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章 琉璃惊世,初见成效
在罗网似有若无的照拂与沈福呕心沥血的操持下,不过月余,第一批真正达到皇家贡品水准的琉璃器皿和雪花白糖,终于在皇家琉璃厂和糖业司的工坊内悄然问世。
那琉璃,薄如蝉翼,在光线下流转着梦幻般的光彩,远非市面上那些粗陋浑浊的所谓琉璃可比。
那雪糖,洁白细腻,甜而不腻,入口即化,与寻常饴糖、蜜糖有云泥之别。
将闾龙心大悦,当即下令,三日后,于咸阳宫偏殿,举办一场小型的“皇家珍品鉴赏会”。
受邀者,皆是王公大臣、开国勋贵,以及少数几位滞留咸阳、尚未离去的友邦使节。
当然,这些使节更多是来刺探虚实,顺便看看大秦皇帝又在搞什么新名堂。
鉴赏会当日,偏殿内布置得雅致又不失皇家气派。
当内侍小心翼翼地将一件件琉璃酒具、香薰、摆件,以及盛放在精致玉碟中的雪白糖霜呈上时,满堂宾客先是片刻的寂静,随即爆发出难以抑制的惊叹。
“天!此为何物?竟如此晶莹剔透,流光溢彩!”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将军,平日里见惯了金戈铁马,此刻却瞪大了眼睛,盯着一只盛着琥珀色美酒的琉璃杯,仿佛看到了什么神迹。
“此杯……此杯竟无半分杂色,薄如纸翼,真乃神工鬼斧!”
另一位主管礼仪的宗正大人,更是激动得语无伦次。
他们平日里用的,不是厚重的青铜爵,便是粗朴的陶碗,何曾见过这般精巧绝伦的器物。
而当他们品尝到那雪糖之后,更是赞不绝口。
“此糖入口即化,甜而不腻,远胜宫中贡蜜!”
“若用此糖烹制菜肴,招待贵客,岂不美哉?”
那些平日里养尊处优的勋贵妇孺,更是双眼放光,恨不得立刻将这些宝贝据为己有。
就连那几位见多识广的友邦使节,眼中也难掩震惊与贪婪之色。
沈福按照将闾的吩咐,适时上前,不卑不亢地宣布:“诸位大人,此琉璃器与雪花糖,乃陛下亲命格物院与皇家匠人研制,耗费心血无数,方得此珍品。因工序繁复,产量极为有限。
首批成品,除供奉宫中及赏赐少数功勋卓著之大臣外,暂不对外发售。后续若有富余,或将以拍卖之形式,价高者得,以充国用。”
“拍卖?”众人闻言,先是一愣,随即眼中爆发出更热切的光芒。
物以稀为贵,这皇家珍品本就令人垂涎,再加上拍卖这种新奇的售卖方式,更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尊贵。
数日后,大秦首次皇家珍品拍卖会在咸阳城内一处临时搭建的华丽会场举行。
消息早已传遍咸阳,能拿到入场资格的,无不是非富即贵之人。
拍卖槌落下,一件看似寻常的琉璃饮水杯,竟被炒到了百金之天价!
一小罐不过半斤的雪花白糖,也拍出了数十金。
那些平日里挥金如土的豪门权贵,此刻为了争夺一件心仪的琉璃器或一罐雪糖,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
短短一日,拍卖所得,竟高达黄金十万,白银百万!
这笔巨款,悉数送入内帑,由将闾亲自掌管。
麒麟殿早朝,治粟内史杜周捧着一本金灿灿的账簿,那张圆脸笑得像一朵盛开的菊花,走路都带风。
他站在殿中,用抑扬顿挫的语调,高声宣读着拍卖会的惊人收益,最后更是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对着御座上的将闾深深一揖:“陛下圣明!天佑大秦!此乃点石成金之妙术,国库充盈,指日可待啊!”
那些先前极力反对皇商的官员,听着杜周报出的天文数字,看着他那副得意洋洋的模样,一个个面面相觑。
虽然心中仍有微词,觉得朝廷经商有失体统,但面对这实打实的金山银山,反对的声音明显小了许多,有些人甚至开始琢磨,这皇商之事,似乎也并非一无是处?
