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大秦:献图监国,始皇求我继承大统 > 222章 南疆靖平,阎罗初现

222章 南疆靖平,阎罗初现


象郡的丛林,对于初来乍到的秦军而言,是无形的绞索,但对于那些世代生于斯长于斯的百越部族,却是天然的庇护。

王离深谙此道,在尉缭的指点下,一改先前大军猛进的策略。

他亲率精锐,辅以那些真心归附的部族勇士和熟悉山川的向导,如同一张细密的网,开始对石达的残部进行持续数月的围剿。

山林险恶,瘴气弥漫,石达残部化整为零,如同林中魅影,时而出没,袭扰粮道,时而遁入深山,踪迹难觅。

秦军将士,尤其是那些来自北地的屯垦军,在湿热与毒虫的双重夹击下,吃尽了苦头。

然而,王离展现出了与年龄不符的坚韧,他与士卒同甘共苦,亲自带队追剿,受伤亦不退缩。

那些归附的百越勇士,感其诚,为其勇,更是死心塌地为其效命,在幽深险峻的密林中,他们便是秦军的眼睛和耳朵。

与此同时,黑冰台的利刃,亦在南疆悄然出鞘。

王姚调遣的精干密探,手持将闾密令,在桂林、象郡乃至更南方的郡县,展开了一场雷厉风行的大清洗。

那些曾与叛军暗通款曲的地方豪强,那些趁乱大发国难财的贪官污吏,一个个被从锦衣玉食的安乐窝中揪出。

证据确凿者,无需繁琐审判,直接验明正身,斩立决。

一时间,南方官场人头滚滚,风声鹤唳。

抄没的家产,充盈了前线的军需,也让杜周在咸阳看着报上来的数字,咧嘴笑了好几天。

战事稍歇,王离在尉缭的辅佐下,迅速在光复的郡县推行秦法。

他命人丈量土地,清查户口,将那些被豪强侵占的土地重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百姓,又组织人力兴修水利,恢复被战火摧残的农田。

对于那些真心归顺的百越部族,则划定区域,允许其在不违背大秦律法的前提下,保留一定的自治权,并给予耕牛、种子等经济扶持。

恩威并施之下,南方秩序迅速恢复,民心渐安。

叛将石达,这位曾经让秦军颇为头疼的骁勇悍将,在秦军与归附部族的联合绞杀下,活动空间越来越小,手下残部也日渐凋零。

在一处名为鬼愁涧的险要之地,石达部被王离亲率的精锐团团围住。

一场激战,石达身先士卒,状若疯虎,连斩数名秦军,却终究寡不敌众,身中数箭,力竭被擒。

王离见其勇悍,本有心劝降,留为己用。

然石达被押至帐前,虽浑身浴血,气息奄奄,却依旧昂首挺胸,对着王离破口大骂,言辞污秽不堪,声称死亦不降秦。

王离默然半晌,最终挥了挥手。

石达的头颅,被快马传示桂林、象郡各县,那些尚存侥幸心理的残余叛匪,见之无不胆寒。

咸阳城,最后通牒的期限一日日临近。

最先扛不住压力的,便是大宛、乌兰这些在叛乱中跳得最欢的小国。

他们深知秦皇的雷霆手段,更怕那数十万虎狼之师真的跨过边境。

于是,一队队风尘仆仆的使团,携带重金、美女、珍宝,以及那些早已准备好的罪魁祸首(大多是国内失势的贵族或倒霉的替罪羊),星夜兼程,赶赴咸阳,只求秦皇能息雷霆之怒。

麒麟殿前,广场之上,黑压压跪了一片各国使者。

他们匍匐在地,瑟瑟发抖,连头都不敢抬。

大殿台阶之上,将闾身着玄色龙纹朝服,头戴十二旒冠冕,神情威严,不怒自威。

张洪奎在一旁,用他那特有的阴冷语调,宣读着各国使臣呈上的降表、贡品清单以及罪人名录。

“陛下天威,小邦愚昧,误信奸佞,罪该万死!今献上黄金五千镒,宝马三百匹,各色珍玩百箱,另有罪臣二十三名,皆参与资助南越叛逆,恳请陛下开恩,饶恕小邦无知之罪!”

大宛国使者磕头如捣蒜,声音带着哭腔。

将闾冷哼一声,目光扫过下方众人:“尔等助纣为虐,罪不容诛!然朕有好生之德,不欲多造杀戮。”

他顿了顿,声音转厉,“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大宛国,割让西境三城,赔偿大秦军费黄金两万镒,白银十万镒,开放所有商路关卡,允许大秦商队自由通行,并接受大秦派遣官员入驻,监督尔等履行条约,十年为期!”

“啊?!”大宛使者一听,差点晕过去。

这条件,比直接灭国也好不了多少。

其他各国使者闻言,更是面如死灰。

将闾不理会他们的哀嚎,逐一点名,所开条件,一个比一个苛刻。

割地、巨额赔款、开放市场、接受秦国驻军或监督官员,几乎成了标配。

各国使者虽心如刀割,却也只能含泪应下,谁让他们当初瞎了眼,敢捋虎须呢?

然而,就在各国纷纷割肉止损之时,那最为关键的南海大君及其黑水国联盟,却依旧没有任何回应,仿佛从人间蒸发了一般,连个派来求饶的使者都没有。

将闾的耐心,渐渐消磨殆尽。

消息传回咸阳,杜周看着各国使团送来的第一批赔款和贡品清单,金灿灿的黄金,白花花的银子,还有各种奇珍异宝,堆满了国库的角落。

他乐得见牙不见眼,走路都带着风,逢人便夸陛下英明神武,大秦国运昌隆。

但很快,新的烦恼又来了。

这么多新割让的土地如何管理?

那些新纳的藩属国如何约束?

派去的人手够不够?

俸禄从哪儿出?

他抱着脑袋,又开始唉声叹气,觉得自己的头发又白了不少。

南疆战事彻底平定,王离、尉缭因平南大功,被将闾召回咸阳。

麒麟殿上,将闾亲自为二人解下征尘满身的甲胄,换上崭新的朝服,加官进爵,赏赐金银无数,良田美宅,荣耀至极。

参与南征的有功将士,亦各有封赏,咸阳城内一片喜气洋洋。

对于那突然冒出来的南海诸岛小国联盟,将闾却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一方面核实这些小国情报的真伪,另一方面,也要摸清那阎罗岛的虚实。

同时,他也开始更加认真地考虑,组建一支真正能够纵横四海的大秦远洋舰队的必要性。

北疆龙城,扶苏接到南方彻底平定、大秦国威远播海外的捷报,亦是与有荣焉。

他随即上表称贺,并详细汇报了北疆屯垦、推广新作物以及教化归附部落的最新进展。

在奏疏的末尾,他隐约提及,希望借鉴南疆经验,将龙城模式逐步推广到漠北更广阔的区域,为大秦开疆拓土,永绝胡患。

将闾负手立于麒麟殿前,目光望向南方,深邃莫测。

这天下,还远未到真正太平的时候。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447/1111093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