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得不得奖随缘
餐厅内,柔和的灯光倾洒而下,照亮了每张餐桌。
王科宝坐在桌前,优雅地拿起方巾,轻轻擦拭了一下嘴角,随后端起茶杯,浅酌了一口茶,动作行云流水般自然。
他微微仰头,目光平静地望向对面的周主编,心中明白,此刻正处于关键节点,对于项目的领头人周主编而言,做出抉择无疑艰难重重,稍有不慎,便可能满盘皆输。
回顾历史,这个项目曾历经波折,中途停滞又重新启动,可曾经错失的机遇已然无法挽回,造成的损失令人惋惜,正所谓一步错、步步错,追悔莫及。
“科宝啊……”周主编的目光忽然聚焦在王科宝身上,那语调中陡然增添的亲切感,让王科宝瞬间警觉,意识到接下来恐怕有重要话题展开。
“周主编,您请讲。
”王科宝礼貌回应,坐姿端正,眼神专注。
“你往后就叫我周伯伯吧。
方才你提及要有科研自信,我深以为然。
当下国际形势复杂,我们正于夹缝之中谋求发展。
”周主编微微叹了口气,继续说道,“科宝,你上午的演讲我听得格外认真,不得不说,你的知识面极为广泛,这点着实令人称赞。
那你对当下的国际形势有多少了解呢?”
王科宝抬眸,瞥了一眼周主编。
只见对方一脸祥和,目光中似有深意。
王科宝心下明白,这或许是个设问句,若自己回答不了解,周主编便会顺势为他科普一番。
但王科宝并不想如此,他语气平淡却又透着自信,回应道:“略知一二。”
周主编听闻,身子不由自主地微微前倾,眼中闪过一丝好奇。
一旁的李老师却忍不住嘴角抽动了一下,略带质疑地开口:“你不过是个大一学生,恐怕连国门都未曾迈出过吧?”
王科宝闻言,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从容说道:“书生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哦?说来听听。
”周主编愈发来了兴致,饶有兴趣地看着王科宝,眼神中满是期待。
“那我就班门弄斧了。
”王科宝清了清嗓子,不紧不慢地说道,“别的暂且不谈,就说半导体领域。
在我国,半导体看似目前仅在通话行业、电台、电视等方面有所涉及,然而,像你们正在研发的大型计算机,乃至航空领域,其实都离不开半导体技术。
摩尔定律已得到证实,科技的发展速度正如同该定律所阐述的那般,飞速提升。
在半导体行业,当前看似‘美丽国’占据首位……”
李老师听到此处,不屑地撇了撇嘴,插话道:“这点我并不认同,我可不觉得‘美丽国’是第一,依我看,‘老苏’才是当之无愧的榜首。”
王科宝轻轻摇了摇头,耐心解释:“‘老苏’的半导体技术确实有其优势,可惜,他们研究的方向出现了偏差。”
李老师冷笑一声,脸上带着几分傲慢,反驳道:“方向?你又没在‘老苏’待过,如何能看出方向有误?”
王科宝稍作沉默,吐出四个字:“北硅南锗。”
李老师闻言,靠向椅背,双手捧起茶杯,一副要给后辈上课的架势,振振有词地说道:“所以说你不懂,‘老苏’从‘核大战’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他们更注重抗辐射和稳定性,这才是正统的科研思路。
因此,我坚信‘老苏’的半导体发展必将超越‘美丽国’。”
周主编并未理会李老师的长篇大论,而是将目光投向王科宝,反问道:“科宝,你认为北硅才是正确的方向?”
王科宝坚定地点点头,认真说道:“我们学院新近购置了一台最新的便携式电脑,采用的便是硅基半导体。
‘美丽国’从商业角度考量问题……”
李老师再次打断王科宝的话,大声说道:“所以我才说他们错了,商业?商人重利,又怎会创造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王科宝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回应这略显偏激的观点。
周主编眉头微微皱起,看向李老师,说道:“小李啊,大家各抒己见本是好事,但还是先让科宝把话说完。”
王科宝见李老师不再出声,这才继续说道:“从商业角度而言,追求的是实用性与普遍性,只有具备这些特性,才能创造更多价值,进而为后续研发提供动力。
硅基半导体能够做到尺寸越来越小,这意味着……”
话还未说完,一旁一直默默倾听的韩礼德突然激动地叫嚷起来:“我懂了,这意味着能够在狭小空间内放置更多的元器件!”
王科宝颇为诧异,不禁看向韩礼德。
他没想到,这位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的韩叔叔竟能一语中的,精准抓住了关键要点。
周主编深吸一口气,视线从韩礼德脸上缓缓移向王科宝,似乎还在等待王科宝继续阐述。
“韩叔叔所言极是。
”王科宝毫不吝啬对韩礼德的夸赞。
韩礼德听到夸赞,咧嘴笑了起来,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神情。
王科宝接着说道:“集成电路,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简单来讲,就是芯片……周伯伯,您久居申海本地,应当清楚,我们的无线电厂在70年代便能制造出‘8080八位微处理器’,前几年,就连‘樱花国’都曾向我们购买。
但如今呢?”
