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迎接你们的王
海上航行平静的日子过了二十八天,腊月二十九,这一天朱梓踩离京城还有五十里。
而在前两天,他将所有大小船交给扬州船舶司杨主事,随后带着浩浩荡荡的队伍火速回京。
因为货物太多,朱梓几乎征收了扬州所有马车,三百多艘船才能勉强装满货物。
清晨的阳光暖洋洋,朱梓骑马走在最前方,按照这个速度中午即可到达京城。
他抬头仰望天空,不知为何心里越发激动,也许是很快就能见到亲人朋友了。
以时间的推算,徐妙锦怀孕了八个月,大概还有两个月就能生下子女。
其余几位妃子,预产期也差不多。
“殿下,斥候传回来消息,礼部尚书杨万理率下属官吏在前方搭建了临时驿站。”
士兵的通报声将朱梓从思考中拉回来,他搞不懂杨万理为什么要到京城外搭建驿站。
“传令下去,加快速度前进!”
“是!”
……
另一边。
杨万理奉命在京城三十里外等待朱梓归来,随同的有礼部上下大小官吏三十余人。
杨万理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长方形盒子,那是朱元璋在一个月前命织坊司定制的蟒袍,以及一顶崭新的七珠王冠。
“你们注意点,站好各自的位置。”
“是,尚书大人。”
“奉陛下旨意,凡是四品以下见到潭王殿下需行跪拜礼,这点不用本官再提醒了吧?”
“我等明白。”
众人也是很纳闷,以前他们只有见到天子和太子才行跪拜礼,现在又多了一个潭王。
他们十分疑惑,那位战功累累的燕王朱棣,也不曾有这种待遇呀,难道陛下当真要重点培养朱梓这个庶子了?
杨万理踮起脚尖眺望着远方:“还没到,再派人去前面探路。”
由于天气太冷,天空中还飘着雪花,杨万理等人早已冻得双手通红。
又过了一会。
接迎团的官吏们欢呼雀跃,可算是盼到朱梓回来了。
“尚书大人,前方有黑影,潭王殿下快到了。”
“快,快准备好热酒和食物,千万不能让殿下觉得我们礼部怠慢了。”
杨万理比谁都兴奋,如今朱梓在朝廷的地位和声望水涨船高,很多大臣都在私下讨论如何才能和朱梓拉好关系。
这其中,也包括杨万理本人。
虽然说他也是尚书,可这位置很多人盯着,如果没人撑腰,他怕要不了多久被人撸下去。
杨万理可羡慕萧策,麦至德和林志他们了,只要朱梓活着,那三个人就能稳坐钓鱼台,每个月还领的双份俸禄。
曾经杨万理也有那样的机会,可他自己左右徘徊放弃了,现在又要争取机会和朱梓重修旧好。
看着那浩浩荡荡的队伍走来,驿站左右两边的人拼命击鼓吹喇叭。
“殿下变了,变得更成熟稳重了。”
杨万理喃喃自语,此时的朱梓脸庞略显小麦般暗黄皮肤,脸上表情不悲不喜很淡定,一双明眸如刀锋气势凌人。
杨万理挥手间带人上前几步行礼。
“下官杨万理恭迎潭王殿下。”
“恭迎潭王殿下。”
礼部除了尚书和左右侍郎,余者全部下跪行礼。
朱梓握着马绳指着跪在地上的蓝袍青袍绿袍官吏,责问道:“杨大人,你这是什么意思?”
“回殿下,这是陛下的意思,四品以下官吏以后在公众场合遇到您都要行跪拜礼。”
“哦?”
朱梓有点懵逼,出去几个月老朱对他的态度似乎也变了。
可接下来的事情更是让朱梓惊讶,杨万理恭恭敬敬的捧着木盒子递给朱梓。
“殿下,陛下让您王冠加冕再进城,其他各部各司的官吏已在城门口等您了。”
杨万理掀开布,木盒子里摆放着两件崭新的蟒袍,一件红黄相间,一件黑黄错开的蟒袍。
图案中蟒蛇全是由金线一针一线织成的,看上去高贵又灵动。
“你们几个还杵在那干什么,快过来给殿下更衣。”
杨万理扭头看去,身后的丫鬟像中邪一样直勾勾的盯着朱梓,甚至都忘记自己要做什么了。
“是是是,殿下请随奴婢来。”
这座刚建好的驿站干净人且少,在丫鬟们的引领下,朱梓来到澡堂泡着热气腾腾的温泉。
而丫鬟们则认真的给朱梓梳理头发,以及帮他揉肩搓背。
“殿下,您要穿哪件?”
“黑蟒袍。”
朱梓最喜欢那件黑黄错开的蟒袍,他记得秦始皇嬴政穿的是黑龙袍,那可是既霸道又帅气的服饰。
这件黑蟒袍不管是尺寸大小还是点缀,朱梓都觉得无可挑剔,很明显老朱花了不少心思。
“殿下,请您先坐下。”
几个丫鬟身高不够,举起手愣是够不着给朱梓戴王冠。
折腾了好一会,朱梓穿上黑蟒袍和七珠王冠离开澡堂。
门外,严武等人双眼一亮。
“殿下这身打扮真威武,整个人看上去更有精气神了。”
朱梓本就长得高,加上黑色衣服显得他身材更加修长了。
刚换好礼服的曼曼傻眼了,她的凤冠、霞帔、大袖衫及背子颜色、纹样,相比朱梓的黑蟒袍差了很多很多。
其实她不知道,即便是藩王的妃子,每个人都有等级区分,她那套礼服比徐妙锦差了好几个档次。
在朱梓泡温泉的这段时间,他麾下的将士也分到热茶和食物。
短暂的休息后,朱梓下令:“前面还有人等着,我们继续赶路。”
“是,殿下。”
杨万理亲自牵来汗血宝马,扶着朱梓上马。
路上,
“杨大人,最近这几个月京城可太平?”
“太平,就是您不在,京城仿佛变成一个暮气沉沉的老人,冷冷清清的一点生机都没有。”
杨万理也没有说假话,在朱梓离开京城后,每个人都按部就班的各自工作。
“京城闹事者偷盗者多吗?”
“不多,有时候京兆府衙都不知道干什么了,他们一个月就处理一两件偷鸡摸狗的小案。”
杨万理解释,由于锦衣卫之前的凶名在外,现在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朝廷官吏都不敢乱来。
特别是锦衣卫还在不停的招募成员,日夜都有锦衣卫在四处巡逻、监督、抓人。
而且锦衣卫还有先斩后奏的特权,如果有人拒不配合,下场就是死路一条。
犯罪的人少了,一些机构就清闲无事做了。
朱梓若有所思的点头,京城治安方面确实比以前好很多了。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456/1111064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