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迎接将士们的灵柩,入太庙
於琥酒量相当猛,但话也很多。
一晚上叨叨不停不带重复的讲起往事,从出生到现在都讲了一遍。
要不是看在於玥的份上,朱梓一脚踹飞这个话痨了。
漫长的黑夜悄然离去,天空泛起鱼肚白。
朱梓没有一丝困意,因为他脑海里总是想起初遇五军都督府那段时光,他被秦叔同江天南他们扛着去喝酒还有逛青楼。
可惜短短几个月,两个大都督突然离世了。
“大舅子,我们该准备去迎接将士们的英魂了。”
於琥闻言猛地甩头,瞬间清醒不少。
他闻了闻身上的酒味太重,尴尬的说道:“我这就回家去。”
朱梓嗯的一声,送走於琥后他匆匆的洗漱一下,换上一套黑色素衣。
他连蟒袍也不穿,王冠换成普通的发簪,腰间系着一条白布,穿着一双平底布鞋。
朱梓抬头仰望天空,眨眼间又亮了不少。
——噹!
天空突然响起一道撞钟声,且声音来自皇宫的方向。
紧接着又是噹噹噹五声,总共六声撞钟声。
但凡京城出大事皆有类型的钟声,当年马皇后仙逝响了九声。
朱梓轻轻的吐了一口气,钟声响起则代表将士们魂归故里,他是时候去迎接了英雄回家了。
“殿下等等我们。”
王妃徐妙锦她们起来了,而且一个个都换了黑素衣。
几个女人全是黑衣素颜头顶上也没有金银首饰,看她们这架势也要跟着朱梓去迎接将士们归来。
“既然都起来了,那就出发吧。”
朱梓带头率领离开王府,步行前往朱雀广场等待。
路上有很多老百姓和商人也早早起来了,男女老少皆有,他们朝着主干道奔跑而去。
徐妙锦感慨道:“看样子秦帅他们深得民心呀,这么多人主动为将士们送行。”
“这可是好事呀,百姓拥戴将士们,说明大明王朝上下一条心。”
几个女人一路上轻声讨论着,很快她们跟着朱梓到了朱雀广场。
“这么多人?”
朱梓震惊了,广场周围人山人海,而且那些人都很自觉的让开路靠边站。
黑压压的人头一望无际,大街小巷还有人朝这边走来。
也许是朱梓换了行头,他站在人群中没有多少人发现他的存在,又或者是人们依然沉醉在悲伤之中。
——呜呜呜!
城墙方向守卫们抬起牛角吹响,咚咚咚的慢鼓声随之而来。
“来了。”
朱梓登上台阶远眺城门口,只见一辆又一辆马车拉着红色棺椁缓缓地前进。
每一辆马车上都有士兵举着白旗,为首的是一个“秦”字,后面是“江”,“方”,“刘”等等。
每一个字代表着对应的大将,他们或战死沙场或在班师回朝的路上病逝。
“秦帅一路走好!”
“呜呜呜,各位将军回家了。”
棺椁所到之处,两边的人纷纷跪下磕头,有的当场哀嚎大哭。
痛哭声感染周围人,哭声连连响起如惊涛骇浪席卷袭整座京城。
——嘀嗒嘀嗒。
原本初升的太阳不知何时消失,天空骤然间下起细雨,仿佛老天爷也在哭泣。
细雨绵绵不绝,却没有人起身离开,反而更多人哭了起来。
那长长的马车约有三十之多,这些都是能点名的将军。
“各位将军慢走。”
朱梓低头微微行礼,身后几位妃子也是如此。
大明王朝建立至今不过十八年,元朝残余势力屡屡进犯边境。
如果不是有诸多将士舍身护国,他们也不会在京城享受安逸的生活。
“北元老贼来了,大家快砸死他们!”
朱梓被突然的怒吼声吓了一跳,他举头看去,主道上队伍中间有几辆囚车。
囚车关押的有北元帝孛儿只斤脱古思铁木儿、北元丞相咬住、太尉乃儿不花、知院阿鲁帖木儿等人。
这几个人都是鞑靼的主要人物,竟然全被大明将军俘虏了。
周围的百姓纷纷站起来,捡到什么就扔什么,朝着囚车里砸去。
穿着皮毛大衣戴着金链子的胖男人正是北元帝,此时被大明百姓乱砸一顿,身上的衣服满是污垢。
“该死的贱民,竟敢如此羞辱朕,我要杀了你们!”
北元帝双手双脚被铁链绑住,他只能愤怒的吼叫,然而他越叫砸他的人就越多。
最后方活着的大将并没有阻拦,一脸冷漠的看着北元帝被人打骂。
马车路过朱雀广场分成三个方向,秦叔同的灵牌被人扶着进宫准备入太庙,后面是文武百官紧紧的跟着送行。
其他阵亡的大将,有各自的家属迎接。
北元帝几人被送行刑部关押,等待太子朱标审判。
街道上人头攒动,他们边哭边追着棺椁而去。
朱梓回首叮嘱徐妙锦她们:“本王先进宫入太庙,你们回王府去。”
“是,殿下。”
徐妙锦她们走后,朱梓朝着皇宫的方向走。
……
另一边。
太子朱标早已束发站在午门等待,他要亲自迎接秦叔同。
见到浩浩荡荡的人群走来,朱标身后的禁卫军们如临大敌。
“太子殿下请入内。”
禁卫军几位统领担心出乱子,挡在朱标面前将其保护起来。
“无妨。”
朱标推开禁卫军上前几步,朝着秦叔同的灵牌行了个军礼。
秦家长子秦仲恺双眼通红,哽咽难言替亡父回礼。
朱标举起手,礼部尚书杨万里大声道:“恭迎秦帅回家!”
“入太庙!”
朱标走在最前方,秦仲恺捧着灵牌缓缓地跟着,后面绯袍、蓝袍、青袍、绿袍一大堆官吏排队齐步走。
至于那些送行的老百姓,只能止步于午门外。
朱梓一声不吭跟在后面,他还是头一次进太庙里面。
明太庙建于洪武元年,朱元璋成为大明皇帝后,追封高祖父朱百六、曾祖父朱四九、祖父朱初一、父亲朱世珍为皇帝。
朱梓看着那几座异常高大的神主位,那就是他的先祖们。
明太庙采用同堂异室九庙制,将四位祖先神主合祀于太庙正殿。
奉高祖父明德祖朱百六神主居正殿之中,坐北朝南,以东为左昭,设四室;西为右穆,亦设四室。
朱梓跟在后面转来转去,听到不远处传来一阵念经声才停下。
在那边是功臣庙,就是朱元璋建太庙时特意设立的一个区域,用来安置功臣灵牌的地方。
死者立其像,生者设其牌。
朱梓好奇的看去,功臣庙最显眼的三处有两个石像,一座刻半字的牌。
那牌上写着:徐达:功臣庙排第一;
人还没死所以没有谥号封号,也没有石像,但是被朱元璋提前定为第一。
从这点来看,朱元璋对结拜兄弟徐达还是蛮器重的。
那两个人形雕像栩栩如生,分别是常遇春:追封开平王,功臣庙排第二。
李文忠:追封岐阳王,功臣庙排第三。
后面还有很多雕像,但朱梓不感兴趣,他伸长脖子在找秦叔同的雕像,看看这位老朋友排第几。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456/1111084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