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重生1982:从考大学开始逆袭人生 > 第496章:再见

第496章:再见


时光匆匆,欢乐的周末如白驹过隙般转瞬即逝。

周一清晨,朝阳初升,第一缕阳光洒在华南工学院的校园里,忙碌的氛围再度弥漫开来。

王科宝告别了悠闲时光,迅速切换到紧张的学习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对江丰带来的笔记与书籍的研读之中。

就这样,王科宝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了数日。

直到周四中午,校园里弥漫着午餐时间特有的喧闹气息。

此时,温律师脚步匆匆地赶到,手里紧紧握着王科宝和赵嘉敏过关所需的证件。

原来,老金已确定本周六前往港城,温律师的到来恰如一场及时雨,解了大家的燃眉之急。

为了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王科宝热情地邀请温律师一同前往华南工学院的东区食堂用餐。

东区食堂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打饭窗口前,排着长长的队伍,饭菜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

王科宝带着温律师来到窗口,打了几样食堂的招牌菜。

然而,身为美食行家的温律师,在吃饭过程中却显得兴致不高。

他虽未过多言语,但微微皱起的眉头和缓慢的动作,无不透露出对饭菜的失望。

这些食堂菜品,虽说能填饱肚子,可口味上仅仅是中规中矩,距离真正令人垂涎欲滴的美味,还有着不小的差距。

不过,王科宝已经尽力展现了地主之谊。

饭后,他便陪着温律师走出校园,目送温律师离去。

解决了证件问题,接下来便是赵嘉敏请假的事情。

赵嘉敏之前的考试都已顺利完成,这为她请假提供了有利条件。

即便如此,请假流程依旧繁琐复杂,耗费了大半天的时间。

从向任课老师说明情况,到填写请假申请表,再到各级部门的审批,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耐心等待。

直到傍晚时分,天边泛起橙红色的晚霞,赵嘉敏的请假手续才最终办理妥当。

如此一来,她能够在港城停留整整一周的时间。

虽说这时间不算十分充裕,但对于此次行程而言,也足够开展各项计划了。

周六的清晨,天空还未完全亮起来,晨曦微露,整个城市尚在沉睡之中。

王科宝早早地起了床,简单洗漱后,便推着自行车出门。

他要去接赵嘉敏,一同前往老宅与老金会合。

不多时,王科宝来到赵嘉敏家楼下,轻轻地按响了车铃。

赵嘉敏听到铃声,匆匆下楼,她背着一个双肩包,手里还提着一个小巧精致的箱子,脸上洋溢着兴奋与期待的神情。

王科宝接过赵嘉敏手中的箱子,将它妥善安置在自行车后座上,随后赵嘉敏坐上后座,双手紧紧抓住王科宝的衣角。

王科宝稳稳地骑着车,朝着老宅的方向驶去。

一路上,微风轻拂,带着清晨特有的凉意,两人的欢声笑语在寂静的街道上回荡。

抵达老宅时,大门紧闭。

王科宝上前轻轻敲门,不一会儿,门缓缓打开,一位身着朴素衣物的婶子出现在眼前。

她面容和善,眼神中透着淳朴与憨厚,一看就是个踏实可靠的人。

王科宝心想,这想必就是老金之前提到的周家婶子了。

走进屋内,老金早已收拾停当。

他身着一身中式服装,简约而不失典雅,仿佛从古画中走出来的人物。

这身装扮,与他平日里钟情古风的喜好相得益彰。

老金的精神状态还算不错,虽历经岁月沧桑,但眼神中依旧透着淡然与从容。

见到外甥女和王科宝到来,老金脸上立刻绽放出笑容,热情地招呼道:“快进来,快进来,周家大姐做了早餐,一起吃点儿,吃饱了咱们再出发。”

