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大明:开局睡了徐妙锦,但家父朱元璋 > 第712章 广西布政司人们的热情

第712章 广西布政司人们的热情


潭王府内,朱梓的书房灯火通明。

“王爷,桂林府的建设,您看从何处着手为好?”赵勇站在书案旁,恭敬地问道。

朱梓放下手中的书卷,抬眼看向赵勇,沉吟道:“桂林府虽有王府,但城防年久失修,水利也需疏浚。民生方面,亦需安抚。”

他起身走到地图前,指着桂林府城的位置,“城防为重中之重,先加固城墙,修缮箭楼,护城河也要清理一番。水利关乎农田灌溉,不可忽视,需派人勘察水系,制定疏浚方案。”

赵勇一一记下,“末将这就安排工匠营和府衙的人着手办理。”

朱梓点头,“民生方面,张贴告示,安民告示,稳定民心。再开仓放粮,赈济贫苦,让百姓感受到王府的恩泽。”

“王爷仁慈,桂林百姓定会感念您的恩德。”赵勇由衷赞叹。

朱梓摆摆手,“这些都是应尽之责。对了,府内护卫也要加强,潭王府新立,各方势力定会暗中窥探,不可掉以轻心。”

“末将明白,已安排亲卫营加强王府巡逻,内外戒备森严,绝不会给宵小之徒可乘之机。”赵勇保证道。

“嗯,下去安排吧。”朱梓挥了挥手。

赵勇领命退下,书房内只剩下朱梓一人。他走到窗边,望着王府内灯火辉煌的景象,嘴角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

接下来的日子,朱梓一面指导桂林府的建设,一面也开始享受这难得的清闲时光。

王府后花园,春意盎然。

徐妙锦抱着小柿子,在柳如烟和陈氏的陪伴下,漫步在花丛中。

“这里的花真好看,比王府里那些盆栽精致多了。”陈氏指着一丛盛开的杜鹃花,兴奋地说道。

柳如烟轻笑,“桂林山水甲天下,这王府后花园,自然也是精心布置过的。”

徐妙锦看着怀里咿咿呀呀的小柿子,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意,“济儿也喜欢这里呢,你看,他一直在笑。”

朱梓从远处走来,脸上带着轻松的笑容,“看什么呢,这么高兴?”

“王爷来了。”三女连忙行礼。

“免礼。”朱梓走到徐妙锦身边,逗弄着小柿子,“济儿,有没有想父王啊?”

小柿子挥舞着小手,咿呀回应,逗得朱梓哈哈大笑。

“王爷,您看这后花园,景色真是不错。”柳如烟说道。

朱梓点头,“是啊,忙碌之余,也要懂得享受生活。这桂林山水,本王早就想好好欣赏一番了。”

“王爷可是要出游?”徐妙锦问道。

“有此打算。”朱梓笑着看向她们,“不知各位王妃,可愿随本王一同游览这桂林山水?”

“妾身等,愿随王爷左右。”三女齐声应道,脸上都带着欣喜之色。

几日后,朱梓便带着徐妙锦等妃子,以及赵勇和一队亲卫,离开了桂林府城,开始游览桂林山水。

桂林的山,奇峰林立,姿态万千。漓江的水,清澈见底,宛如碧玉。

朱梓一行人乘船游览漓江,两岸风光尽收眼底。

“这漓江之水,果然名不虚传,清澈如镜,两岸山峰倒映其中,如诗如画。”朱梓站在船头,望着眼前的景色,赞叹不已。

徐妙锦依偎在他身边,轻声道:“是啊,妾身也是第一次见到如此美丽的景色,难怪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柳如烟和陈氏也兴奋地指点着两岸的奇峰异石,不时发出惊叹声。

除了游览山水,朱梓也对广西的民风民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广西地处边陲,聚居着众多少数民族,他们保留着独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朱梓一行人来到一个壮族村寨。

村寨依山傍水,竹楼错落有致,寨民们热情好客,载歌载舞地迎接远道而来的潭王殿下。

壮族长老用不太流利的汉语,向朱梓介绍了壮族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

朱梓饶有兴致地听着,不时询问一些细节。

寨民们还献上了当地特产的糯米酒和特色美食,款待朱梓一行人。

朱梓入乡随俗,与寨民们一同品尝美酒,欣赏歌舞,气氛融洽而热烈。

“潭王殿下,您是我们壮族人民的贵客,感谢您能来到我们寨子。”壮族长老举起酒碗,向朱梓敬道。

朱梓双手端起酒碗,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长老客气了。能来到贵寨,了解壮族同胞的风土人情,是本王的荣幸。”他仰头将碗中微甜的糯米酒一饮而尽,“这酒醇厚,菜肴味美,歌舞更是动人!本王在此,谢过各位乡亲的热情款待!”