将闾微微一笑,当即下旨,从这笔意外之财中,拨出两成,重赏格物院及皇家两厂的有功匠师,以激励其再创佳绩。
又拨出三成,交予少府,专项用于各地水利修缮、兴办学堂等民生事务,以示皇恩浩荡,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余下五成,则作为皇商的后续发展基金和军费储备。
此举一出,朝野上下,无不称颂陛下仁德。
皇家品牌的初步成功,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也极大地鼓舞了人心。
将闾趁热打铁,在一次小朝会上宣布,继琉璃和雪糖之后,格物院将陆续攻关“皇家瓷器”、“皇家锦缎”等新项目,并鼓励各地有真才实学、有奇思妙想之士,积极参与到皇商体系中来,为大秦的富强贡献力量。
然而,树大招风。
琉璃和雪糖带来的泼天暴利,也如同尖刀一般,狠狠刺痛了咸阳城内一些传统行业巨头的神经。
咸阳最大的玉器商会聚宝斋,其东家姓钱,世代经营玉石,在权贵圈中人脉深厚。
还有最大的蜜糖供应商百花坊,其掌柜姓马,几乎垄断了关中地区的蜂蜜市场。
这两家老字号,眼看新兴的皇家琉璃抢走了高端奢侈品的风头,皇家雪糖更是直接威胁到了他们蜂蜜的销路,心中早已是妒火中烧,寝食难安。
“不能再让这姓嬴的小皇帝这么搞下去了!”
聚宝斋的钱东家,在一间密室中,对着百花坊的马掌柜,以及另外几家受到皇商冲击的绸缎庄、香料铺老板,咬牙切齿地说道,“今日是琉璃、雪糖,明日便是瓷器、锦缎!再过些时日,我等还有何生意可做?怕是都要去喝西北风了!”
“钱兄所言极是!”百花坊的马掌柜,一个面相精明的中年人,眼中闪过一丝阴狠,“这皇家琉璃,听说易碎得很,不吉利!那皇家雪糖,白得吓人,谁知道是不是什么寒凉之物,吃多了伤身子!咱们得想办法,让咸阳城的老百姓都知道这些!”
几人一拍即合,一场针对皇商的阴谋,就此拉开序幕。
很快,咸阳市井之间,便开始流传起一些对皇家琉璃和雪糖不利的谣言。
有的说皇家琉璃乃不祥之器,家中摆放会招致灾祸;
有的说皇家雪糖性寒,女子孩童食之会损伤脾胃。
更有甚者,编排出一些某某大臣家中的琉璃摆件无故碎裂,某某贵妇食用雪糖后腹痛不止的秘闻,说得有鼻子有眼。
与此同时,一场更为隐蔽的行动也在暗中进行。
聚宝斋和百花坊利用其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开始联手高价囤积生产琉璃所需的优质石英砂、无烟木炭,以及熬制白糖所需的一种关键澄清剂草药——清露草。
他们不惜血本,将市面上能找到的这些原料几乎一扫而空,试图从源头上卡住皇家产业的脖子。
沈福很快便察觉到了不对劲。
皇家琉璃厂和糖业司的原料采购,突然变得异常艰难。
原本供应充足的石英砂,价格一夜之间暴涨数倍,而且有价无市。
平日里随处可见的清露草,更是如同人间蒸发了一般,连影子都找不着。
生产线被迫放缓,堆积如山的订单眼看就要无法按时交付。
沈福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他知道这绝非偶然,背后定然有一只看不见的黑手在操控。
将闾接到沈福的密报,看完之后,脸上并无多少意外之色,只是那双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冰冷的寒光。
他将竹简轻轻放在案上,语气平静无波,却透着一股令人不寒而栗的杀意:“看来,有些人,是真的不见棺材不落泪。张洪奎。”
“臣在。”
一直如影子般立在殿角的张洪奎,悄无声息地上前一步。
“给朕查清楚,是谁在背后捣鬼,又是谁在散播那些无稽之谈。”
将闾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如刀,“朕倒要看看,他们的脖子,够不够硬。”
一场围绕资源和市场的暗战,在繁华的咸阳城下,悄然打响。
这一次,对手不再是战场上的蛮夷,而是隐藏在市井之间的商业巨鳄。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447/1111091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