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大明:开局睡了徐妙锦,但家父朱元璋 > 第19章 诸事先问朱梓

第19章 诸事先问朱梓


“砰!”

徐妙锦紧张的闭着眼睛射击,差点打中正在干活的麦至德。

“别紧张,瞄准前方集中注意力。”

朱梓在后面抱着徐妙锦,手把手教她。

徐妙锦试了几次,有了一点点进步。

但她发现总有什么硬邦邦的东西顶在后面,她伸手摸一摸吓一跳。

“殿下,你......”

朱梓尴尬极了,他是正常男人,美人在前面多少有点...

“那个,我该回去了。”

徐妙锦害羞的跑了。

朱梓摇摇头,太丢人了。

......

日落西山,残阳如血。

工坊上几百人不知时分似的忙着打造火器。

为了尽快达到步枪量产,麦至德甚至打算住在工坊。

朱梓感叹道:“麦大人,未来几个月可能要你多操劳了,像你这种责任心强的官也不多了。”

“殿下言重了,下官也只是职责所在尽分内之事罢了。”

麦至德不仅没有埋怨,反而觉得很开心。

毕竟研发新的火器,他也有参与。

这份荣耀让他觉得很有成就感。

工部,也不会被人说只会敲敲打打玩木头的废柴部门。

“殿下,尚书大人,这是刚刚出炉的转轮手枪,请二位过目。”

工匠端着一个盒子走来,盒子内有一柄短小的手枪正散发着热气。

朱梓眼中一亮,吹了几口气,待手枪凉了后他抓在手里耍了一下。

很轻,大概才一斤重,长度只有巴掌般长。

转轮手枪能装六发子弹,和步枪的子弹规格尺寸也不同。

朱梓装上子弹后,扣动保险。

——呯的一声。

子弹穿过前面的一副铠甲,吓得众人纷纷退后。

“嘶,这小不点玩意,威力如此强?”

麦至德也是第一次见这种转轮手枪,又小又轻但穿透力丝毫不比步枪差。

麦至德双手搓搓,兴奋的说道:“殿下,这玩意很方便携带,如果能量产那以后就是轻骑兵的天下了。”

麦至德在幻想,轻骑兵行军速度本就快,若是配有又轻杀伤力又强的武器,那真的是无敌了。

朱梓叹了一口气:“这玩意儿比步枪更耗时间,你别看它小,消耗的材料也不少。”

“这转轮手枪不能量产,就是因为它太小了,本王怕落入歹人手上,后果不堪设想。”

麦至德想想觉得朱梓的话很有道理,这玩意藏在衣袖中就能轻松杀人,比暗器更难防备。

“殿下,那您计划打造几支手枪?”

“先打造十支吧。”

“好,下官这就安排下去。”

麦至德刚走几步,又返回来了。

他做了一个抹喉的动作,细声道:“殿下,有一部分工匠看过手枪图纸的要不要杀了?”

“不用,你严加看管就好,谁敢乱说那本王也绝不留情。”

一般情况下,凡是接触这种级别的机密,最后都是被人灭口。

朱梓此举,令麦至德内心松了一口气。

那些工匠们其实也不容易,不是为了挣钱养家糊口,谁会冒险做这些事情。

“殿下,因为打造火器这种危险品,昨晚有几个工匠不小心炸死了,下官……”

朱梓眉头一皱,终究是出事了。

可一想到这些步枪和手枪,原本属于几百年后的产物,难产也属于正常的,流血也是必然的。

特别是制造子弹那一个环节,一不小心就能炸死人。

“按礼制凡死者皆得到赔偿,嗯,双倍赔偿吧。”

“是,下官明白了。”

麦至德眼睛眨红,朱梓没有杀工匠就算了,还给予死者大量的赔偿,这种事放在过去,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

天黑后,工坊灯火通明。

朱元璋一行人耍了半天,已经掌握如何使用步枪的技巧了。

只见朱元璋大笑走来:“梓儿研发这些步枪实在太厉害了,朕试了一下,射程大约在一千五百米左右。”

“陛下,微臣觉得还是那个圆孔玻璃瞄准器好使,没有那个玩意,别说千米,百米外我也射不中目标呀。”

“魏国公所言极是,末将也试了好几次,咱们大明的铠甲,居然被那些小小的子弹穿透了,这杀伤力着实吓人。”

“最重要的是,这些步枪还防水,以后遇到下雨天,末将再也不用担心火器哑火了。”

朱元璋听得爱将这样说,心里也是很开心。

“本来朕以为老了,再也没机会为大明扩张领土,谁知梓儿这小子帮我圆梦。”

“按照工部说的,半年后,我们就能生产六千支步枪,也差不多可以找敌人试试火力了。”

朱元璋一直想灭了鞑靼、瓦剌、东瀛等周边几个国家。

只是大明才建国十几年,又遇到各种天灾,没有财富的基础,他的愿望也成了幻想。

但现在不同了,钱有儿子出,图纸也有儿子提供,他只需要配合就好。

“天德,咱们大明有此神器,即便是砸锅卖铁,朕也要打造一万支步枪,武装军队提升实力。”

“朕也想过了,有了步枪,咱们是不是该减少士兵了?”

徐达认真的分析,未来的战场上,必然是火器时代。

人数多也没用,以大明的经济,不可能同时为每一个士兵配置步枪,那可是一百多万士兵呐。

减少士兵,还能减轻朝廷的压力,可谓是一箭双雕。

徐达想通后,说道:“陛下,微臣同意您的说法,减少士兵。但这事,咱们可以问一下八殿下,说不定他有更好的想法。”

不知不觉中,徐达遇到涉及军事方面的事情,都会想到朱梓。

“嗯,朕正有此意!”

朱元璋一行人找到朱梓,谈到减员的计划。

朱梓稍微思考后,说道:“减少士兵没问题,但这个过程不能急,否则国力衰退,敌国就会乘虚而入。”

“岳父大人说的对,减员除了能替朝廷节省开支,还能让那些士兵回家种田经商,享受天伦之乐。”

朱元璋微微颔首,他居然没有想到这一点。

种田或经商的人多了,那税收也就多,一举多得。

照这个计划进行,不用十年,大明的经济必然是现在的几倍甚至几十倍,百姓们再也不用饿肚子了。

可於显想到另外一个问题,他问道:“陛下,如果减员多了,那些士兵回家后没有田地耕种呢?”

“对哦,现在大明各布政使司能开发的田地,基本都有人种地了。人突然多了,地又不够分,恐怕又会闹起来。”

一想到这,朱元璋头皮发麻。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那些退役士兵没有田地种,就没有收入。

最后,真的很可能举兵造反。

“梓儿,你一向有想法,这事你如何看待?”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456/1111113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