周主编喃喃自语:“停滞不前。”
“谈及‘樱花国’,不妨深入探讨一番。
在我看来,‘樱花国’的半导体技术能位居世界第二……”王科宝继续说道。
李老师听闻,身子猛地一动,正欲反驳,却被周主编伸手按住。
李老师强忍着不满,拿起茶杯,狠狠喝了一口茶。
王科宝瞥了李老师一眼,接着说:“不仅如此,再过几年,‘樱花国’极有可能反超‘美丽国’。”
“怎么可能!”李老师终于按捺不住,愤怒地喝道。
王科宝见状,顺势停下话语。
他心里清楚,言多必失,此番言论主要是说给周主编听的,周主编才是项目的关键决策人,至于后续如何抉择,全在周主编一念之间。
“稍安勿躁,我倒觉得科宝所言甚是有理。
”周主编看向李老师,语重心长地说道。
“老师,您可是当年在莫斯科深造过的,您最清楚他们的实力!”李老师看着周主编,满脸义愤填膺。
王科宝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李老师一直与自己唱反调,部分原因是为了维护周主编曾经的学习经历,捍卫其学术正统性。
周主编眉头皱得更紧,对李老师说道:“小李,我常劝你多关注其他青年才俊,就是希望你能拓宽视野。
这世界上,天才大有人在。
‘老苏’近年来刚愎自用,倘若真在科研方向上走了弯路,也并非难以想象。”
李老师低下头,陷入沉默,不再言语。
周主编见李老师脸皮较薄,便不再继续批评,转而看向王科宝,面带微笑地问道:“那依你之见,‘樱花国’如今要求我们提供核心资料以供鉴定,这资料,给还是不给?”
“不给。
若一定要进行鉴定,不妨邀请‘美丽国’的技术人员前来国内,前往现场亲自验证。
即便花费些资金,给予对方一定荣誉,也绝不能让‘樱花国’参与此事。
”王科宝语气坚定地回答。
周主编追问道:“为何如此?”
王科宝笑着看向周主编,说道:“周伯伯心中想必已有定论,无论您问我多少次,我的答案始终如一。”
周主编微微点头,目光中多了一丝对王科宝的欣赏,说道:“好了,时间也不早了,回去还能稍作休息,下午便是颁奖典礼,记得准时前往会场。”
王科宝和韩礼德闻言,站起身来,齐声说道:“多谢款待,那我们先行告辞了。”
周主编目送两人离去,随后扭头看向李老师,说道:“小李啊,往后你去工厂学习一段时间吧。”
李老师猛地抬起头,满脸疑惑地问道:“为什么?”
“你这性子,太过急躁。
去无线电厂学习一下,重点钻研‘集成电路’相关知识。
”周主编耐心解释道。
李老师思索片刻,说道:“行,我听从老师的安排。”
周主编拍了拍李老师的肩膀,说道:“走吧,你也回去休息休息,好好反思一下。”
待众人都离开后,周主编站起身,快步下楼。
听服务员说,楼下的账单已被李老师结清,他便径直走出饭店大门。
小李是周主编颇为得意的学生,这年轻人聪慧过人,专业素养也十分出色。
然而,或许是长期担任编辑的缘故,养成了审核他人的习惯,思维有些局限。
让他去工厂学习,便是希望他能接触实际生产,积累实践经验,变得更加沉稳务实。
周主编漫步在小径上,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在路面,形成一片片跳动的光影。
今日天气格外晴朗,微风轻拂,带来丝丝凉意。
周主编一边走,一边思索着王科宝的话。
王科宝猜得没错,周主编心中确实早已有了决断。
但这里并非他一人独断的地方,他的意见能否顺利推行,还需综合多方考量。
想到王科宝努力说服自己的模样,周主编不禁露出一丝微笑。
他加快脚步,穿过长廊,身影渐渐远去。
与此同时,王科宝已与韩礼德回到房间。
推开门的瞬间,王科宝一眼便看到自己心心念念的宝贝洗衣机稳稳地搁在走道上。
他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在这个年代,洗衣机可是稀罕物件,价值不菲。
王科宝快步走过去,伸出手,轻轻抚摸着洗衣机的外包装,眼神中满是珍视。
“科宝啊,这洗衣机你从哪儿买的?是今天来找你的那人送的?”韩礼德跟在王科宝身旁,一脸艳羡地看着洗衣机,也忍不住伸手摸了摸。
王科宝摇了摇头,说道:“我自己买的,花了不少钱呢。”
韩礼德上下打量了王科宝一番,说道:“哟,看不出来,你这小身家还挺厚实。”
“我就是个穷学生,和富裕可不沾边,这钱是我写稿挣的稿费。
”王科宝解释道。
在这年头,靠稿费赚钱被视为高雅之事,与大学生的身份极为相符。
若是通过做生意赚钱,便容易被人诟病带有铜臭味。
这并非绝对的对错之分,只是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价值标准。
“原来是作家啊,你这小子真厉害。
”韩礼德听闻是稿费所得,果然不再质疑,反而夸赞起来。
