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章 你好自为之!
张启年领了朱梓的命令,不敢有丝毫懈怠,立刻返回府衙。他深知王爷口中的“安抚”和“请”字,实则蕴含着雷霆之威。与临桂、阳朔的军事突袭不同,处理灵川之事,需要更细致的手腕,既要达到目的,又要尽量减少地方震动,避免给人留下滥用武力的口实。
签押房内,张启年召来了几名心腹幕僚和得力干员。
“王爷有令,”张启年面色严肃,目光扫过众人,“灵川县粮价虽已回落,但其背后兴风作浪之人,绝不能姑息!现需派员前往灵川,名为安抚地方,实则……”他声音一沉,“将涉案的粮商、乡绅以及可能牵连的官吏,一并带回府城审问!”
一名幕僚拱手道:“大人,此次前往灵川,不比临桂、阳朔。彼处未经兵锋,人心未慑,若直接抓人,恐生变故。是否需要赵将军再派兵协助?”
张启年摆了摆手:“不必。王爷的意思,是要用‘势’压人,而非纯用‘力’。临桂、阳朔的前车之鉴,就是我们最大的势!赵将军的兵,是用在刀刃上的,不能轻易动用。”
他看向一名身材瘦高,眼神锐利的官员:“方知事,你素来心思缜密,律法娴熟,此次便由你带队前往灵川。”
那方知事立刻出列,躬身道:“下官遵命!”
张启年继续吩咐:“你此去,带上五十名府衙精干差役,再请赵将军拨调二十名王府卫士随行护卫。记住,对外宣称是奉王爷之命,巡视地方,安抚民心,检查粮仓,核实平价粮发放情况。”
“抵达灵川后,先礼后兵。将王爷的告示再次宣讲,表明王府稳定粮价、严惩不法的决心。然后,依据我们初步掌握的名单和审讯所得线索,直接传唤涉案人员到县衙问话。态度要强硬,但程序要合规。”
“若他们乖乖配合,便将人带回。若有人负隅顽抗,或意图串联生事,”张启年眼中闪过一丝厉色,“随行的王府卫士,就是给你撑腰的!方知事,这个度,你要把握好。既要完成王爷交代的任务,也要显出王府的威严与法度。”
方知事郑重道:“下官明白!定不辱使命!”
张启年点了点头:“好,速去准备,即刻出发。另外,带上几名书吏,将沿途所见所闻,尤其是灵川县衙和平价粮发放的实际情况,详细记录,一并汇报。”
“是!”方知事领命而去,迅速开始挑选人手,准备文书。
张启年目送他们离开,心中略定。他知道,方为虽然是文官,但行事果决,律法精通,由他出面,更能体现王府是依法办事,而非一味强压。
灵川县城。
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街道上行人稀少,店铺大多也只是虚掩着门。前几日还人声鼎沸、四处打探消息的粮商和乡绅们,此刻都闭门不出,如同惊弓之鸟。
县衙内,更是死气沉沉。县令坐立不安,几名心知肚明参与了此次粮价操纵的胥吏更是面如土色,惶惶不可终日。临桂、阳朔的惨状,如同悬在他们头顶的利剑,随时可能落下。
“老爷,府城那边……会不会派兵来?”一名心腹师爷颤声问道。
县令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强作镇定:“慌什么!我们灵川与他们不同!潭王总要顾及影响,不能……”
话未说完,衙门外忽然传来一阵整齐的脚步声和低沉的喝令声。
“府衙办案!闲杂人等回避!”
县令脸色瞬间煞白,手中的茶杯“啪”地一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只见方知事一身官服,面容肃穆,带着大批差役和二十名盔明甲亮的王府卫士,大步流星地走进了县衙大堂。
“本官乃桂林府同知张大人麾下,奉潭王殿下之命,前来灵川巡视地方,安抚民心,核查粮仓!”方知事声音清晰,传遍整个县衙,“灵川县令何在?”
县令连滚带爬地迎了出来,强笑道:“下官……下官灵川知县刘希文,参见……参见大人!”
方知事目光冷冷地扫过他,以及他身后那些面无人色的胥吏:“刘知县,王爷对此次粮价风波极为关注。临桂、阳朔两县,已有不法粮商及失职官吏落网,王爷有令,务必彻查到底,绝不姑息!”
他拿出一份名单:“现传唤粮商孙茂才、周扒皮,乡绅钱有德……以及县衙户房书吏张三、李四,即刻前来县衙问话!”