周家婶子来自乡下,她做的早餐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猪杂汤粉。

厨房里,一口大锅正冒着热气,猪杂汤粉的香气弥漫在整个房间,勾得人食欲大增。

为了让大家都能吃得尽兴,周家婶子特意煮了满满一大锅。

王科宝毫不拘谨,他熟练地拉过一把椅子,先请赵嘉敏坐下,自己随后在她身旁落座。

老金则不紧不慢地坐在他们对面,对王科宝说道:“科宝啊,去,帮周家大姐把碗端过来。

”老金使唤起王科宝来,就如同对待自家的晚辈一般,自然而亲切,毫无见外之意。

王科宝连忙起身,应了一声“好嘞”,便快步走进厨房帮忙。

他双手稳稳地端着几碗热气腾腾的猪杂汤粉,小心翼翼地走出来,将碗一一摆放在大家面前。

只见那碗里,细长的米粉浸泡在浓郁鲜美的汤汁中,上面铺着一层切得薄薄的猪杂,有猪肝、猪心、猪肚等,色泽诱人。

猪杂是周家婶子一大早从菜场杀猪匠那里精心挑选来的,十分新鲜。

周婶子将猪杂放入滚烫的汤中快速生滚,这样做出来的猪杂口感爽脆,初尝时或许觉得味道有些特别,不太习惯,但越吃越能品出其中的鲜香。

王科宝看着眼前的美食,不禁食欲大开,他拿起筷子,大口大口地吃起来,不一会儿,一碗猪杂汤粉便被他吃得干干净净。

他意犹未尽,又盛了一碗,再次吃得精光,这才心满意足地放下碗筷。

由于有周家婶子在家照应,大家出门时心里都踏实了许多。

吃完饭,三人稍作休息,便准备出门前往街口拦车。

老金整理了一个大箱子,里面装满了此次前往港城所需的衣物和生活用品。

他手上还提着一个小公文包,包里装着过关的重要文件,这些文件关系着此次行程的顺利与否,老金自然格外小心。

此去港城,不知要停留多久,做好充分准备总是没错的。

赵嘉敏背着双肩包,身姿轻盈。

她的小箱子小巧玲珑,上面还挂着几个可爱的小挂件,透露出少女的俏皮。

如今,这两个箱子都由王科宝负责搬运,他仿佛成了此次出行的“大力士”,肩负起照顾大家的责任。

王科宝自己则背着之前购买的双肩包,里面装着一些常用物品,方便随时取用。

清晨的街口,阳光逐渐变得明亮起来,洒在地面上,为整个街区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街区慢慢从沉睡中苏醒,人流开始渐渐增多,热闹非凡。

最热闹的当属那些早餐铺子,铺子前围满了前来买早餐的人,老板们忙碌地招呼着顾客,热气腾腾的包子、油条、豆浆等美食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王科宝三人站在街角,目光不停地扫视着街道,寻找着出租车的身影。

没过多久,一辆空载的红色出租车缓缓驶来,王科宝眼疾手快,迅速招手示意。

出租车稳稳地停在他们面前,三人打开车门,坐进车内,向着深城火车站出发。

坐在车上,赵嘉敏显得格外兴奋。

这大概是她第一次出关,对未知的旅程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一路上,她的问题就像连珠炮似的,不停地向王科宝询问各种出关的细节。

王科宝耐心地一一解答,将上回和温律师一起过关的经历,详细地讲述给她听。

从过关时需要准备的证件,到可能会遇到的检查流程,再到过关后的注意事项,王科宝说得十分细致,赵嘉敏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还提出一些新的问题。

当赵嘉敏满怀憧憬地来到深城火车站时,眼前的景象却让她大失所望。

与羊城那宏伟壮观的火车站相比,这里显得太过寒酸。

火车站广场前,尘土飞扬,地面坑洼不平,来来往往的行人脚步匆匆,神色疲惫。

周围的建筑陈旧破败,毫无特色可言。

赵嘉敏原本兴奋的心情,瞬间像被泼了一盆冷水,低落了许多。

看到赵嘉敏的失落,王科宝却不慌不忙。

他得意地从背包里掏出三条自制的粗布手帕,笑着说道:“来,一人一条,把口鼻系好。

这尘土大,咱们可得做好防护。

”说着,他率先拿起一条手帕,熟练地系在自己的口鼻处,只露出一双明亮的眼睛。

老金看着王科宝的举动,眼前一亮,也跟着拿过一条手帕系上。

赵嘉敏见状,也拿起手帕,学着他们的样子系好。

三人系好手帕后,远远看去,就像三位神秘的蒙面大侠,在这尘土飞扬的环境中,竟显得格外独特,毫无违和感。

与那些四处躲避灰尘、神色慌张匆忙奔走的人相比,他们显得气定神闲,从容不迫,引得旁人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

王科宝提着箱子,迈着坚定的步伐,一马当先地在前面带路。

他之前走过一次这条路线,对每一个转弯、每一处标识都记得清清楚楚。

老金和赵嘉敏紧紧跟在他身后,老金看着前方王科宝挺拔而自信的背影,暗自庆幸此次有他同行。

否则,以自己第一次出关的经验,不仅要四处问路,还可能会因为不熟悉环境,被一些心怀不轨的人盯上。

自己这副模样,穿着打扮与周围人格格不入,一看就像个初来乍到的外地人,简直就像在告诉别人“我是个容易上当受骗的冤大头,快来宰我”。

如今有王科宝打头阵,他感觉轻松了许多,心里也踏实了不少。

老金微微转头,瞥了一眼身旁的外甥女。

赵嘉敏遮住口鼻后,只露出光洁的额头和一双明亮的眼睛。

此刻,她的眼神中满是喜悦与好奇,就如同小时候第一次带她去乡下时那样。

那时的她,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探索的欲望,一路上蹦蹦跳跳,问个不停。

回想起那段时光,老金的思绪不禁飘远。

自那之后,便是一段漫长而暗无天日的艰难岁月。

在那些日子里,他看着小姑娘变得越发沉默寡言,小小的年纪,却早早地学会了隐忍和懂事,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让老金心疼不已,仿佛她是一个被迫迅速长大的孩子,过早地承受了生活的重压。

