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大明:开局睡了徐妙锦,但家父朱元璋 > 第654章 未来的封地

第654章 未来的封地


风雨来得快,去得也快。

次日清晨,天空放晴,雨后的空气带着泥土的清新。客栈外,黑甲卫早已收拾好行装,队列整齐,精神饱满,昨夜的风雨似乎并未对他们造成太大影响。

朱梓走出客栈,阳光照在身上,带来一丝暖意。他看了一眼整装待发的队伍,又望了望北方。

“殿下,一切准备就绪,可以出发了。”严武上前禀报。

朱梓点点头,翻身上马:“继续赶路。”

队伍再次启程,沿着官道继续向北行进。离开了那段插曲发生的小客栈,前方的路途依旧漫长。

经过一夜休整,加上天气的转好,队伍的行进速度快了不少。马蹄声踏过湿润的泥土,溅起点点泥星。沿途的景致开始发生变化,高原的苍茫逐渐被连绵的丘陵和更加茂密的植被所取代。

他们穿过城镇,路过村庄。朱梓依旧保持着观察的习惯,只是不再像在云南时那般深入细致。他的心思,更多地放在了即将抵达的京城,以及父皇那道意味不明的圣旨上。

严武忠实地执行着傅友德“莫要节外生枝”的嘱咐,将护卫工作做得滴水不漏。队伍行进路线的选择,宿营地的安排,都以安全和速度为最优先考量,尽量避免与地方官府和势力产生不必要的接触。

偶尔,会有地方官员听闻潭王殿下路过,前来拜见,但大多被严武以“殿下奉旨赶路,不便停留”为由挡了回去。朱梓对此并未表示异议,他明白,现在不是彰显亲王身份的时候,尽快、平安抵达京城才是首要任务。

一路无话,只有单调的马蹄声和车轮滚动的声音。士兵们沉默地行军,严明的纪律是他们最好的伪装,也是最强的盾牌。

这天,队伍进入了一片地势更为平缓的区域,空气中隐隐带上了一丝海风的咸湿味道。

“殿下,我们已经进入广东地界了。”严武指着前方一片略显不同的地貌,向朱梓汇报道。

朱梓勒住马缰,眺望着远方。视线所及,山岭依旧起伏,但不再像西南那般险峻,河流纵横交错,水网密布。空气湿润,草木也显得更加葱茏。

广东……

他心中默念着这个地名。按照父皇的规划,两年多以后,这里,连同旁边的广西,就将是他的就藩之地。

“传令下去,”朱梓收回目光,沉声道,“前方寻一处合适的城镇,休整几日。”

严武微微一愣。自接到圣旨以来,殿下一路疾行,从未主动要求长时间休整。

“殿下,这……”严武有些迟疑,“傅帅曾言,让我们尽快……”

朱梓看了他一眼,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连日赶路,人马皆乏,休整几日,磨刀不误砍柴工。况且,”他顿了顿,“本王想看看,自己未来的封地,是个什么样子。”

严武立刻明白了朱梓的意思,不再多言:“是!末将遵命!”

他迅速传下命令,队伍调整方向,朝着附近最大的一处县城行去。

......

队伍在广东境内的一处名为“香山”的县城暂时驻扎下来。

说是休整,朱梓却并未真的闲着。他没有惊动地方官府,只是带着严武和几名亲卫,换上便装,如同寻常富家公子出游一般,在县城及周边地区随意走动。

几日下来,朱梓的心情却并未因这短暂的停留而变得轻松,反而添了几分沉重。

这广东布政司的地界,给他的第一印象,便是山多,水多。连绵不绝的丘陵几乎占据了大部分视野,其间点缀着纵横交错的河流与溪涧。平坦开阔的土地相对稀少,大片可供耕种的良田更是难得一见。

“这里的山,虽不如云南险峻,却也阻隔交通,限制农耕。”朱梓站在一处山坡上,望着远处蜿蜒的河流和散落在河谷间的小块田地,微微皱起了眉头。

严武站在他身后,也观察着四周:“殿下,此处水网密布,行船倒是方便,只是人口似乎并不稠密。”

确实如此。他们走了几天,所见的村落规模都不大,县城也远不如北方或江南的同级城镇繁华。街上的行人不算稀少,但能明显感觉到,此地的人气与富庶程度,与他想象中有所差距。

“地狭人稠,或许是未来的景象,但现在看来,更多的是地广人稀,或者说,是可供人居之地稀少。”朱梓轻声说道。他想起在云南时看到的大片荒地和潜在的耕种资源,两相比较,广东这边的自然条件,在农业发展上似乎先天就有些不足。

至于游玩的风景,在朱梓看来也颇为乏善可陈。山水固然有其秀丽之处,但看多了,便觉得单调,远不及江南的精致婉约,也缺乏北方的雄浑壮阔。

“殿下,此地百姓似乎多以渔为生,也有些靠山吃山。”严武补充道,他们这几日也观察到不少渔船和进山的猎户、樵夫。

朱梓点了点头,目光投向了更远处的东南方向,那边,是浩瀚无际的大海。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他缓缓说道,“最大的‘水’,是这片大海。”

这或许是广东最大的优势所在了。漫长的海岸线,众多的港湾,为发展海上力量和进行海外贸易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殿下是想……发展水师?”严武立刻领会了朱梓的思路。

朱梓不置可否,只是眼神中多了几分思索:“水师是国之利器,不可不强。至于海上生意……”他笑了笑,带着一丝意味深长,“若做得好了,或许能弥补农耕之不足。”

他想起了父皇严厉的海禁政策。这片大海,既是机遇,也充满了禁忌和挑战。未来若要在此就藩,如何平衡朝廷的政策与地方发展的需要,将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先记下吧。”朱梓转过身,“把我们看到的,听到的,都记下来。地形、物产、人口分布、主要营生,都要心中有数。”

虽然对这里的初步印象有些许失望,但这并未动摇他的决心。既然这里将是他未来的根基所在,那么无论有多少困难,他都必须去了解它,适应它,并最终改变它。

“是,殿下!”严武应道。

夕阳西下,将天边的云彩染成一片金红。朱梓站在山坡上,眺望着这片即将成为他藩属的土地,心中百感交集。

“休整得差不多了。”他收回目光,“传令下去,三天后继续北上,回京。”

提前的观察已经完成,初步的印象也已形成。更深入的了解和规划,要等到真正就藩之后了。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先回到京城,去面对那未知的局面。

归途,仍在继续。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456/1111049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