名单上的人,正是灵川县此次囤积居奇、哄抬粮价最甚的几人,以及与他们勾结最深的胥吏。
刘希文冷汗涔涔而下,嘴唇哆嗦着:“大人……这……这……”
方知事眼神一厉:“怎么?刘知县是要阻挠王府办案吗?”
他身后那二十名王府卫士齐齐上前一步,手按刀柄,杀气腾腾。
刘希文哪里还敢多言,连忙道:“不……不敢!下官这就派人去传!”
很快,名单上的人被差役“请”到了县衙。这些人大多面如死灰,看到方知事和那些王府卫士,更是两腿发软。
方知事也不多言,直接出示了从临桂、阳朔审讯得来的部分证词和账册副本:“孙茂才,这是你与临桂福记粮行勾结的账目,你还有何话说?”
“周扒皮,这是你指使手下散播谣言,煽动百姓恐慌的证人证词!”
“张三、李四,这是你们收受贿赂,为粮商提供便利,甚至伪造官仓记录的证据!”
铁证如山,容不得抵赖。几人心理防线瞬间崩溃,瘫倒在地,连呼冤枉,却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方知事一挥手:“拿下!带回府城,交由张同知亲自审理!”
差役们立刻上前,将这些人捆绑结实。
整个过程,方知事始终保持着威严和冷静,并未有过多的喝骂或动粗,但那步步紧逼的压力和不容置疑的权威,却让整个灵川县衙鸦雀无声。
处理完这些人,方知事又对刘希文道:“刘知县,王府开仓放粮,以工代赈,皆是利国利民之举。你身为一县之主,当恪尽职守,将王爷的政令落到实处,安抚好地方百姓。若再有差池,或被本官发现你有任何渎职之处,临桂、阳朔便是前车之鉴!你好自为之!”
刘希文早已吓得魂不附体,连连点头称是:“下官明白!下官一定尽心竭力,不敢有误!不敢有误!”
方知事不再理他,留下部分差役监督县衙运作和平价粮发放,自己则押解着人犯,带着王府卫士,启程返回桂林府。
消息传回潭王府。
朱梓听完方知事派人送回的详细汇报,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微笑。
“嗯,方为干得不错,有勇有谋,知进退,是个可用之才。”他看向侍立一旁的侍从,“传话给张启年,方为此次差事办得好,记上一功。审讯要跟上,务必将此案办成铁案,给桂林府百姓一个交代。”
“是!”侍从应声退下。
持续了数日的粮价风波,至此终于尘埃落定。桂林府城及周边各县,粮价彻底稳定,官营平价粮店和以工代赈的举措,让无数底层百姓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对潭王朱梓的拥戴之情,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忙碌了数日,心头大事终于解决,朱梓也感到一阵轻松。他伸了个懒腰,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脖颈。
恰在此时,徐妙锦端着一碗参汤走了进来,看到朱梓脸上难得的放松神情,不由莞尔一笑:“王爷,看您这几日为了粮价之事殚精竭虑,妾身特意炖了参汤为您补补身子。”
灯光下,徐妙锦一身淡雅的衣裙,面若芙蓉,眼波流转,更添几分温婉动人的风韵。朱梓接过参汤,目光在她柔美的脸颊和玲珑的身段上停留了片刻,心中微动,笑道:“还是妙锦贴心。”
他喝了一口参汤,只觉得一股暖流传遍四肢百骸,连日来的疲惫似乎也消散了不少。他拉过徐妙锦的手,让她在自己身边坐下,手指轻轻摩挲着她光滑的手背。
“粮价总算是稳住了,百姓也能安心了。”朱梓轻声道。
徐妙锦依偎在他身边,柔声道:“都是王爷运筹帷幄,处事果决,才能如此迅速地平定风波。妾身虽不懂朝政,但也知道,王爷是为了这广西的百姓。”
朱梓笑了笑,将她揽入怀中,闻着她发间淡淡的清香,心中一片宁静。连日的紧张和算计,此刻都化为了怀中的温软。他低头,看着徐妙锦娇羞的面容和微微颤动的睫毛,心中那点属于男人的念头又活泛了起来。
“妙锦,”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低沉的磁性,“夜深了……”
徐妙锦脸颊绯红,轻轻嗯了一声,将头埋入了他的怀中。
书房外的世界,依旧纷繁复杂。水泥路的修建,矿山的开采,周全与山民部落的交涉,人才的选拔培养……无数的事情等待着朱梓去处理。
但至少在这一刻,他可以暂时放下那些沉重的责任,享受片刻的温馨与安宁。明日,又将是充满挑战的一天。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456/1111040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