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变革
礼和宫里,众妃嫔齐聚。
端亲王世子被接进了宫,养在了太后身边,很多人心思都开始变得活络。
之前,水仙身为皇贵妃代掌凤印,许多人看不得她出身低贱,常常找了借口不来,省着要对水仙行礼。
今日却齐聚一堂,纷纷存了想要探听太后忽然把端亲王世子接进宫。
如今皇后被禁足坤宁宫,指不定她们有机会收养端亲王世子……
水仙今日穿着一身绛紫色宫装,庄重而不失雅致,她身处高位,能看清下面每一个人的表情。
她们在想什么,水仙能不知道吗?
她特意召集她们过来,为的,就是利用她们这种打探情况的心态,实则说的是自己想说的事情。
水仙目光平静地扫过下方,她略一停顿,开始宣布新政:
“其一,自本月起,六宫用度一律精简三成。各宫分例,除必要开支外,其余皆需报备核查。节省下来的银钱,将用于支援宫外太医主持的义诊,购置药材,救济染疫百姓。”
此言一出,底下几位素来奢靡的妃嫔脸色微变,却无人敢出声反对。
她们本以为过来讨论的是端亲王世子,谁能想到,水仙一开口,说的竟是精简开销的事情。
“其二,严查各宫克扣、拖延发放宫人份例之事。一经查实,无论涉及何人,一律按宫规严惩,绝不容情!内务府需每月将宫人份例发放记录呈报本宫过目。”
“其三,本宫欲在宫中设立‘女红坊’,凡有刺绣、纺织等技艺的宫女,皆可报名。所制绣品,由内务府统一核算,所得银钱,二成归入内务府,八成归其自身。”
这第三条政策,瞬间在众妃嫔心中激起波澜。
然而她们变化的神色,如何都比不了在一旁、身后侍立的宫人们。
“皇贵妃娘娘仁德!”
不知是哪个机灵的宫女率先在殿外高呼了一声,随即,隐隐的感激和议论声如同潮水般蔓延开来。
殿内众妃嫔神色各异,德妃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而婉妃放在膝上的手则微微收紧,面上却不得不挤出一丝附和的笑容:“皇贵妃娘娘心系宫人,体恤下情,实乃六宫之福,臣妾等必定遵从。”
水仙预料到这种反应,她是当过侍女的,自然知道身为侍女的无奈。
如果她有办法可能越过主子赚钱,那当时她也不会毫无选择,被主子送上龙榻还没有半分反抗的余地。
她当时的同意,有多少是自愿,有多少是无奈,只有水仙自己知道。
水仙感受着宫人们的感激,她轻眯了下眼睛,只觉得逆光看到的宫人队伍里,似是也有当年的自己。
——
从礼和宫回来。
婉妃再也维持不住脸上的笑容,她猛地将桌上的一个砚台挥落在地。
“精简用度、严查克扣、设立女红坊?呵!”
她胸口剧烈起伏,眼中满是嫉恨的火光。
“好一个收买人心!拿着宫里的银子去宫外博名声,拿着宫人的辛苦钱来换她们的感恩戴德!她倒是会做好人!把我们这些人都衬成什么了?”
旁边与她交好的黄贵人低声劝道:“姐姐息怒,如今她风头正盛,连太后都……我们还是暂避锋芒为好。”
“避?本宫凭什么要避?”
婉妃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地颓然坐下。
“她如今手握凤印,皇上又对她言听计从……我们还能如何?”
她心中充满了不甘,却清楚地知道,此刻任何明面上的反抗都是徒劳,甚至可能招来灭顶之灾。
礼和宫内。
水仙缓缓饮了一口温热的参茶。
听露悄步上前,低声道:“娘娘,婉妃回去后发了好大的脾气,摔了杯子。”
如今,水仙执掌凤印后,关键位置早就布置上了她自己的人。
水仙眼睫都未抬,只淡淡道:“由她去。”
她岂会不知婉妃那点心思?
