人才名单。

  看着名单上的人才信息,李云龙面露喜色:“老赵,你看,这里还有北大的教授,看来我们收纳难民真是个明智的决定。”

  北京大学创建于1898年维新变法时期,最初名为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创办初期同时承担着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的职责。

  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推行“戊戌变法”,诏书中明确强调“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

  7月3日,光绪帝批准了由梁启超代为起草的《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京师大学堂正式成立。

  也就是说,到1940年,北京大学已经成立了42年。

  在国内,它绝对算得上是顶尖学府。

  没想到难民营中竟然有教授,而且还是工程机械学领域的教授。

  这让李云龙满心欢喜。

  难民营中的人才不在少数,其中有不少流落的医生、护士以及具备医学相关知识的人员,这为组建野战医院奠定了基础。

  李云龙大致翻阅了一下资料名单,随后抬头对赵刚说道:“老赵,麻烦你去和难民营中具备医学常识和医学专业背景的人才谈一谈,邀请他们加入我们独立整编团!”

  “我已经打算筹建野战医院了,同时也会向总部申请调配一些人员,先把野战医院的筹备工作推进起来。”

  相比兵工厂,野战医院的筹备工作相对简单一些。

  主要需要两类核心资源:人才和药品。

  当然,医用器械也同样重要。

  不过,凡事都得循序渐进。

  当下,人才储备是最关键的一步。

  赵刚点了点头:“没问题,这件事交给我来办!”

  不得不说,赵刚确实能给李云龙帮上大忙,很多事务他都能独立处理,无需李云龙费心。

  李云龙看着赵刚,关切地问道:“老赵,你既要忙着土地改革的事情,又要处理难民相关事务,能忙得过来吗?”

  赵刚笑着答道:“没事,我能应付得来!”

  “这些工作又不是我一个人在做,还有很多同志一起帮忙,所以完全没问题。”

  李云龙点了点头:“好,既然你这么说,那辛苦你了!”

  “我打算组建一所军校,不过组建军校的事情我自己来负责就好。”

  赵刚愣了一下,问道:“你已经想好具体方案了?”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491/4303559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