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撑伞者
吕州市副市长办公室。
江临舟与侯亮平、陆亦可隔桌而坐。
“侯局长回去将档案整理好了?
有什么需要我解答的疑问吗?”
虽然,陆亦可是主询问人,侯亮平被江临舟用回避原则,降格为了陪同记录员。
江临舟的打击对象,主要是侯亮平,就他不守规矩。
“关于文化广场的地标招标,经过详细资料核查,证实是蔡成功诬告江市长。
我们会依法记录在蔡成功的案件中,给江市长带来不便还请谅解。”
陆亦可主动打破了尴尬的氛围。
“我们在查询资料中,发现蔡成功,在2009年,在吕州市中心人民广场的地标雕像建设中投过标。
他所提供的“吕州之光”雕像设计,同样进入了最终评选圈。
江市长,您当时是规划局副局长。
最后一力主张否决了“吕州之光”的设计方案,采用了现在这个“撑伞少女”方案。”
“我们在档案中没有看到您的解读批注,特意请教一下。”陆亦可客气地询问道。
“人民广场的地标呀,那个解读批注,在另外的档案里。
那地标我作了详细的论述解读。
里面不光有现在的地标、你们说的“吕州之光”,还有另外一个终审的方案。
中标与否决的方案,我都做了详细的批注、以及对比。
由于那次方案的争议性。
后来就定下:规划局的投标方案,无论中标,还是否决,方案都需要批注留档。
反贪局需要现在就调取档案吗?
我也可以给你们讲讲。你们这次到来,提前通知了市政办公室。
所以我的日程安排调整了,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
说着还撇了一眼侯亮平,小小地揶揄了一下他。
不守规矩,不通知相关单位,突击到访。”
“江市长肯现场解读,当然更好。”
陆亦可顺势接下话头。
“江市长,我们注意到,被否决的“吕州之光”方案,主设计师毕业于水木美院。
而中标的方案,主设计师是阁美的毕业生,这是您的母校。
这中间…是否涉及一些学术流派之间的门户之见,或者…更私人化的恩怨?”
“陆处长,还知道我与水木美院之间有学术争执,看来功课做得不少。”
江临舟微微一笑,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
“陆处长、侯局长,您们的工作很细致。
走,我们换个地方谈。”
江临舟起身,引着陆亦可、侯亮平来到十二楼的一个小会议室。
拉开会议室窗帘,指向远处广场上那座优美的“撑伞少女”雕塑。
“侯局长、陆处长,你们现在看人民广场的那个地标。
哦,就是市民口中的“撑伞少女”。
它官方文件上有一个很美的名字,叫 “朦胧雨下” 。
抛开一切背景,侯局长,单从的第一感觉,您看到它,想到了什么?”
侯局长略微沉吟,
“很优美,很宁静。
让人联想到…江南的雨,和雨中的邂逅。”
“ 不错,艺术的解构取决于观者的心境。
这个地标最广、最浅层的意思,就是您说的。
对应我吕州作为江南水乡的一种意象,一个朦胧、温婉的少女。
人民广场,当然应该立一个人民的雕塑。
但是,它还有一层意思……”
江临舟的语气,突然转为庄重而又深沉。
“是南湖撑伞者,这雕像底座周长19米,高2.1米,雕像高7.1米。
侯局长、陆处长,想到了什么吗?
这尊雕塑,是对那段历史的一种含蓄、艺术的致敬,它扎根于我们自己的土地和历史。”
江临舟的解释,让侯亮平与陆亦可震惊当场,这就是个绝对正确的命题。
江临舟转身,看着侯亮平,
“而您知道,我当年为什么严厉主张否决的那个“吕州之光”的方案吗?”
侯亮平目光一凝,“愿闻其详。”
“那就是一个缩小版的、拙劣模仿的“自由女神像”。
手里举着的不是火炬,据设计师说是什么“吕州之光”,但形神俱备,就是不折不扣的自由女神。”
侯亮平眉头微皱,似乎想辩驳这是成熟的国际雕像修饰变换。
江临舟抬手打断他,语气依然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侯局长,我记得我曾经公开说过一句话:文化工作者当有文化。
那您是否知道,纽约那座自由女神像,是在什么背景下,由谁送的吗?”
“江市长,这自由女神像,还有什么说法?”陆亦可适时插话,打断了沉重的气氛。
“自由女神是法兰西送给美利坚的。
为了纪念两国在独立战争期间的友谊,其深层目的,是为了对抗当时的世界霸主英国。
它是美法友谊的象征,更是美国独立并试图挑战旧秩序的宣言。”
江临舟目光如炬,看向侯亮平。
“那么,侯局长,请您告诉我。
我们吕州,现在需要纪念与哪个国家的友谊来对抗霸权吗?
或者说,在我们自己的土地上,我们汉东省、我们吕州市,是正在遭受某种需要反抗的压迫吗?”
不等侯亮平回答,江临舟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
“在我看来,如果吕州的市中心人民广场上,立起了一个“小自由女神像”。
让吕州被人戏称为“小纽约”,这绝非好事,这甚至是一种文化上的灾难!
这意味的不是国际化,而是我们吕州本土文化的彻底失控与投降!
意味着我们的文化工作者,脑子里装的都是别人的符号和历史,却对我们自己的土地和过往,一无所知,甚至不屑一顾!
我用我规划局副局长的权力,坚决否决了它。
因为我们吕州人民广场需要一个属于人民自己的、源于中国自身文化和历史的地标,
而不是一个在全世界被复制了无数次的、空洞的西方符号复制品。”
侯亮平、陆亦可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
他再次望向窗外那座“朦胧雨下”的雕塑,眼神已然不同。
江临舟的这一番话,完全跳出了他们预设的恩怨战场、学术争端,上升到了人民的高度。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265/4330598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