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大明:开局睡了徐妙锦,但家父朱元璋 > 第113章 新学堂和木辛村民

第113章 新学堂和木辛村民


“哈哈哈,我怎么会生气呢?”

朱梓拍拍徐增寿的肩膀大笑,这小子还懂得人性化管理工匠们,真不错。

徐增寿松了一口气,可下一刻他脸色大变。

“他们来了。”

“谁来了?”

朱梓侧身看去,路口的方向有很多人赶着牛车驴车奔往学堂。

后面还有一大堆人跟着,小孩子也不少,成群结队的起码有上百人。

“他们这是干什么?”

徐增寿苦笑道:“这是木辛村的老百姓,他们每天都会送水果和食物可来给大家吃。”

“这不是好事吗?还有那个木辛树又是什么地方?”

“好是好,可他们太热情了我们不好意思。另外木辛村以前是此处的村民,现在改名了。”

徐增寿说以朱梓的名字改的村名,这些那些老百姓自愿改的,目的就是纪念朱梓的功劳。

朱梓惊呆了,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让老百姓爱戴。

这时木辛村的人纷纷提着水果、酒水、羊肉和鸡蛋走来。

不管工匠们如何推托,也阻拦不了村民的热情款待。

从木辛村到学堂也不远,大约三公里。

即便炎炎夏日,他们也一如既往的送来大量食物。

“咦?徐公子那边几个人是谁呀?”

“额…那个穿蟒袍的好像是潭王殿下,我家里有他的画像。”

“真的假的?快快送点吃的过去!”

确认朱梓的身份后,村民纷纷捧着食物走来。

“殿下,这是我们自己酿的果子酒,您要不要尝点?”

“殿下,这是我家养的鸡,请您赏脸收下吧。”

这些村民齐刷刷的跪下行礼,各自捧着食物放在头顶上。

“各位起来吧。”

村民太热情了,不由分说的放下一大堆食物和酒水,生怕朱梓饿着似的。

朱梓刚想剥个鸡蛋,阿依娜轻声说道:“殿下,你不怕有人想害你吗?”

朱梓愣了愣,“不是,你在自己家吃东西也怕被人害死吗?”

“难说,我爷爷也就是上一任国王就是被自己人下毒害死的。”

听到阿依娜的话,那些送食物的村民脸色大变。

“殿下,我们的食物很干净不会也不敢乱加东西,请您相信我们呀。”

朱梓继续剥鸡蛋并吃了一口,“不错不错,鸡蛋很香。”

他也没怪阿依娜善意的提醒,这种事或许会有,但他不想整天防这个防那个太累了。

朱梓每样食物都吃了点,也喝了果子酒。

这种酒摘的野果泡酒,味道又苦又酸。

等朱梓吃完后,其中一个二十来岁的女人跪在他面前。

“殿下,请您允许我们村的小孩上学堂吧。”

朱梓很疑惑,“本王建学堂就是让小孩子上学的呀,谁不允许你们上学?”

那女人犹豫了片刻,说道:“有人说我们村民文化风俗不一样,为了避免冲突拒绝我们的小孩子报名上学堂。”

朱梓这才注意到木辛村的人穿着打扮确实和别人不同,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和布巾帽子。

似乎是少数民族。

“你们是哪个民族的?”

“回殿下,我们是从别的地方迁徙到这里的傣族。”

“哦,本王记得有旱傣水傣花傣几个分支,你们应该是从云南布政司迁过来的吧?”

“殿下明鉴,我们祖上被元朝的人追杀,一千人死了九成,最后在这定居下来了。”

朱梓微微惊讶,元朝不仅屠杀几千万汉人,居然连别的少数民族也容不下。

太狠了。

之后朱梓又问了几个问题,跪在他面前的是木辛村村长,受汉文化影响取名玉玲珑。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玉玲珑人如其名长得相当标致,身材瘦小。

“殿下,草民一定会教导好孩子们,他们决定不会影响到别人上学堂的。”

玉玲珑说村里的小孩子很多还没有学习汉语,沟通方面不太方便,所以负责修建学堂的管事拒绝他们提前报名上学。

朱梓推了一下徐增寿,“怎么回事啊?”

“老师,弟子拒绝的原因有几点。第一,他们不是京城内的居民。

第二,他们的文字不同,我也听不懂他们的孩子说什么。

第三,他们传统节日多,很可能上学期间长期请假,这就会影响到别的学子了。”

朱梓懂了,归根结底是文化俗习不同。

“增寿,你脑子就不会转弯啊。”

“请几个懂汉语又有点文化的村民当助教不就行了?”

朱梓指导完徐增寿,又对玉玲珑说道:“既然孩子们想上学,那就要遵守学堂规则。假期太多别人心里不平衡,你觉得呢?”

“殿下,草民会管束好他们的。”

谈到这,事情基本上可以敲定了。

可徐增寿又说道:“老师,以后京城外别的地方也要来上学怎么办?”

徐增寿担心越来越多邻近村民将孩子送来,到那时候学堂人满为患了。

“那就继续扩大规模,又或者等建完这边,命令工匠们去更远的地方再建。”

“这些迟早会向全大明推广的,京城的居民只不过是提前享用而已。”

徐增寿点头表示明白了。

木辛村民们大喜,一个个朝着朱梓拜谢。

他们的孩子终于能上学了,只有这样才有机会出人头地,而不是世世代代务农。

朱梓之所以特意允许木辛村的小孩上学,主要是看他们懂得感恩。

从这里开始建学堂,这些村民坚持每天免费送水和食物过来供给工匠们吃喝,这一点实属不易。

加上同是大明的子民,不应该区别对待,厚此薄彼。

——噹噹噹!

又是三声钟响,工匠们又开始忙碌了。

木辛村民邀请朱梓到家中做客,但朱梓拒绝了。

“你们的好意心领了,本王还要事情做就不留下了。”

“殿下您先忙,改日再来也是可以的。”

村民们目送朱梓上马车离去,他们一个个欢呼雀跃。

从今以后他们也和汉人享受一样的福气了,除了学堂后面还有武馆,还有在另一个村庄准备修建的避暑山庄。

这些都是他们以前不敢想的,可朱梓赋予他们新的人生。

玉玲珑教导村里的小孩:“孩子们,你们长大后记得好好报答潭王殿下,效忠大明王朝,知道吗?”

“知道了。”

而朱梓不知道的是,他一个小小的善意举动为大明将来培养不少人才。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456/1111103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