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大秦:献图监国,始皇求我继承大统 > 076章 令人意外的举荐

076章 令人意外的举荐


麒麟殿内,破甲强弩带来的震撼久久未散。

方才还为了一两个官位争得面红耳赤的文武百官,此刻都像是被兜头浇了一盆冷水,又像是被打了鸡血,心思各异,却都围绕着那具造型精悍的新弩和它背后的格物院。

钱明面色如土站在原地,看着那被洞穿的铁甲和深深嵌入殿柱的弩箭,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像是被人狠狠抽了几巴掌。

他原本想借机给监国公子添点堵,顺便为李斯一派探探风声,哪知道偷鸡不成蚀把米,反而成了人家展示实力的垫脚石。

这下好了,不仅丢了面子,回去还不知道怎么跟丞相交代。

而太尉尉缭等一众武将,则围着那面可怜的盾牌啧啧称奇,眼中放出的光芒,比看到绝世美女还要热烈。

“乖乖,这玩意儿要是装备全军……”一个络腮胡将军忍不住搓着手,想象着万箭齐发,敌军重甲步卒如同纸糊般被射穿的场景,口水都快流下来了。

“何止是匈奴?便是那西域诸国,有了此等利器,亦可传檄而定!”

“格物院……格物院……以前总觉得是些奇技淫巧,没想到真能捣鼓出这等国之重器!”

赞叹声、议论声不绝于耳,其中夹杂着对格物院和监国公子将闾的敬畏。

这消息如同长了翅膀,飞快地传出了咸阳宫。

不过半日功夫,整个咸阳城都为之震动。

茶馆酒肆,街头巷尾,到处都在谈论着那三十步外洞穿铁甲的神弩。

“听说了吗?监国殿下的格物院,造出了神弩!”

“什么神弩,是破甲弩!连咱们秦军最厚的铁甲都能射个对穿!”

“真的假的?那岂不是无敌了?”

“千真万确!朝堂上当场试验的,北军的钱都尉亲自射的旧弩屁用没有,人家格物院的杜少监一箭,‘噗嗤’一声,透心凉!”

“嘶……那以后打仗……”

“打仗?有这宝贝,谁还敢跟咱们大秦呲牙?我看呐,这天下是真要铁板一块了!”

一时间格物院这个原本只在少数官员和工匠圈子里流传的名字,变得家喻户晓。

人们对它的好奇和期待,甚至超过了对朝堂人事变动的关注。

而作为格物院的创立者和支持者,监国公子将闾的声望,也随之水涨船高,达到了一个新的顶点。

原本一些对他铁血手段颇有微词的人,此刻也不得不承认,这位九公子虽然手腕硬了些,但确实是在为大秦办实事,谋大利。

能造出破甲神弩,就能造出更多利国利民的东西。

跟着这样的监国殿下,大秦才有希望,百姓才有奔头。

咸阳宫,一处偏殿内。

朝会散去后,将闾并未立刻返回监国府,而是与扶苏在此处议事。

殿内只剩下他们兄弟二人,以及几名侍立在远处的内侍。

方才朝堂上的喧嚣犹在耳边,此刻殿内却显得格外安静。

扶苏端起茶盏轻轻吹了吹热气,神色依旧温和,只是眉宇间带着一丝忧虑:“九弟,今日朝堂之事,虽有神弩之喜,但右丞相与御史大夫之位悬而未决,终非长久之计。依我之见,御史大夫一职,当择品行端方、熟谙儒家经典之士担任,如博士仆射叔孙通,便是不错的人选。其人博古通今,持身严谨,足以监察百官,匡正朝纲。”

扶苏推荐的人选,在意料之中。

叔孙通是典型的儒生,讲究礼法德行,符合扶苏一贯的理念。

将闾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并未直接反驳,而是问道:“长兄以为,如今的大秦,最需要的是什么?”

扶苏一怔,随即答道:“自然是拨乱反正,重塑纲纪,以仁德教化万民,使天下归心。”

“仁德教化固然重要。”将闾语气平静,“但眼下内有六国余孽蠢蠢欲动,外有匈奴虎视眈眈,新政推行阻力重重。御史大夫之职,不仅要监察百官,更要配合新政,肃清障碍,需有雷霆手段,敢于任事之人方可胜任。叔孙博士学问渊博,品行高洁,令人敬佩,但若论及铁腕肃政,恐怕……”

将闾没有把话说完,但意思很明显。

叔孙通那样的纯儒,更适合太平盛世,而非眼下这内忧外患的局面。

扶苏眉头微蹙:“九弟的意思是,要用酷吏?”