韩礼德走回床边,看了眼手表,惊讶道:“哎哟,都一点一刻了,我还能再睡半个小时。
欸,科宝,你……”
“行,到点我叫你。
”王科宝不等韩礼德说完,便明白他的意思,爽快地应承下来。
“嘿,你这孩子就是机灵,那我先睡了。
”韩礼德一边说着,一边脱下外套,蹬掉鞋子,掀开被子,一头钻了进去。
没一会儿,便传来了均匀的鼾声。
王科宝将洗衣机往墙边挪了挪,让走道宽敞一些,随后和衣靠在床上,闭上眼睛,开始养神。
今日的演讲耗费了不少精力,此时闭目放松一下,倒也惬意。
差十分两点的时候,王科宝准时叫醒韩礼德。
两人匆匆前往走廊尽头的厕所洗漱,随后背着包,匆匆往外走去。
抵达会场后,他们依旧回到原来的座位上。
前排的周主编正与几个人低头专注地写着什么,头都未曾抬起。
没过多久,参会人员陆续到齐。
主持人伴随着音乐声走上台,音乐声逐渐减弱,主持人拿起话筒,声音洪亮地说道:“时光飞逝,转眼间我们已相聚三天。
这三天,是一场知识的盛宴,我们深刻感受到了知识传递的强大力量……今天下午,是我们相聚的最后一天,也是大家翘首以盼的颁奖环节。
此次共设置了三个奖项,分别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
王科宝坐在台下,暗自计算了一下,得奖人数共六位,占了总人数的一半。
“接下来,请大家稍作休息,聆听一段音乐。
评选小组正在紧张工作,获奖名单即将揭晓。
”主持人说完,侧身让开,一位年轻女子手持竹笛走上台。
“有请陈婷同志为大家带来竹笛曲《喜相逢》。”
悠扬的竹笛声响彻会场,如潺潺流水,又似林间鸟鸣,婉转悦耳。
在场的人们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而前排的几位评委则围坐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此次奖项的归属。
王科宝对颁奖结果倒并不十分在意。
他是临时加入此次活动的,未被选中也在情理之中。
韩礼德凑近他,小声说道:“我觉得你这次肯定能当选,我听了其他人的演讲,就数你讲得最从容自信。”
“顺其自然吧。
”王科宝淡然回应。
“怎么能顺其自然呢,有了这个奖项,在学校里可是很有分量的。
”韩礼德急切地说道。
王科宝瞥了韩礼德一眼,心中明白其中道理。
可奖项的评定并非自己能掌控,对于无法控制的事情,他选择坦然面对,顺其自然。
竹笛曲终,主持人看到评选小组给出的信号,迈着轻快的步伐再次走上台。
“非常美妙的乐曲,感谢陈婷同志的精彩演出。
我们相聚于此,为了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接下来,有请此次评选小组组长周同志上台,为大家宣读获奖名单。”
台下顿时掌声雷动。
王科宝看着周主编面带微笑,手持一张纸条走上台。
周主编接过主持人递来的话筒,开口说道:“评选小组刚刚经过激烈讨论,终于确定了三个奖项的获奖名单。
此次共有12名作者参与评选,未获奖的作者也不要气馁,并非你们不优秀,或许只是在某些方面稍有欠缺。
不过,所有参与的作者都将获得我们颁发的荣誉证书……”
王科宝笑着对韩礼德说:“能有荣誉证书也不错。”
“那可不一样,快听下去。
”韩礼德目不转睛地盯着台上发言的周主编。
“接下来,我将公布三等奖的获奖名单。
听到名字的作者请上台,同时有请江主任上台,为获奖作者颁发奖品。”
两位司仪身着整齐的工作服,手持托盘走上台,托盘上摆放着奖状和奖品。
三等奖名单依次报出,没有王科宝的名字。
韩礼德安慰道:“说不定你是二等奖呢,别着急。”
王科宝笑了笑,他确实并不着急。
能有机会上台演讲,已经让他十分满足,更意外的是还结识了周主编,这可比奖项更令他欣喜。
“接下来,我要公布二等奖的获奖名单……”
王科宝正思绪飘飞,突然被韩礼德重重地拍了一下,“科宝,快上台,你是二等奖!”
王科宝一怔,随即迅速站起身来。
另一位获奖作者已经走上台,他赶忙跟上。
王科宝领取了奖状和奖品,与其他获奖者一起合影留念。
正当他准备下台时,周主编小声对他说了一句:“散会别走。”
王科宝下台后,拿起奖状仔细端详。
奖状上的字迹刚劲有力,显然是刚刚书写的。
奖品是一个精致的盒子,从形状便可猜出,里面大概率是一支钢笔。
在这个年代,用钢笔作为奖品似乎已成为一种潮流。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444/1111077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