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废除/回收宝钞
“萧爱卿,此事与你无关,你先起来吧。”
“太子殿下,微臣御下无方甘愿受罚。”
萧策一直跪着,他是户部尚书,宝钞提举司是户部下设的机构之一。
大量假钞流出造成无数人利益受损,他这个尚书也有失职渎职之罪。
很快朱元璋闻讯赶来,黑着脸一进大殿就看向永昌侯蓝玉。
“蓝玉,标儿刚恢复你侯爷的爵位,你是不是觉得自己有点飘飘然?”
“微臣不敢。”
蓝玉一脸无辜的跪下,这次他压根没有参与其中。
蓝玉刚恢复侯爵,他怎么可能制造假钞做那种蠢事。
朱元璋不让他起身,和萧策一起跪着。
“萧策,你身为户部尚书却连下属官吏私造假钞一无所知,你该当何罪?”
“臣知罪。”
价值千万总额的假钞流失,对那些富商倒无所谓,只是寻常老百姓就不同了。
他们靠着卖粮食卖鸡崽辛辛苦苦挣到钱,结果收到假钞,可想而知有多绝望。
萧策要承担部分责任,他也做好被降职的心理准备。
可朱元璋接下来的话,比杀了他还要难受。
“萧策,朕以失察罪罚你半年俸禄!”
“凡是参与制造假钞之人,不管是谁直接处死!”
蓝玉抬头张嘴欲言又止,淮西派的人也参与其中,朱元璋问都不问就下令处死,这也太狠了吧?
朱元璋哪能不知蓝玉心里想什么,他就是借此事狠狠的打压淮西派,但又不会直接惩罚蓝玉。
毕竟是朱标的亲舅,朱元璋留着蓝玉以后有用。
“标儿,你打算如何处理假钞一事?”
“父皇,这次朝廷又要放血了。”
朱标表示就算不能全部赔偿老百姓的损失,也要争取赔偿一半以上的银两。
就是朝廷掏钱,用真金白银回收那些假钞。
朱元璋看看萧策提交的供词,林义山和小舅子获利五百万。
既然淮西派的人也有份,那就干脆一不做二不休。
“赔偿可以,但不能让朝廷吃哑巴亏。”
“凡是参与制造假钞之人处死,所有财产变卖现银凑够五百万银两为止,蓝玉你说呢?”
蓝玉暗自叫苦,朱元璋这是让他掏钱补上亏损的那一部分,谁让他的小弟作死呢。
虽然不情愿,但也是无可奈何。
“微臣明白。”
“萧策,户部的烂帐你要尽快处理好,否则朕再罚你一年的俸禄。”
萧策低头应声,他的软肋就是爱财如命,被朱元璋拿捏得死死的。
回收假钞的事情基本上敲定了,可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
那就是废除宝钞。
朱元璋沉默不语,是他登基后提倡的纸币代替金银铜币。
结果才推行十年,大大小小的麻烦一大堆接踵而来。
至于为什么当时要推行宝钞,还是因为大明王朝刚开国不久,天下局势尚未完全稳定。
各种金属矿紧缺,有矿也是优先打造武器铠甲,所以朱元璋迫不得已才推广纸币。
“标儿,你觉得废除宝钞合适吗?”
“合适。”
“标儿,你可知这十年以来印刷了多少张宝钞?直接废除宝钞又有什么样的后果?”
“废除宝钞是萧策的提议,儿臣只是觉得不错,至于有多少宝钞儿臣真不知道。”
闻言朱元璋扭头看向萧策,后者被朱元璋想杀人的眼神吓得不轻。
“假钞的事情你还没处理好,又想着废除真钞?”
“你是太闲了还是觉得朝廷的麻烦不够多?”
“你们这些文官张口闭口就废除这个那个,可想过废除宝钞带来的影响?”
朱元璋的灵魂三连问让萧策措手不及,可徐妙锦叮嘱他一定要坚持废除宝钞造福万民。
“陛下,有句话叫长痛不如短痛,微臣觉得废除宝钞利大于弊。”
“从长远的角度考虑,这样做更利于经济发展的稳定。”
“哼,你说得倒简单,朕问你真钞是不是也要回收?钱又由谁出?”
钱永远都是朝廷的痛处,赚的还不够开支,所以朱元璋对钱特别敏感。
且不说每个月要发放几百万银两给将士和当官的,云南那边正在打仗,每天消耗的粮草可是非常恐怕的数字。
萧策听出朱元璋的弦外之音,意思是只要不用朝廷掏钱,朱元璋便同意废除宝钞。
于是萧策搬出他的靠山,表示这是徐妙锦的提议。
一听到是徐妙锦的建议,朱元璋立马变脸。
“是妙锦那丫头的主意?”
“回陛下,正是王妃提议废除宝钞,微臣只是替她传话。”
“既然是妙锦丫头的主意,那朕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萧策:“……”
这是什么意思?
他提议就不行,一听到是徐妙锦的意思,老皇帝光速变脸?
这区别对待太明显了。
这时朱元璋完全换了一副嘴脸,正在教导朱标如何应对这种特殊事件。
第一,马上撤掉宝钞提举司这个机构,坚持不养闲人节省一笔开销。
第二,现有的宝钞全部烧毁,不再流通市场。
第三,派人传令到各布政司,让地方官吏先掏钱回收真钞,然后上报给朝廷等待报销。
朱元璋让朱标多去潭王府走动走动,徐妙锦是朱梓的正妃,某种意义上来说她代表着朱梓。
如果潭王府愿意掏钱协助朱标解决麻烦,那这些真假宝钞不再是难题。
论赚钱的能力,朱元璋也是深知众多儿子当中,朱梓的本领无人能及其十分之一。
朝廷一次次的经济危机,还是靠朱梓解决,这次也不例外。
“父皇,八弟不在王府,儿臣不太好经常登门拜访吧?”
朱元璋知道儿子的心思,无非就是怕别人闲言碎语造谣生事:“她们是你的弟妹,这还需要避嫌?”
“也好,儿臣确实有很多事情需要和妙锦丫头商议一下,特别是各种矿什么意思才能运回来。”
朱标表示工部那边停工了,然后废除宝钞后,就要加大力度生产铜币。
“既然诸事已定,那就散了吧。”
朱元璋还想着回宫继续喝酒欣赏舞姫的舞姿,这种太上皇的生活让他每天都不亦乐乎。
除非有重大事情,否则他不会插手阻碍朱标处理政务。
正在此时,奉天殿通道有一匹马奔腾而来,士兵身后背着几支小旗。
“启禀陛下,奴儿干传来八百里急报。”
“什么事?”
朱元璋几人心头微颤,加急传送的书信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都非同一般。
“这是潭王殿下的亲手书信。”
传令官从怀里掏出三本册子,这让几人明白,还不止一件事情那么简单。
“退下吧。”
朱元璋接过册子,半忧半喜的不敢打开。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456/1111073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