“王爷豪爽!”长老抚掌大笑,周围的寨民也纷纷鼓掌欢呼。

宴席继续,气氛更加热烈。壮族青年男女唱起了山歌,歌声悠扬婉转,回荡在山谷间。

徐妙锦、柳如烟和陈氏被几位穿着鲜艳民族服饰的壮族女子围住,好奇地看着她们头上的银饰和身上的绣花。壮族女子们也热情地向她们介绍着自己的服饰和习俗,虽然语言沟通略有障碍,但笑容和善意是共通的。

朱梓一边与长老交谈,一边饶有兴致地观察着寨中的一切。他看到孩子们在竹楼间嬉戏追逐,老人们坐在屋檐下悠闲地编织着竹器,壮年的男子则展示着他们狩猎的技巧。这里的生活虽然简单,却充满了活力和独特的韵味。

“王爷,您看这壮锦,是我们壮族女子一针一线绣出来的。”长老指着旁边挂着的一幅色彩斑斓的织锦说道。

朱梓走近细看,只见那织锦图案精美,色彩鲜艳,不由赞叹道:“果然是巧夺天工,这手艺真是了得。”

“若是王爷喜欢,稍后老朽让人送几幅到王府去。”长老连忙说道。

朱梓摆摆手:“长老太客气了。本王今日能亲眼得见,已是幸事。不必如此破费。”他顿了顿,又道,“倒是贵寨若有什么困难,或是需要本王相助之处,尽管开口。”

长老闻言,脸上露出感激之色:“多谢王爷体恤!我们寨子靠山吃山,日子还过得去。只是……通往外面的山路有些难走,若是能修缮一番,寨里的山货也能更好地运出去。”

朱梓看向赵勇:“记下了。回去后,派人来勘察,协助寨里修路。”

“是,王爷!”赵勇应道。

长老和周围的寨民听到这话,都激动不已,纷纷向朱梓道谢。

在壮族村寨逗留了一日,朱梓一行人才告辞离开。寨民们依依不舍,一直将他们送到寨口。

离开了壮寨,队伍继续前行。

“王爷,这些少数民族的百姓,倒是淳朴得很。”赵勇跟在朱梓身侧,感慨道。

朱梓策马缓行,心情舒畅:“是啊。远离朝堂纷争,与民同乐,倒也自在。这广西地界,风土人情,确与中原大不相同,值得细细品味。”

接下来的日子,朱梓又去了瑶族、苗族等几个不同的村寨。每到一处,他都受到热情的接待。他见识了瑶族的长鼓舞,品尝了苗家的酸汤鱼,也了解了他们各自独特的婚丧嫁娶习俗。

他不再仅仅是那个高高在上的潭王,更像是一个对这片土地充满好奇的旅人。他与当地的头人长老交谈,询问他们的生计,关心他们的疾苦,也力所能及地提供一些帮助。

徐妙锦她们也渐渐适应了这种游历的生活,不再像初到桂林时那般拘谨。她们学着与当地的妇女交流,对那些精美的银饰和刺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还跟着学了几句简单的当地方言。

小柿子似乎也很喜欢这种热闹的生活,每次看到新奇的事物,都会兴奋地手舞足蹈。

这一路行来,没有京城的眼线,没有朝臣的奏疏,朱梓感觉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他可以畅快地饮酒,可以随意地谈笑,可以真正地去感受这片土地的脉搏。

这天,队伍来到一处风景秀丽的山谷。谷中溪流潺潺,野花遍地,空气清新宜人。

“就在这里歇息片刻吧。”朱梓下令道。

护卫们散开警戒,仆役们则取出食水。

朱梓走到溪边,掬起一捧清凉的溪水洗了把脸,精神为之一振。

“王爷,这里的山水,真是养人。”柳如烟走到他身边,递过一块干净的帕子。

朱梓接过帕子擦了擦脸,笑道:“是啊。若能长居于此,远离尘嚣,倒也是一件美事。”

“王爷说笑了。”柳如烟掩嘴轻笑,“您是天潢贵胄,身负重任,岂能真的归隐山林?”

朱梓望着远山,眼神悠远:“身不由己啊。不过,能有这样一段逍遥快活的日子,也算是不错了。”他转过头,看着柳如烟娇媚的脸庞,心中微动,伸手揽住她的腰肢。

柳如烟俏脸一红,轻轻靠在他怀里。

远处,徐妙锦和陈氏正带着小柿子在溪边玩耍,看到这一幕,相视一笑,并未上前打扰。

阳光透过树叶洒下,山谷中一片宁静祥和。朱梓享受着这难得的温情与平静,心中却也明白,这样的日子不会太久。桂林府的建设需要他主持,广西的局势需要他掌控,他肩上的担子,从未真正放下。

但至少此刻,他可以暂时忘却那些烦恼,做一个逍遥快活的王爷。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456/1111044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