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大明:开局睡了徐妙锦,但家父朱元璋 > 第668章 工部打造的改良燧发枪

第668章 工部打造的改良燧发枪


数日过去,海西的消息尚未传回。朱梓今日的目的地是工部衙门。

柳如烟之事掀起的波澜,似乎暂时被京城的繁冗事务所掩盖。但那日偏殿内的指令,以及刘三刀离去时携带的肃杀,仍是悬在海西官场上空的一柄利刃。朱梓的心神并未完全放在一个女人身上,边疆的安稳,军备的强盛,才是支撑他权柄与野心的基石。

工部衙门外,酷暑的威力显露无遗。尚未靠近专门负责火器营造的院落,一股混杂着煤烟、滚烫铁器和人体汗液的气味便汹涌而来。院墙内传出的声响更是密集,叮叮当当的锤击声,风箱呼哧呼哧的抽动声,工匠们搬运重物时沉闷的号子声,汇成一股代表着工业与力量的嘈杂乐章。

朱梓带着严武步入院内,热浪更加逼人。数十座高炉火力全开,橘红色的火焰舔舐着炉壁,将周围的空气都炙烤得扭曲。赤膊的工匠们在炉火前忙碌,黝黑的皮肤上油光闪亮,汗水不断从额头、脊背滑落,在滚烫的地面上留下转瞬即逝的湿痕。一车车黝黑的矿石被推入,经过挑选、熔炼,化作炽热的铁水,再由经验老道的匠人倾倒、捶打、塑造成各种部件的雏形。脚下的青石板传来温热的触感。

工部尚书麦至德正站在一座最大的高炉旁,亲自督看铁水的浇铸过程。他年事已高,花白的胡须上沾了些黑灰,身上的绯色官袍袖子高高卷起,露出干瘦但有力的手臂。额头上汗珠密布,正大声吆喝着,指挥工匠们将一桶翻腾着热气的铁水小心翼翼地倒入模具。

“麦尚书。”朱梓的声音穿透了一部分噪音。

麦至德听见呼喊,急忙转头,看清来人是朱梓,脸上现出意外的神色。他快步走过来,顾不得擦汗,便躬身行礼:“下官参见王爷!王爷驾临,未能远迎,下官失职,请王爷恕罪!”

朱梓抬手示意他免礼,目光快速扫过整个热火朝天的工场:“尚书不必拘礼。本王今日得闲,特来看看火器打造的进度。”

麦至德直起身,用袖口抹了把额头的汗,引着朱梓和严武走向旁边廊庑下稍微阴凉的地方,脸上带着一丝苦笑:“王爷来得正好,也请王爷看看这里的景象。刘将军上次送回的矿石量大且质优,工部的弟兄们这段时日都是连轴转,加班加点提炼铸造,不敢有丝毫懈怠。”

朱梓看向麦至德,注意到他眼中的血丝和官袍上被汗水浸透的深色痕迹,又感受着廊下依然闷热的空气,眉头微蹙:“暑气如此厉害,尚书年岁不轻,还终日在此督造,身体可还支撑得住?我看不少工匠面有倦色,务必小心,不可累垮了,更要提防中暑。”

麦至德脸上露出些微动容,但随即摇了摇头,语气透着一股执拗:“谢王爷体恤。但这桩差事,乃是陛下与王爷寄予厚望的国之重器,下官怎敢疏忽?趁着这把老骨头还能撑几年,自当殚精竭虑。若此刻贪图安逸,将来真到了动不了的时候,纵有心也无力了。”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投向远处那些正在敲打、磨砺的火器部件,眼中有一种近乎顽固的光:“王爷且宽心,陛下且宽心。下官与工部上下,定将这些铁石尽快化为我大明无坚不摧的红夷大炮,化为助将士们驰骋沙场的新式步枪!断不辜负陛下与王爷所托!”