“非是酷吏。”将闾摇头,“而是能吏、干吏。在其位,谋其政。御史大夫手握监察大权,若瞻前顾后心慈手软,如何能震慑宵小,推行国策?至于右丞相之位,更是百官之首,辅佐国政,所需能力更非寻常。”

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与自己政见上的分歧。

扶苏倾向于用德行感化,稳固秩序;

而将闾则更注重效率和结果,手段也更为直接。

这并非私人恩怨,而是治国理念的根本差异。

“看来你我兄弟二人,一时难以达成共识。”扶苏轻轻叹了口气,放下茶盏,“此事关系重大,还是去请示父皇吧。”

将闾点了点头:“也好,正该如此。”

两人起身,一同步行前往始皇帝的寝宫。

越是靠近,宫殿周围的守卫越是森严,空气中也仿佛弥漫着一股若有若无的药味。

通传之后,两人进入寝殿。

殿内光线有些昏暗,巨大的帷幔低垂。

御座上的始皇帝气色似乎比往日差了几分,眼下的暗影即便在烛火下也难以完全遮掩。

他端坐的身姿依旧威严,但端起茶盏的手,指节却微微泛白,仿佛在竭力维持着平稳。

他看向两个儿子的目光锐利依旧,只是那深处,似乎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痛苦。

“儿臣参见父皇。”将闾和扶苏躬身行礼。

“免礼,坐吧。”嬴政的声音略显低沉,但威严不减。

待两人落座,嬴政开门见山:“朝堂之事,朕已知晓。格物院做得不错。”

他先是肯定了新弩之事,目光扫过将闾,带着一丝赞赏。

“儿臣惶恐,皆赖父皇天威,祖宗庇佑。”将闾起身回道。

嬴政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随即看向扶苏:“听说,你们为右丞相和御史大夫的人选,争执不下?”

扶苏面露惭色:“回父皇,儿臣与九弟各有所见,不敢擅专,特来请父皇示下。”

嬴政微微颔首,目光转向扶苏:“扶苏你为长子,先说说你的想法。御史大夫一职,你意属何人?理由为何?”

扶苏定了定神,将自己推荐叔孙通的想法和理由又复述了一遍,强调其德行与学识,能以儒家之道稳定人心,规范百官。

嬴政静静地听着,脸上看不出喜怒,待扶苏说完,他既未肯定也未否定,只是端起茶盏抿了一口,又将目光投向了将闾。

“将闾,你的看法呢?”

将闾并未立刻提出新人选,而是略作沉吟方才开口,声音清晰而沉稳:“回父皇,儿臣以为眼下朝局未稳,新政待行,御史大夫与右丞相之位,需有经验丰富、能力卓著且忠心可靠的老臣担当。”

他顿了顿目光迎上嬴政深邃的眼眸,抛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名字:

“儿臣以为,前右丞相冯去疾,前御史大夫冯劫或可复起,以定朝局。”

此言一出,不仅扶苏愣住了,连御座之上的嬴政,那双古井无波的眼眸也猛地一缩,端着茶盏的手几不可察地停顿了一下。

冯去疾?冯劫?

这对父子曾是朝中重臣,后来因辅助监国不力,被嬴政下令罢黜闲置。

如今将闾竟然提议重新起用他们?

嬴政的眼神骤然变得锐利起来,紧紧盯住将闾,仿佛要将他看穿。

他刚刚才在心中盘算过这两个名字。

冯去疾老成持重,冯劫刚正敢言,两人资历深厚,在朝中亦有根基,且与李斯素来不睦。

起复他们既能迅速填补空缺,稳定朝局,又能有效制衡李斯,防止其一家独大。

最关键的是,这两人对大秦忠心耿耿,绝非赵高之流可比。

这几乎是嬴政能想到的,当前局面下最稳妥,也最符合他心意的人选。

可将闾……他是如何想到,又是为何会提出这两个人选的?

难道仅仅是巧合?

还是说这个儿子的心思,已经深沉到了连他都开始感到惊讶的地步?

大殿内陷入了一种奇异的寂静。

扶苏惊讶地看着将闾,显然也没料到他会提出这两个人。

嬴政放下茶盏,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如炬一字一句地问道:“冯去疾……冯劫……将闾,你说说,为何举荐他们二人?”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无形的压力,仿佛要将将闾心中的所有盘算都剖开来看。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447/1111107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