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贤内助徐妙锦
朱梓很无语,朱棣想娶青青不成又看不上楚楚,这家伙将女人推给他了。
估计朱棣也猜到楚楚只是个旁系,对朱棣的事业并没有多大帮助才撇开。
朱梓看着满是期待的楚楚,也没有当面拒绝她。
“此事到你家乡再谈。”
“那…好吧。”
楚楚有点失落,但想着朱梓没有拒绝就代表她还有希望,心情又变得美好了。
“楚楚小姐先到偏殿歇会,或者你可以在王府逛逛。”
朱梓下驱客令了,显得要和燕王谈事。
楚楚很识趣的点头退出大厅,并顺手关上大门。
没有外人在,朱梓起身缓缓地走向朱棣。
“有什么话直说吧。”
朱棣放下茶杯,苦笑道:“你又猜到了?”
“咱们的燕王向来无事不登三宝殿,你来肯定有事。”
朱梓坐下弹了弹指甲的灰尘,那漫不经心的态度让朱棣倍感无奈。
果然弟弟长大了不好忽悠,来的路上朱棣想了几套说辞,现在完全用不上了。
朱棣环顾四周见无人,他才轻声问道:“我那些烂摊子你搞好了?”
朱梓嗯的一声,朱棣又问道:“父皇和大哥真不知道?”
“他俩若是知道,你断不会坐在这里陪我聊天。”
朱梓的意思是他没告秘,但是他掌握了朱棣的秘密。
私藏金属矿、偷火器打造图、暗中招兵买马、贿赂北平布政使等等。
这一切的表现都在说明朱棣对皇位有想法,就差朱元璋和朱标没嗝屁了。
朱棣尴尬的摸了摸鼻子:“你替我保守秘密,你想要什么?”
若是朱梓对外公开,朱棣就算不死也废了,还连累一家人。
他认为朱梓有所图谋才会保守秘密。
“你觉得我需要什么?”
朱梓悠悠叹息:“到底是哪头猪诱惑你争那个位置?”
朱棣一怔,似乎他这位弟弟目前啥也不缺。
至于后面的问题,朱棣没有犹豫便老实交代清楚:“是丘福和金忠他们建议我提前准备好,而且还有一个朋友也劝过,但他现在又劝我不要争那个位置了。”
“那位朋友是姚广孝吧?”
朱棣再次震惊,朱梓警惕性太强了。
姚广孝才入京,仅仅是在功臣庙露脸一次就被朱梓猜到了。
朱棣眉头皱成一块,这才几个月而已朱梓各方面又成长不少,真恐怖。
难怪姚广孝突然喊停,不继续搞地下势力了。
朱梓指了指朱棣摇头道:“但凡你用点脑子也知道父皇一直以来偏爱大哥,他杀那么多功臣就怕那些人功高盖主,这是给大哥提前铺路。”
“退一万步讲,就算哪天大哥人不在了,也轮不到你和我。”
朱棣听后若有所思的看着东宫方向,朱梓暗示的应该就是朱允炆。
朱棣很不服气:“他一个小毛孩有什么资格当皇位?凭他母亲会卖弄风骚吗?”
朱允炆非嫡非长又没有战功,对朝廷也没有一丁点贡献,朱棣心里肯定不爽也不服气。
“那些对你和我来说太遥远了,你还是处理好当下的事情吧!”
朱梓敲了敲桌子,屏风后有锦衣卫走了过来。
“带人过来。”
“是,殿下。”
朱棣疑惑,聊得好好的怎么就喊锦衣卫来了呢?
……
与此同时。
楚楚在潭王府逛了一圈走到后院,却见湖边凉亭有几个长相出众的女人在玩耍。
定睛一看才发现是朱梓的妃子们,每一个都是素颜美女,有的在下棋有的在弹琴有的在看书。
其中一位特别年轻有贵气的女人吸引了楚楚的目光,她猜测那就好王府唯一的王妃徐妙锦。
大明王朝开国元勋魏国公之女,京城第一才女,潭王朱梓的贤内助。
果然见面后确实是名不虚传,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徐妙锦都有种说不出的气场气质。
楚楚顿时更想留在这里不回去了,甚至想和她们一样长住潭王府。
而且楚楚还发现周围的丫鬟长得也相当不错,声音甜美且有礼貌,路过楚楚身边还笑着打招呼。
楚楚一下子没了信心,这座王府简直就是天上宫厥一样,高低宫殿错落有致,各处的风景也让人赏心悦目。
凉亭里徐妙锦有所察觉,她左手捧着书籍,右手朝着正在发呆的楚楚招招手。
楚楚缓过神来走上去,一时太紧张给忘记了大明女子行礼的姿态。
“本宫观你的打扮有点像以前的月妃,你也是鞑靼的?”
这时陶月也不下棋了,仅仅是看了一眼就看出来了。
“不伦不类的妆容,肯定不是鞑靼女人。”
楚楚悄悄摘下挂在脸上的珍珠妆,有点尴尬的笑道:“我来自海西女真部,刚与潭王殿下谈完事,路过此地打扰几位了。”
“坐吧。”
“多谢王妃。”
楚楚有点拘束的坐下,主要是靠近徐妙锦后让她有种自惭形秽的感觉。
但好在徐妙锦没有仗着女主人的身份欺负人,反而很有礼貌的让丫鬟送上茶水和诸多美食。
“你是来向殿下学习经商还是别的?”
“我们族长希望殿下尽快启程,毕竟这事拖了好几个月。”
“你若是想学习经商,接下来的日子你都可以来王府向她们讨教。”
徐妙锦之所以主动邀请楚楚过来谈事,就是想从侧面打听更多有价值的信息,然后再告知朱梓。
这也是她当妻子该做的事,协助自家男人办好事。
而且徐妙锦还要试探海西女真部是否会对朱梓动手,可以从楚楚这里套话了解。
楚楚本就紧张心机也浅藏不住话,加上徐妙锦气场太强,随便问几句她就开口说了。
一番操作下来,徐妙锦也是暗自松了一口气,基本上可以确定海西女真部对朱梓没有别的想法。
朱梓要提防的也就是另外两个势力,建州女真和“野人”女真。
接下来徐妙锦又从楚楚口中得知,海西女真部有四大部落,分别是乌拉、辉发、哈达、叶赫,又称扈伦四部。
除以上之外,还有上百个中小部落。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乌拉部是老大,他们的族长被人称为“大族长”。
以前还是北元朝廷分疆裂土的诸侯,但成为大明的藩司后失去了那些尊贵的身份,现在的势力也大不如前了。
徐妙锦将这些信息尽数记下,然后再转告朱梓。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456/1111083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