老金正沉浸在回忆之中,那边王科宝已兴奋地大声喊道:“阿敏,金叔叔,你们看,那就是罗湖桥,看到那边的铁丝网了吗?那就是边界。

不过,我相信,以后这里的铁丝网肯定会消失,因为这片土地,都是我们的!”王科宝站在那里,身姿挺拔,意气风发,言语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和无限憧憬。

他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仿佛带着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

老金回过神来,左右打量着周围的环境。

此时,他们已经离罗湖桥越来越近,周围的灰尘明显少了许多。

老金抬手,随手取下手帕,看着前方的罗湖桥,开口问道:“还有多远才能到过关的地方?”

王科宝笑着回答:“就在前面那栋楼附近。

对了,我们去吃火车餐吧,听说那里的饭菜是正宗的粤菜老师傅做的,味道可好了。

我们人多,可以多点几个菜,好好尝尝。”

赵嘉敏听了,眼睛一亮,连忙附和道:“好呀好呀,我还从来没吃过火车餐呢,真期待。”

老金宠溺地看了一眼外甥女,笑着说:“这次到了港城,我就去住院检查身体,你留下来好好玩,我这边有绰埔照顾就行,不用你操心。”

赵嘉敏伸手挽住老金的胳膊,撒娇似的说道:“那怎么行,金叔叔,等你检查完,确定身体没事了,我再去玩也不迟呀。

我得在你身边陪着你。”

王科宝回头看了他们一眼,说道:“其实都不耽误。

金叔叔检查身体又不会马上出结果,等结果的这段时间,我们可以先到处逛逛,熟悉熟悉港城的环境。

等结果出来了,再去医院陪护也来得及。”

老金微微点头,嘴角上扬,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说道:“科宝说得在理。

不过听绰埔说,这边医院管理很严格,不到探视时间,家属是不让进病房的。

所以陪护的事儿,也急不来。”

三人一边愉快地闲聊着,一边稳步前行。

不知不觉间,很快便来到了关口。

此时,关口处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人们都带着各自的行李,神色焦急地等待过关。

有王科宝在身边,老金和赵嘉敏心里都不慌。

他们跟在队伍后面,耐心地排队等候。

在排队过程中,王科宝还不时地向老金和赵嘉敏介绍一些过关时的注意事项,提醒他们不要紧张。

终于,轮到他们过关了。

王科宝带着老金和赵嘉敏,有条不紊地出示证件,接受检查。

一切都进行得十分顺利,三人成功通过了关口。

随后,他们登上了前往港城的火车。

直到此时,老金那颗一直悬着的心,才彻底落了地。

正所谓开弓没有回头箭,这一次前往港城,自己的身体状况究竟如何,就只能交由命运来决定了。

历经一路的奔波,他们终于抵达了港城。

站台上人来人往,喧嚣热闹。

金绰埔早早就在出站口翘首以盼,目光急切地在人群中搜寻着。

当他一眼瞥见老金那消瘦的身影时,情绪瞬间决堤,眼眶陡然湿润,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他赶忙快步迎上前去,走到老金面前,微微颤抖着伸出双臂,轻轻将骨瘦如柴的老金拥入怀中。

这一刻,千言万语都化作了这一个饱含深情的拥抱,他的心中满是酸涩与心疼。

好一会儿,金绰埔才强忍着内心翻涌的情绪,稍稍平复了一下气息,声音略带哽咽地说道:“金叔,可算把您盼来了。

房子我都安排妥帖了,您、阿敏还有科宝,都住到我新购置的房子里,我也和大伙一块儿住。

我家那口子这次没能来,家里俩孩子离不开人照顾,音像店也得她盯着呢。”

“咱先把行李放好,一会儿我再来接你们。

今晚去酒楼简单吃个饭,我太太会带着两个孩子过来。

大哥,你还没见过我那俩小子吧。

”金绰埔满脸笑意,一边在前头引路,一边热情地说着。

王科宝提着沉重的行李,看着前方两个长辈,他们步伐不紧不慢,正热络地交谈着。

王科宝心领神会,没有上前打扰,默默跟在后面。

赵嘉敏也放慢了脚步,与王科宝并肩同行。

她初到港城,眼神中满是新奇与探索,东瞧瞧西看看,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本书完)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444/1111065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