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老朱考核两兄弟的能力
朱梓让人搬来椅子,他就坐在王府门口。
“你们上来!”
朱梓招招手,可人群无一人敢动。
“你们喜欢在太阳底暴晒,本王也不勉强你们。”
见他不似要杀人,众人才敢挪到屋檐阴凉处。
同时也猜到朱梓有事安排,都搬椅子来了,肯定不会三言两语结束。
朱梓不仅让人搬椅子,还让人搬来几个冰鉴放在人群当中。
一缕缕白烟雾散开,所有人都感到凉爽,情绪也逐渐稳定下来。
做完这一切,朱梓慢悠悠的说道:“本王和你们讲道理,你们就应该听,别逼我动手明白吗?”
“是,殿下。”
“之前有人带头让本王交出制冰方法,实话告诉你们,我可以交出制冰方法步骤操作流程。”
“可你们知道焰硝才是主体,那么你们去哪里买焰硝呢?”
“这…”
他们根本不知道制冰需要用到稀有金属矿石,这焰硝他们根本买不到。
朝廷为了避免民暴,对金属矿控制很严重,一般人只能买少量的铁矿打造农具。
未经朝廷允许,私藏或私自开发矿山也是重罪。
“殿下,天气太热我们实在顶不住了,家里老人小孩得了热病,浑身似火烧一样烫手,所以才闹到您这来的,希望您大人不计小人过放过我们吧。”
闹事者服软了,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朱梓趁热打铁,说道:“你们顾虑家人的生命,本王也不是不近人情。”
“本王现在给你们提几个防暑方案,你们愿意听吗?”
“殿下请说,但凡能帮忙的我们一定全力配合。”
众人纷纷表态,只要皇室肯出手解决问题,那他们就没必要吵闹了。
“京城常住人口登记在册的有近八千户,按平均一户四人就是差不多三万,对吧?”
“对。”
众人点头,静静的聆听。
“京城四面有高高的围墙挡风而又缺少花草树木,所以天气太热空气不流通。热气笼罩着整座紫禁城来回折腾,就像一个巨大的蒸笼。”
“本王提议将京城那些废弃的宅子拆了,然后改种大树,某种程度上减少热气还能招风。”
众人窃窃私语,京城人满为患,但有不少宅地一直处于荒废的,朱梓的提议他们觉得很好。
拆了后种一些大树可以在夏天乘凉,总比现在处处是高楼亭台强。
“第二,在京城外建多处避暑山庄,以低廉的价格租给有需要的人,比如老人小孩,这样你们年轻人就可以安心工作挣钱养家。”
“殿下,冒昧问一下,避暑山庄能派人照顾老人吗?”
有人担心送老人过去,虽然避免中暑,但无人人照顾饿了生病了又该怎么办?
他们年轻的在京城内做生意,也不可能天天往外来回跑。
整个夏天几个月长,现在才开始呢。
朱梓看向朱元璋,后者笑着点头。
朱梓当即有了对策:“可以聘请一些妇女当护工,照顾你们的老人小孩,且这些开支本王可以一力承当。”
“哇…”
众人大惊,朱梓的提议不仅给那些妇女提供工作挣钱,还不用他们额外掏钱。
这已经很良心了。
“殿下,我们同意了。”
“家母若是知道,她肯定会感谢您的大恩大德。”
“多谢殿下。”
众人纷纷跪下行礼,感谢朱梓真心帮他们解决这个大麻烦。
没有老人小孩在身边,他们可以放心做生意或当工匠干活去。
挣到钱又过了夏天,他们就可以接亲人回京城内团聚了,这是天大的好事呀。
且以后每年都如此安排,这也是长久安居乐业之计。
“起身吧。”
朱梓继续说道:“第三点,本王之前在万民会议上说过大力扶持药馆,并交由徒弟徐增寿负责此事。炎炎夏日,药馆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除了给你们看病,还可以免费提供你们凉茶防中暑。”
“从京城抽出几间药馆医师,将他们调到避暑山庄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此事交给太子殿下负责吧。”
朱标还在发愣,心想怎么弟弟处理事情的反应这么快,各方面同时推进完美解决问题。
朱元璋给了他一巴掌:“你八弟给你擦屁股,你发什么呆?”
“哦哦。”朱标站起来,大声说道:“八弟说的事,孤一定会全力配合。”
“好好好,有太子和潭王联合督办,我们更加放心了。”
众人纷纷拍掌叫好,同时不由的想起当时朱梓举行万民会议是多么的明智。
建学堂、大力扶持药馆、开武馆等等,原来真的是为他们着想,而不是夸夸其谈。
提到学堂,众人兴奋的问道:“潭王殿下,那个学堂我们普通人家的孩子能去上堂吗?”
“当然!”
“哇…真的可以啊。”
人群欢呼雀跃,不仅能让老人安心在避暑山庄生活,小孩还能上堂,他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于是,有人主动提议:“殿下,我们也不能让您一直吃亏,孩子上堂该收钱就收吧,我们就算当工匠干粗活也心甘情愿掏钱。”
“对,殿下为我们付出太多了,咱们要懂得知足感恩,学堂还要请夫子还要提供吃住,殿下也不容易啊。”
见他们一个个心甘情愿的掏钱支持朱梓,朱元璋等人震惊了。
什么时候这些人这般好说话了?
这时朱梓再次举手,众人马上安静下来。
“目前学堂在建,请夫子一事日后再说。”
“至于交学费什么的,也不用你们掏钱。”
“可是殿下,我们听说您除了建学堂药馆武馆,现在又要建避暑山庄,还要支持工部打造火器,您一个人压力太大了,请让我们帮帮忙吧。”
“对哦,提到研发火器,这又是不少支出呢。我也听说了,燕王率兵攻打东瀛,正是因为有了火器才能轻松灭了东瀛倭寇。”
“你们还不知道,殿下想建新王府准备迎娶王妃,那又是不少钱,全是他一人掏钱肯定不行啊。”
人群都在讨论,稍有条件的表示愿意现场掏钱,然后交给朱梓统一分配建设各大工程。
见状,朱元璋老脸感到无比欣慰。
老朱家的儿子,无愧于民。
监国有太子朱标,领兵打仗有朱棣朱桢,还有一个专心挣钱搞事业的朱梓,谁敢说他老朱家的儿子只会混吃等死?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456/1111104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