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老八有事,我也不苟活了
周纬还真不敢动手,因为朱元璋说过六部别的尚书都可以死,唯独麦至德不能有事。
麦至德掌握各种制造火器技术,朱元璋还指望他日后继续生产红夷大炮和天火雷等火器。
“麦至德你别得瑟,潭王倒下后本官看你如何立于朝堂!”
周纬放下一句狠话,在狗腿子的搀扶下灰溜溜地跑了。
“麦伯伯,我爹爹和兄长他们……”
黄澄澄抱着黄崇旭的尸体哭成泪人了。
麦至德啥也做不了,天子还是那个天子,帝皇一怒血流成河。
明朝开国元勋最重要的三十四人当中,已经有二十几人被朱元璋诛杀。
这些功臣的死亡大多与朱元璋的多疑性格和猜忌有关,他们或被指控谋反,或被朱元璋以其他借口杀害。
朱元璋的杀戮原则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宁错杀千人,也不使一人漏网。
麦至德自身难保,但也不能继续让赵氏母女留在这,以免周纬那狗杂种又回来。
“弟妹,如今唯有潭王府能保护你们。至于别的事情,我们只能先放下了。”
赵氏哭得双眼红肿,但也知势不如人只能暂时放下仇恨。
“麦大人,我们听你的安排。”
“我们走。”
麦至德带着赵氏母女来到潭王府。
此时已是深夜,朱梓眼皮直跳预感到不安。
“殿下,麦尚书求见。”
“快请。”
朱梓起身相迎,只见门开后麦至德扶着两个女人走进来。
“殿下,出大事了。”
麦至德轻声告知黄崇旭父子被害的事情经过,朱梓听后大怒拔剑欲冲出去杀了周纬。
麦至德连忙拦下朱梓:“陛下已经调兵遣将布置好一切,你现在万万不可冲动呀。”
“殿下你若是倒下了,身后的人怎么办?”
麦至德所说的身后人,不仅仅是朱梓王府中的妃子们,还有京城内外一切和朱梓有关系的人。
朱梓倒下后,徐达一家首当其冲,然后就是各部大臣以及家属。
朱梓深深一呼吸,朝着赵氏和黄澄澄鞠躬道歉:“对不起,是我连累你们了。”
赵氏轻声哭泣:“殿下无需自责,只怪皇宫那位不仁不义听信小人的谗言佞语,可怜崇旭至死也不忘效忠朝廷。”
哪怕京城风雨飘摇,黄崇旭一如既往的打理吏部诸多事务直到深夜才回家。
可这样忠心耿耿的臣子,却死在一群地痞流氓手中,实在是可悲可叹。
“嫂夫人,千言万语也挽回不了黄尚书父子的性命,但本王答应你必杀尽所有参与此事的人。”
朱梓这回真的怒了,他将麦至德喊到一边。
“老麦,明晚就让京城来一场‘烟花盛宴’吧!”
麦至德想到朱梓那大胆的计划虎躯一震。
“殿下确定要那样做?”
“对。”
“下官明白了。”
麦至德现在处境安全又自由,有些事他去做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殿下,赵氏母女先拜托你照顾了,下官带人给黄老弟父子敛尸。”
“去吧。”
朱梓心情沉重的说道。
麦至德走后,朱梓喊来朱菌。
“菌姐,你带她们下去休息。”
朱菌见朱梓穿着铠甲,紧张的问道:“殿下你去哪里?”
“无事。”
朱梓不愿多说,趁着月色朦胧悄悄的带人离开了王府。
……
——啪!
谨身殿。
朱元璋抬手一巴掌抽在周纬的脸上。
“废物!”
“你只会用下半身思考问题吗?”
朱元璋那个气啊,他派周纬去监督黄崇旭,谁曾想这货看人家赵氏和黄澄澄长得漂亮动了歪心思。
周纬这么一闹,肯定影响到朱元璋的计划。
而且今晚过后,朝廷必有很多大臣在背后指责他这位皇帝失德。
那些徘徊不定的大臣也会纷纷站出来支持朱梓,甚至于太子朱标也会因此而愤怒。
“陛下,太子朱标闯进来了。”
门外小太监刚禀报完毕,直接被人一脚踢飞。
朱标握着佩剑劈开大门,怒气冲冲的朝着周纬走去。
“狗杂碎,孤要杀了你!”
周纬惊得顾不上伤口,仓忙爬起来躲到朱元璋身后。
“标儿,马上放下剑!”
朱元璋轻喝一声,即便朱标提剑闯进谨身殿,他也只是小小警告一下并没有想过惩罚。
这就是嫡长子的地位优势。
“父皇,你还要糊涂到什么时候?”
朱标得知黄崇旭被周纬杀害,气得他连夜提剑找来谨身殿。
“标儿,父皇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
朱元璋挥手示意周纬退下,然后伸手夺过朱标的佩剑。
“难道杀害忠臣也是为了儿臣?”
“黄崇旭只是一个意外,朕并没有打算杀他。”
“那老八呢?你是不是像老七一样将他抹杀?”
朱元璋沉默不语,对于朱梓他是有爱有恨。
起初是因为朱梓的崛起给朝廷带来诸多利益而高兴。
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朱梓不仅才华横溢,富可敌国,而且势力越来越大。
单单是六部他就掌握五部,还私下和五军都督府的大将来往,特别是秦家那边。
就连朱元璋也难以控制朱梓,他担心自己死后,朱梓会威胁到朱标。
所以朱元璋再夺回朱梓的权力,这才引爆他们父子之间的矛盾。
“父皇,如果你执意要杀老八,那就连儿臣也一起杀了。”
“我救不了老七也救不了镜静,我无颜面对九泉之下的母后。”
提到马皇后,朱梓心底深处微微一颤。
但很快又强行按压下去那一丝柔情,他现在不是朱重八,而是大明王朝开国皇帝洪武大帝。
“标儿,有些事你以后就明白了。”
“来人,将太子送回东宫严加看管!”
朱标被禁卫军扛走,他依然大喊道:“父皇,如果老八有事,儿臣决不苟活!”
“逆子!”
听到这话差点气死朱元璋,朱标居然拿命威胁他。
朱元璋彻夜难眠,思来想去觉得计划不够稳妥,于是秘密召见朝廷的几位重臣。
“梓儿,你莫要怪父皇无情,只怪你自己不肯低头认错!”
这一夜,朱元璋安排了很多计划。
天亮后,八月十五中秋节。
这注定是血流成河的日子。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456/1111090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