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大明:开局睡了徐妙锦,但家父朱元璋 > 第276章 朱梓:你家族以前姓赖的吗

第276章 朱梓:你家族以前姓赖的吗


李明阳虽然死了,但其父亲李桦关押在刑部。

朱梓看向刑部尚书林志:“依律该如何处理李桦?”

“截杀王爷乃是死罪,按律夷三族。”

“那就夷三族!”

朱梓眼睛也不眨一下,也懒得多问李桦的事情。

下方大臣们头颅压得更低了,果然潭王还是那个潭王。

乍一回来就杀人,这是在警告他们当臣子的别自寻死路。

朱标点头说道:“林爱卿就依法办事吧,该杀杀该流放的流放。”

“是,太子殿下。”

处理好李桦的事后,朱标目光扫向全场,皆无一人有事启奏。

他正准备宣布退朝,却见奉天殿外大道有一匹马奔来。

除了传令官还有谁敢纵马驰腾皇宫,朱标眯眯眼看着那个人跑进来。

“启禀太子殿下,这是北方战场传回来的信。”

传令官从背后取下竹筒,大筒装小筒,一层一层的拆开才拿到一封信。

朱标挥手让小太监拿上来,他亲自除去蜡印。

秦叔同写信向来不绕圈子也不喜欢拍马屁,简短精准交代战事胜或败。

朱标一目十行,呼吸间就看完信中的内容。

他放下信轻轻的吐了一口气,下方的大臣们伸长脖子竖起耳朵等待结果。

朱标笑了笑:“北方战场大胜,秦叔同已经在班师回朝的路上。”

“恭喜太子殿下。”

大臣们也是笑了起来,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

自秦叔同挂帅远征鞑靼瓦剌联盟军,前前后后加起来有几个月长的时间。

这段时间所有人都担心手握重兵的秦叔同有不臣之心,包括关在君临阁的皇帝朱元璋。

如今秦叔同要回来交兵符了,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另外蓝玉擒住北元帝,也会随秦叔同返回京城。”

“哇…北元帝被蓝玉抓了?”

众人再次震惊,鞑靼都城被秦叔同攻占,北元帝又被蓝玉抓了。

也就是说鞑靼彻底的废了。

朱标高兴的说道:“对,由蓝玉押送北元帝入京。”

“太子殿下,既然秦帅班师回朝,那由谁坐镇鞑靼都城呢?”

“对呀,朝廷好不容易攻下鞑靼都城,千万不能让别人捡了便宜呀。”

大臣们议论纷纷,就怕瓦剌趁机抢了鞑靼都城。

打仗就是为了抢资源,包括领土和人口扩增。

朱标笑道:“有刘恺领兵五万留守鞑靼都城,城池一座也丢不了。”

“血色葬月刘恺,有他在确实万无一失。”

五军都督府五位大都督忠义武勇智,除了战死沙场的江天南之外,其余几位领兵打仗都相当稳打稳扎。

有刘恺在那边,大臣们也就放心了。

众人光顾着欢喜,却有一道不和谐的声音响起。

“太子殿下,秦帅呕心沥血为朝廷抗击强敌,可如果他归来发现家人消失不见了,谁能保证他不会发疯?”

“嗯?”

满朝文武皆是一惊,才想起当初朱元璋默认支持温祥卿将秦叔同所有亲人抓起来囚禁。

后来那一夜内战,秦叔同的亲人被神秘人劫走,至今去向不明,仿佛从人世蒸发了一样。

朱标一改以往稳重的姿态,此时也是脸色微变。

这事若是处理不好,以秦叔同那又臭又硬的脾气,保不准会发疯带人大开杀戒。

朱标起身俯视下方,寻找到大理寺卿李仕鲁。

“当时由你们大理寺关押秦叔同的亲人,你们不应该给孤一个交代吗?”

李仕鲁急红了双眼:“太子殿下,那夜大理寺遇到神秘人袭击,又是纵火又是抢人,微臣真的是无能为力呀。”

“这事交给你们大理寺去查,找不到人,孤拿你的人头交给秦叔同祭天!”

“是是是,微臣马上就去查。”

大理寺卿李仕鲁走后,有人提议处死温祥卿。

不过朱标拒绝了,有些事还是要等秦叔同回来了再说。

“太子殿下,其实这事不如问潭王,他和秦帅两个儿子有来往,也许潭王会知道。”

朱梓闻言看向那人,身穿二品官大红袍的陌生面孔。

“你是谁?为什么觉得本王知道秦家人的去向?”

“下官詹徽,现任吏部尚书。”

原来就是他代替了黄崇旭的职位,朱梓离京才几天,朝廷又换了一批官吏。

只见那詹徽年过半百,国字脸,两眉浓黑倒立双眼瞪大,嘴边和下巴满满的胡子。

詹徽不卑不亢的说道:“那一夜过后,有人亲眼看到秦家兄弟先后进入潭王府,还有秦帅的侄女秦月岚留在你王府担任典膳正,此事潭王忘记了吗?”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恍然大悟。

怕那个神秘组织就是朱梓派去抢人的,目的就是劫走秦家人。

以朱梓和秦叔同的私交关系,众人完全有理由相信詹徽的说辞。

被人扣上屎盆,朱梓可不乐意了。

“本王确实留下了秦月岚,但是其余人去哪里不该问我,也请某些人不要妄自猜测。”

“当时陛下和秦叔同闹翻,陛下要处死秦家人,本王出于人道主义保留秦家一丝血脉,诸位这是要拿此事做文章吗?”

朱梓冰冷目光扫向满朝文武,众人皆是摇头晃脑。

“不敢不敢…”

开玩笑。

谁敢拿秦家人借题发挥。

先不说马上回来的秦叔同,现在朱梓就能一剑劈死他们。

可偏偏有人不信邪,只见詹徽冷哼一声:“陛下为何要处死秦家人?”

“那是因为秦叔同刚愎自用,不听调不听宣不接圣旨,公然挑衅皇权。手握二十五万将士却不依照规矩每日一报战事,陛下说他造反也不为过。”

“至于秦家人本就该死,下官劝潭王你莫要误入歧途。”

朱梓在脑海里快速查询詹徽的相关资料。

詹徽1333年出生,字资善,徽州婺源人,詹同之子,洪武年间政坛极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年)举秀才,历官监察都御史、左佥都御史、左都御史。

朝廷沉浮期间,詹徽过去还当过六品官主事,现在是吏部尚书、兼太子少保。

难怪如此强势,原来背后有朱元璋和朱标撑腰。

不过在朱梓心中,秦叔同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人物。

朱梓绝不允许别人诬陷秦家人造反的罪名。

“詹大人,请问你家族以前姓赖的吗?”

詹徽眉头一皱:“潭王你什么意思?”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456/1111087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