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章 意外地要被卷入剧情了
京州市市委会议室,116大风厂事件善后处理紧急会议。
会议进入关键的责任分配阶段,讨论资金分摊问题。
“大风厂一一六事件,4500万安置费的问题怎么解决?
这些钱先由政府来出。”
李达康为了在沙瑞金面前表态,将这件事揽在了市政府。
“市财政出款2000万,市公安局从维稳资金中抽出1000万,光明区出剩下的1500万。"
李达康用手指关节重重敲击桌面,目光锐利地扫过全场,最终定格在孙连城身上。
“安置问题,是当前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不能再拖!
市财政已经拿出了最大诚意,光明区必承担属地责任,大头我都给你解决了,一千五百万,一周之内,必须到位!
孙区长,你有没有问题?”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孙连城身上,孙连城脸上挤出万分为难的表情。
孙连城站起身,微微躬身,声音带着惶恐和无奈。
“李书记,我们光明区的财政状况,您是知道的,本来就是吃土地财政饭。
这几年又是旧城改造,又是基础设施投入,而丁义珍又把光明区能卖的地都卖了。
土地财政收入在丁义珍的腐败操作下本就是一团乱麻。
账上实在是干干净净,别说一千五百万,就是五百万,现在拿出来都困难重重,除非把全区教师的工资先停发了。”
李达康不耐烦地打断孙连城,
“少在这里哭穷!办法总比困难多!
融资、借贷、压缩其他开支!这是死命令,没有条件可讲!
给大家一个星期的期限,钱不到位,主动辞职。"
孙连城就等的就是李达康的要光明区无条件筹钱这句话。
他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一种豁出去的神情,语气反而变得沉稳。
“李书记,理解您的决心,也明白安置工作的重要性。
但是,正因为它如此重要,涉及如此巨额的资金动用,我们更不能在程序上有任何瑕疵啊!”
“按照《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
动用这么大一笔财政资金,必须经过区委常委会的集体研究和表决。
可我们光明区,区委书记丁义珍潜逃,同时牵连其他区委。
书记一直缺位,是由我这个副书记、区长在代为主持工作。”
李达康似乎预感到他要说什么,打断道,“你主持工作,就可以履行书记职责!不要找借口!”
听到李达康的话。孙连城语气更加诚恳,
“李书记“主持工作”和“书记”在法律程序和决策权威上,是有本质区别的!
我现在召集的只能是区政府常务会议,或者书记办公扩大会议。
它无法等同于、也无法替代区委常委会议的法定决策功能。
尤其是在丁义珍刚刚出事这个敏感时期,我们更要慎之又慎。
“目前我们区委常委班子缺额严重,连最低决策人数都勉强达到。
在这种状态下,审议一千五百万的巨额支出,先不说能不能通过,就算勉强通过了。
这个决策的程序合规性、未来可能面临的审计和监督。
李书记,程序上的瑕疵,会让这笔救急的钱,将来反而成为新的问题,辜负了您的信任,也给市委抹黑啊!”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孙连城这站在了程序和纪律的制高点上的一番发言,
把自己打扮成了一个严格遵守组织原则、生怕给领导添乱的干部。
李达康脸色已经全黑了,死死地盯着孙连城。
他完全明白孙连城是在用规章制度当挡箭牌,但在公开场合,他无法反驳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
他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很好,孙连城,你跟我讲起规矩来了。
李达康强忍着掀桌子的冲动,猛地站起身,“散会!”
京州市委书记办公室。
李达康怒气冲冲地回到办公室,重重地坐在办公椅上,秘书吓得不敢出声。
李达康看着被吓得不敢说话的秘书,对着秘书几乎低吼出声,“出去!任何人都不见!”
秘书赶紧离开并带上门。
李达康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思考安置费问题。
李达康咬牙切齿地喃喃自语,
“好你个孙连城!跟我玩这一手!
跟我讲条件?跟我摆困难?
一千五百万,跟我扯什么常委会,扯什么书记缺位?
你那一套,骗得了谁?
你就是怠工!就是不敢担当!”
李达康一掌拍在办公桌上。
“呵,区委书记缺位?常委会无法决议?
拿着鸡毛当令箭,口口声声要一个区委书记来主持大局。
拿区委书记缺额当挡箭牌,你以为这样我就拿你没办法了?”
他走到窗前,看着楼下陆续离开的参会车辆,眼神冰冷。
“你不是要区委书记吗?
好,我就给你找一个。给你找一个你挑不出半点毛病的书记!
没有我李达康的同意,你孙连城别想上区委书记。”
李达康嘴角勾起一丝冷冽的、近乎残酷的笑意。
直接拿起了桌上的红色保密电话,按下了几个号码。
在等待接通的短暂间隙,李达康的眼神再次恢复了那个锐意改革、说一不二的市委书记的常态。
只是眼底深处,多了一分彻底解决麻烦的狠厉。
李达康对着话筒,“喂,我是李达康,给我接省委组织部吴部长。
电话接通,他的语气瞬间变得客气而富有策略性。
“吴部长,您好,我是李达康。
关于我们京州市光明区领导班子的配备有一个紧急想法,想向您汇报一下,也听听您的意见。”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265/4330598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