朱梓看着麦至德被汗水打湿的花白鬓角,心中对这位老臣的勤勉也多了几分认可。此人,确有股子韧劲。“尚书的忠谨,本王知晓。”朱梓颔首,声音平缓,“但凡事过犹不及。人终究不是铁石铸成,尤其这等酷热天气。传本王的话,让工匠们轮流歇息,备足解暑汤药,若有人身体不适,立刻停工休养,绝不可强撑。”

“是,下官遵命,谢王爷关怀。”麦至德再次躬身,心中确实感到一丝暖意。这位潭王行事虽雷厉风行,却也并非全然不近人情。

朱梓不再围绕此事多言,直接切入正题:“目前提炼出的精铁,预计可打造多少门红夷大炮?新式步枪的样式确定了没有?试制情况如何?”

一谈到具体的营造事务,麦至德立刻来了精神,整个人仿佛都挺拔了几分。他引着朱梓走到廊下一处区域,那里堆放着一些已经初步成型或完成的部件。“王爷请看。”他指着一堆码放整齐的铁锭,“这些便是用刘将军运回的海西精矿提炼出的百炼精铁,杂质极少,韧性与硬度俱佳,远超以往官炉所出。以此铁料,打造重炮,威力与耐用性皆可大幅提升。”

他走到一根粗大的炮管雏形旁,用手拍了拍冰凉的金属表面:“按照王爷之前定下的规格,此为神威大将军炮的炮身。目前采用最新的失蜡法结合泥范铸造,内膛加工精度更高。首批预计可产出二十门。待工匠们手艺纯熟,流程优化后,月产可达十五门。”

朱梓微微点头,心中快速盘算。二十门重炮,足以在关键战役中形成局部火力优势。他目光转向另一边,那里摆放着一些更小的金属管和形状复杂的零件。“步枪呢?”

“步枪的进展也颇为顺利。”麦至德的语气带着兴奋,快步走到几支已经组装好的样枪前,“王爷请看,这便是参照了佛郎机与鲁密国的火枪,并加以改进的燧发线膛枪。”他拿起一支递给朱梓。

枪身比旧式火铳略长,更为沉重,枪管呈现出暗沉的金属光泽,尾部装配着一套结构看起来颇为复杂的击发装置。“此枪最大的改进在于枪管内部刻有六条右旋膛线,”麦至德指着枪口,“弹丸出膛时会高速旋转,极大提高了射击的精准度和有效射程。百步之内,熟练射手可命中人形靶八成以上。”

朱梓掂量着手中的燧发枪,触感坚实。他仔细观察那套燧发机结构,由火石、击砧、火药池组成,比火绳枪的机构复杂得多。“这燧发机,可靠性如何?雨天雾天能否使用?”战场环境瞬息万变,火器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回王爷,”麦至德的回答十分肯定,“此燧发机经过反复测试改良,激发成功率远高于火绳。除非是瓢泼大雨直接淋湿火药池,寻常小雨或潮湿天气,仍有七成以上的激发可能。我们还配制了新的颗粒火药,燃烧更充分,威力更大,残渣也更少。”

朱梓脑中迅速勾勒出装备这种火枪的步卒方阵齐射的景象。线膛枪的精度,燧发机的可靠性,这将是对现有战术的巨大革新。他看向麦至德:“试射结果如何?炸膛情况多吗?”

“已进行过上千次试射。”麦至德脸上带着自信,“炸膛率控制在千分之二以下,远低于旧式火铳。只是……”他话锋一转,面露一丝难色,“王爷,这燧发机结构精细,对零件加工精度要求极高,尤其是弹簧和咬合机件,非技艺精湛的老匠人不能为。目前熟练工匠数量不足,是限制产量的最大瓶颈。眼下,这燧发线膛枪每月仅能产出五百支。”

五百支。朱梓心中默念这个数字。对于庞大的明军而言,这个数量太少,只能优先装备最精锐的部队。他沉吟片刻:“工匠的培养,是重中之重。工部需立刻拟定章程,从军中挑选心灵手巧的兵士,或是在民间高薪招募钟表匠、首饰匠等精工人才,加以培训。所需经费,由王府拨付。本王要尽快看到产量提升。”

“是!下官明白!”麦至德精神一振,大声应诺,“下官立刻去办,定不负王爷所望!”

朱梓将燧发枪递还给麦至德,又拿起一根刚刚冷却的枪管半成品,对着光亮处仔细察看内壁的膛线。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456/1111048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