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来自徐妙锦的指点
“王妃,您可听闻假钞一事?”
“假钞?”
徐妙锦诧异,她向来不问外面的事情,也不知道朝堂之上的政事。
“此事说来话长…”
萧策将假钞之事一五一十的告知徐妙锦,并说明他只有半个月的时间调查。
查不到真相,丢官事小,命也保不住。
“假钞给本宫看看。”
“喏。”
萧策掏出两沓宝钞,恭恭敬敬的递给徐妙锦。
徐妙锦从中各抽出一张,在阳光下反反复复的观察又放到鼻翼间闻了闻。
“有意思。”
“萧大人你以前是宝钞提举司主事,负责纸币的印制和管理,居然也发现不了其中的端倪?”
萧策老脸一红,支支吾吾的答不上来。
徐妙锦捏着真假宝钞两边拉扯,详细一听声音有所不同。
“真钞声音略微沉重,假钞声音比较清脆。”
“王妃,真钞新印刷出品声音也清脆,这个下官已经核对过了。”
“那你摸摸纸质有没有区别?”
萧策再次拿起真假钞对比,他之前还特意拿放大镜细细观察假钞的纸桨,几乎和真钞的一样。
“纸质没问题。”
“那味道呢?”
“味道?”
萧策闻了闻真假宝钞,好一会他惊讶的说道:“假钞带有一股淡淡刺鼻的味道,好像是猛火油的味道。”
猛火油在工部常有存货,而且这东西有大臣拿来做成砚台,所以萧策一下子发现了问题。
“王妃,您的意思是我们只要找到有猛火油的地方,就能找到假钞的源头?”
“并不是。”徐妙锦扬着手中假钞,说道:“这种纸质和朝廷的不同,相对来说细腻柔滑。”
徐妙锦让人端来两盆清水,然后将真假宝钞各放入水中。
过了一会。
两张宝钞同样沉入盆底,而且纸张也没有受损。
唯一不同的是,假钞那个盆里的水上面浮起一层油镜。
萧策闻言头大,他感觉自己这个宝钞提举司主事白当了,竟然没有发现其中的猫腻。
“萧大人,本宫推断假钞纸质是某种特殊树木制造成的,或许你可以从这方面调查。”
“树木?”
萧策气得抓狂,双手抱臂蹲在地上思考问题。
什么树自带类似的猛火油的气味?
他在脑海里翻遍查史书,忽然想起来确实有这种树。
“松树,下官想起来了,这是松树的气味。”
萧策喜开眉笑,明孝陵有十万杵松树。
九九重阳那天他第一次去祭拜马皇后,当时还感叹周围树木茂盛来着,就是那味道有点刺鼻。
“萧大人,就算知道假钞的纸质是松树也没用,问题还是在你们户部之内。”
“王妃此言何意?”
“本宫且问你,普天之下除了宝钞提举司有印刷模板还有谁?”
萧策心头一震,徐妙锦说的他明白了,就是宝钞提举司有人参与制造假钞。
当今陛下在洪武八年推行宝钞,十年以来模板一直都在宝钞提举司里面,外人也不敢偷这东西。
如果是宝钞提举司的人偷偷刻模一个,然后拿到外面制造假钞也是有这种可能。
“他娘的,这群狗养的想害死本官!”
被下属官吏出卖,这让萧策怒火中烧想杀人。
可他转念一想,不对劲。
“王妃,如果是宝钞提举司的人造假,那为什么京城内没有假钞呢?”
“这就是别人的障眼法。一般人都习惯性的思考,没有假钞的地方就不是源头,但那仅仅是你认为而已。”
“下官懂了。”
萧策恨不得给自己几巴掌,他这种先入为主的思维被人利用了。
京城没有假钞流出,可不代表没人造假钞。
那些人故意拿到外面乱搞,目的就是引导别人转移注意力。
太可恶了。
“下官这次果真来对地方了,也多亏王妃细心,否则我还傻乎乎的派人到处瞎找。”
徐妙锦笑笑不说话,将两沓宝钞递给萧策。
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萧策不蠢只是被愤怒冲昏了头,没有静下来往别的方向思考。
“下官马上回户部搜索,改日再登门拜谢王妃。”
萧策火急火燎的离去,可徐妙锦却将他喊停了。
“萧大人不要急,宝钞的㢢端尚未解决呢。”
“什么意思?”
“十年来宝钞只印发不回收,也不分地界,致使市场上流通的宝钞越来越多,宝钞泛滥成灾,发行当年就通货膨胀,贬值极快,老百姓早已怨声载道。”
“今天你来找本宫,索性你入宫将此事告知陛下和太子,让他们考虑一下废除宝钞吧。”
萧策听后大惊失色,这十年以来宝钞提举司印刷不少宝钞,如果直接废除,那老百姓损失惨重呀。
“本宫知道你担心什么,可是长痛不如短痛,萧大人认为呢?”
“这…这个下官无法做主,我马上进宫面见二圣。”
萧策挽起袖子擦擦额头上冷汗,真的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他这个户部尚书的位置真不好坐。
“萧大人,如果你不是殿下一手提拔的户部尚书,本宫是绝对不会管这些破事,你明白吗?”
“是是是,下官一向对潭王殿下忠心耿耿,也不敢忘记王妃您的指点之恩。”
“其实你还没领悟本宫为什么让你开口提议废除宝钞。”
徐妙锦的话让萧策脑子转不过来了,他硬着头皮道:“请王妃指点迷津。”
“废除宝钞罪在当代,功在千秋。事若办成了,以后吏部考核政绩也不敢给你乱添一笔,而且百姓也会记住你的丰功伟绩。”
“原来如此。”
萧策恍然大悟,也就是说如果朝廷愿意废除宝钞,沿用历朝历代的金银铜钱,对老百姓来说是最有保障的。
金银铜没办法造假,毕竟矿资源紧缺,老百姓当废品称重卖,也不至于血本无归。
吏部每年考核各部各司的政绩,他这件大功劳也完全足够他稳坐户部尚书的位置了。
于公于私,对萧策都是天大的好事。
扑通一声,萧策跪在地上双手伏声磕头。
“多谢王妃的指点,下官永不敢忘您的大恩大德。”
“萧大人不必多礼,本宫只是替殿下排忧解难罢了。”
“殿下有您辅佐,万事皆可成矣。”
萧策起身弯腰行礼,缓缓地退出凉亭离去。
直到现在他才明白,京城第一才女的含金量有多高,也感叹朱梓有这等福利。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456/1111073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