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册封,赏赐三位尚书
“大哥,任免尚书这种重要的事情还是你自己决定吧。”
朱梓坚决不想插手此事,主要是他还有很多事情忙着处理。
朱标也没有强求,而是默默的记下大臣们所提到的几个官吏。
俞纶,唐梓网,詹徽。
从这三个人中挑选两位尚书。
“你们还有什么事?”
那几个大臣摇头退回原位,麦至德站了出来。
“太子殿下,黄崇旭父子无辜被害,黄尚书的尸体至今尚未入土,请问这事如何处理?”
朱标早有准备,当即下达命令。
“明天不必早朝,京城内三品以下官吏必须去送殡,其他人可自行决定。”
“另外追封黄崇旭为一品光禄大夫,其子按七品官规格入棺,准许父子同葬一座山。”
“册封黄崇旭遗孀赵氏为二品诰命夫人,特封其女黄澄澄为逍遥郡主。”
“此事礼部杨万里你亲自操办,如果办不好,孤拿你是问。”
礼部尚书杨万里应声道:“遵命。”
大臣们交头接耳讨论朱标这封赏是不是有点过大了?
黄崇旭追封一品光禄大夫倒没什么,毕竟谁和一个死人较劲呢?
只是那黄澄澄被封为逍遥郡主,这就不合礼制了。
“太子殿下,黄澄澄非皇室家族之人,依礼不能受封郡主。”
“这很简单,让潭王收黄澄澄为义妹即可,以后她就是郡主了。”
朱标昨晚醒来后就思考如何妥善处理黄崇旭一家人的事情。
首先黄崇旭在任期间尽忠职守,其次周纬是温祥卿的私生子,而温祥卿当初是朱标保举担任兵部尚书。
黄崇旭父子无辜遇难,朱标心中多少有点愧疚的。
“这……”
大臣们愣住了,换别的郡主他们可能不当一回事。
可如果是潭王的义妹,那又是另一种待遇了。
以朱梓如今的地位多少人想攀上关系,以前没有机会,现在他们终于等到时机了。
“恭喜潭王殿下。”
“恭喜八殿下喜得一义妹,下官必携重礼登门祝贺。”
朱梓本人还没反应过来,大臣们就已经想好下朝后直奔潭王府。
如果可以的话,他们给儿子提亲,娶了黄澄澄就相当于傍上潭王的大腿。
朱梓看向朱标:“大哥,怎么安排黄澄澄过继我名下呀?”
朱标叹息道:“不如她们母女何去何从?住在外面哪天有不开眼的东西又欺负她们怎么办?”
“何况黄尚书生前与你交好,想来他得知此事在九泉之下也会安心去了。”
朱标这样的安排,大臣们这次不反对,反而一个个表示安排得很好。
“太子殿下英明。”
朱梓无奈点头,他并不是不情愿,只是担心自己太忙无法照顾赵氏母女。
这时又有大臣说道:“太子殿下,宋国公冯胜叔侄又该如何处置?”
提到这事朱标就头疼,索性交给礼部一并操办了。
“太子殿下,宋国公也算皇亲国戚,如果草草了事恐怕周王那边不满。”
“对呀,而且冯胜还是沐英的叔父,此事万万不可马虎呀。”
冯胜将侄女嫁给沐英,这关系可够大够广了。
朱标揉揉头:“此事孤会亲自处理,你们还有别的事情吗?”
见无人开口,朱标挥挥手。
一个小太监捧着圣旨走上前。
重头戏来了。
“萧策听旨。”
“臣在。”
“奉天承运,太子诏曰:萧爱卿舍生忘死取回敌军兵力分布图,有大功于朝廷。孤奉陛下之圣意,特提拔萧策为户部尚书,望卿不负孤与陛下的厚望。”
萧策茫茫然接过圣旨,不是封赏还有黄金白银绫罗绸缎什么的吗?
朱梓一个眼神示意萧策别得了便宜还卖乖,能顺利升任户部尚书已经很好了。
“恭喜萧尚书。”
“以后大家又是同僚了,要互相帮助才是呀。”
大臣们拱手祝贺,这让萧策内心的那点郁闷一扫而光。
没钱就没钱吧,好歹户部尚书是正二品大官,以后每个月俸禄也相当可观。
小太监又捧来一封圣旨:“麦至德听旨。”
“臣在。”
“麦卿自元末至今为官三十年,在任期间精心为朝廷打造诸多兵器,为朝廷立下赫赫战功,特赐加授光禄大夫,赏黄金一千两,良田一百庙,望卿再接再厉,共创大明王朝的美好未来。”
“臣叩谢太子殿下。”
麦至德激动的双手发抖,这是他几十年辛苦付出换来的赏赐呀。
有了田又有黄金,以后再也不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
麦至德握着圣旨的手一直抖,可把萧策羡慕的口水直流。
他纳闷的想着,找个机会从朱梓那里讨点好处才行。
“林志听志。”
“臣在。”
“林卿虽上任未满半年,但京城内外刑事日减,加之林卿有功于阻止内乱,特赐初授光禄大夫,赏黄金五百两,良田五十庙。”
“微臣叩谢太子天恩。”
林志显得很紧张,比起另外几位尚书他算是新人。
没想到才不到半年时间,居然得到初授光禄大夫。
也就比麦至德的加授光禄大夫低一个等级罢了,林志心里很满足了。
“哇…你你也有?”
萧策彻底崩不住了,麦至德当官几十年功劳苦劳多也就算了,林志这才上任几个月就捞到光禄大夫。
这让他羡慕的泪水打湿了大绯袍。
林志转头低声笑道:“谁让你当着陛下面前摘乌纱帽脱官袍,你现在相当于从零开始,你慢慢攒功劳吧。”
萧策:“……”
不仅仅是他,满朝文武都羡慕不已。
可他们惊讶的发现小太监没有继续食圣旨了,就这么几个有封赏。
而且…好像全是朱梓底下的人。
朱梓皱了皱眉有点疑惑,朱标这算是间接补偿他?
“诸位有何异议?”
“太子殿下,北方战场那边又停止传信了。”
对于秦叔同独断专行,不按规章传回战报,有不少大臣心生不满。
到底是赢了还是输了,他们完全不知道。
也就是因为这样,朱元璋才猜忌秦叔同并默认处解秦家并更换主帅,引发后面的矛盾。
朱标也是焦头烂额,将在处君命有所不从。
秦叔同是真的不从呀。
却在此时,奉天殿外有一匹马飞奔而来。
“捷报捷报……”
朱标唰的一下站起来,噔噔噔的走下去。
“什么捷报?哪边传来的?”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456/1111089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