只是如今,婉妃那点嫉妒和抱怨,在她眼中已如蝼蚁微鸣,无关痛痒。
她此刻心中所思所虑,是更重要的事情。
水仙放下茶盏,对银珠吩咐道:
“准备一下,晚膳前本宫要与皇上一同去慈宁宫。”
慈宁宫那边,端亲王世子终究是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夜色,再次悄然笼罩住这座巨大的皇城。
夜幕初临,礼和宫内灯火通明,却并不刺眼,暖融的光线为殿内的一切都镀上了一层柔和的色泽。
水仙坐于妆台前,望着镜中映出的容颜。
她没有选择过于华贵隆重的服饰,只挑了一身天青色的宫装,裙摆与袖口用银线细细绣着缠枝莲纹。
发髻也梳得简洁,只簪了几点珍珠小簪,愈发衬得她乌发如云,肌肤胜雪。
“娘娘,这样是否太过素净了些?”
银珠在一旁轻声问道。
水仙唇角微扬,看着镜中那双沉静如水的眼眸。
“今日是家宴,重在和睦。”
她需要的,是一种让人挑不出错处,又能无形中消弭敌意的姿态。
正说着,昭衡帝已踏入了殿内。
他显然是刚处理完政事过来,眉宇间还带着些疲惫。
但在看到灯下盛装以待的水仙时,昭衡帝那点疲惫瞬间被惊艳所取代。
他走上前,挥手免了宫人的礼,目光落在水仙略显素净的发髻上。
“仙儿今日,甚美。”
昭衡帝低声道,伸手从自己腰间解下一个小巧的锦囊,从里面取出一支通体碧绿、莹润无瑕的玉簪。
那玉簪造型简洁,只在顶端雕成了一朵半开的玉兰花苞,雕工精湛,栩栩如生。
“这玉兰簪,朕瞧着衬你。”
他说着,亲手,极其温柔地将玉簪簪在了水仙的发间。
水仙能感受到他指尖的温度,她微微抬眸,对上他深邃的眼眸,那里清晰地映着她的身影。
他俯身,在她耳边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低语:“今日晚膳,母后那边若有不豫之色,或言语间有何不妥,仙儿不必忧心,一切有朕。”
这话语里的维护,如同最坚实的后盾。
水仙心中微动,垂下眼睫,轻声应道:“臣妾晓得了,谢皇上。”
与此同时,慈宁宫内却是另一番光景。
太后正对着铜镜,手指有些颤抖地抚摸着自己鬓边新添的几缕白发。
镜中的妇人,虽依旧能看出昔日的风华,但眼角的细纹和眉宇间挥之不去的郁色,都昭示着接连打击带来的衰老。
她看着镜中的自己,眼神悲伤,带着一种物是人非的苍凉。
“皇祖母!皇祖母!我要出去!宫里一点都不好玩!闷死了!”
端亲王世子承哥儿穿着一身崭新的蓝色小袍子,却毫无仪态地在殿内跑来跑去,一会儿拉扯帘幔,一会儿踢翻绣墩,几个嬷嬷跟在他身后,累得气喘吁吁,好话说尽,才勉强将他哄住,按在旁边的锦凳上,递上点心果子。
太后转过头,看着那张与幼子萧翊瑞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小脸,眼神复杂到了极点。
那是她最疼爱的小儿子留下的唯一血脉,是她如今仅存的一点慰藉。
可看着这孩子被娇惯得无法无天的性子,那双与翊瑞一般无二的眉眼间流露出的蛮横,又让她心头阵阵刺痛,仿佛看到了儿子走向毁灭的起点。
爱与痛,期望与恐惧,交织在一起,几乎要将她撕裂。
“太后娘娘,婉妃娘娘来给您请安了。”
宫人通传道。
很快,婉妃便袅袅娜娜地走了进来,她今日打扮得倒是素净,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担忧。
她先是规规矩矩地行了礼,又关切地问候了太后的凤体,然后目光便不经意地落在了被嬷嬷勉强按住的承哥儿身上。
“哎呀,世子殿下真是活泼可爱,瞧这小脸,多有精神。”
婉妃带着几分刻意的讨好,“说起来,世子殿下与太后娘娘真是祖孙连心,瞧这眉眼,竟与翊瑞王爷小时候像极了。若能长久陪伴在太后娘娘膝下,承欢尽孝,倒也是一桩美事,也能稍解娘娘丧子之痛呢。”
她话语温柔,字字句句却都在暗示世子应该留下。
太后瞥了婉妃一眼,没有接话,但眼神明显又深沉了几分。
她遥遥地看向了窗外,如果没记错的话,今夜昭衡帝要来慈宁宫......
......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486/4322725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