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名义:侯亮平,请遵守组织原则 > 第 25 章 老兵监督,新兵执行

第 25 章 老兵监督,新兵执行


大风厂广场,安置费发放现场。

《老兵在线》栏目首次直播,兼录制现场。

上午九点,  广场上已是人山人海,公示期已满,无人能从法律层面提出异议。

工人们翘首以盼,直播设备全部就位,气氛庄重而热烈。

九点十五分,江临舟与李达康正在临时设置的贵宾室,沟通最后的发放流程。

李达康翻看流程表,点头。

“临舟,安排得很周密。

老兵监督委员会这个点子,化被动为主动,很好。”

“感谢书记支持,我们要让整个过程经得起任何角度的审视。”

江临舟客气道。

就在这时,广电局长周铭几乎是跑着冲了进来,语气激动又带着一丝紧张。

“李书记,江市长!来了!老前辈们到了,即将要下车!”

两人对视一眼,立刻起身,快步走向广场入口。

广场入口处

一辆中巴车平稳停住。

车门开启,首先下来的是一身戎装、神情肃穆的武警礼兵。

随后,在礼兵小心翼翼的搀扶下,四位耄耋老人缓缓现身。

刹那间,仿佛时间凝固。

四位老人,全部身着保存完好的  “五五式”常服,为首那位老前辈更是肩扛两杠一星。

黄绿色的布料洗得微微发白,却熨烫得棱角分明。

而最撼动人心的,是他们胸前——那密密麻麻、承载了国家半部烽火史的“功勋章”!

在阳光下交织成一片令人不敢直视的荣光之海。

“敬礼——!”

程度看着那一片晃得人眼花地勋章,条件反射般地喊出口令。

从近处的礼兵,到远处列队的全体公安干警、武警官兵,“唰”的一声,动作整齐划一。

向这四位国宝级的功勋老兵,致以最崇高的军礼!

整个广场鸦雀无声,只有相机快门声如同密集的心跳。

江临舟和李达康快步上前。

李达康率先伸出双手,紧紧握住第一位抗战老兵干瘦却有力的手。

李达康罕见地不再是那千年面瘫脸,满面堆笑,声音带着激动与敬重。

“老前辈!辛苦了!欢迎您来监督我们的工作!”

江临舟紧随其后,态度谦恭。

“前辈们好,我是江临舟。感谢您们能来督促我们的工作。”

四位老兵微笑着点头回应,看着年轻的江临舟目光充满了慈祥。

省委大楼。

沙瑞金正在批阅文件,秘书快步推开门,将一台平板电脑放在他面前,屏幕上正是现场直播画面。

当那四位老兵的身影和满胸的勋章映入眼帘时,沙瑞金猛地站起身!

沙瑞金脸色一变。

“这……,李达康只跟我说请了老兵监督,没说是抗战功勋老爷子!

快备车!我马上去大风厂!”

这几位健在的抗战、援朝老兵,是真正的“国宝”。

他们的出现,其政治分量和象征意义,远超一场普通的安置款发放。

沙瑞金必须亲自到场,以示尊重。

坐在汉0001的省委专车上,沙瑞金掏出电话,给李达康拨了过去。

“达康书记,几位老前辈远道而来,请务必让他们休息好,照顾好老前辈们的身体状况。

我正在前往的大风厂的路上。”

李达康听着沙瑞金的话,会心一笑。

沙瑞金希望李达康将时间安排稍微后延,给他足够时间赶到。

后台休息室,陈岩石早早就在这里等着。

当他看到被簇拥着走进来的四位老兵,看着老兵们那一身功勋章。

一时之间,惊愣当场。

那位领头的开国校级老前辈,目光越过众人,精准地落在陈岩石身上。

他眯起眼,脸上绽开一个穿越了炮火与岁月的温暖笑容:

“小石头!几十年不见,你这倔小子,也老成一块皱石头了!”

陈岩石身体剧震,眼眶瞬间就红了,快步迎上去,握住老爷子的手,声音哽咽。

“老排长!是您!您怎么来了!我,我没想到这辈子还能见到您!”

老前辈爽朗一笑,幽默中带着铿锵。

“来看看你小子有没有给咱们队伍丢人!

听说你都到大检察长了,但在我这儿,你永远是新兵连那个‘小石头’!”

陈岩石看着老排长和几位老战友笔挺的军装和耀眼的勋章。

再低头看看自己一身发旧的行政夹克,一种强烈的“掉队”感涌上心头。

他猛地想起什么,立刻走到一旁,掏出手机,拨通了侯亮平的电话。

“亮平!你立刻!马上回我家一趟!

在我衣柜最里面,把我那套五五式军装,还有那个放勋章的盒子,给我送来!快!!”

电话那头的侯亮平显然愣住了,问道,“陈叔,怎么了。”

“你别管,照办就是了,快点。”

听到陈岩石如此急切的语气,侯亮平立刻回答:“好的,陈叔,我马上去办!”

二十分钟后,沙瑞金的专车抵达,快步进入后台休息室。

看到正在被侯亮平伺候着,换55常服的陈岩石。

他整理了一下衣领,快步走进休息室,看到江临与李达康正陪着四位老人说话。

连忙上前,向四位老兵深深鞠躬。

沙瑞金语气无比诚恳。

“几位老首长!瑞金来晚了!

感谢您们莅临指导,这是我们京州,也是汉东省莫大的光荣!”

那位被陈岩石称为“老排长”的老爷子笑着摆了摆手。

“沙书记吧?别搞这些虚的。

我们今天来,就是替那些牺牲的战友,看看咱们的新中国。

看看咱们的政府,是怎么给老百姓办事的!

你们按规矩办,我们看着就行!”

江临舟适时上前,“那老爷子,我们就去主席台,开始今天的发放工作。”

江临舟在二十分钟内,已经与几位老前辈熟悉。

相比于一脸老相的李达康,几位老前辈显然更欣赏,几乎算孙辈的年轻副市长江临舟。

大风厂广场,直播镜头聚焦主席台。

江临舟站在发言席上,身后大屏幕清晰地显示着《劳动合同法》相应法条。

沉稳清晰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每个角落。

“工友们,同志们,以及在场的各位革命前辈。

经过三天公示,依据《国家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以及《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之规定。

市劳动保障局与社保局对大风厂全体员工的工龄、月平均工资进行了最终核定。

安置补偿将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经济补偿金‘N’倍标准执行。”

说着他侧身,指向大屏幕,上面滚动着详细的公式和条款。

“所有核算标准、法律依据、个人明细均已公示,接受全社会监督。

程序合法,依据充分。

现在,我宣布大风厂员工安置补偿款,正式启动发放!”

说完,他没有立刻下令开始,而是转向老兵监督席,微微躬身,语气无比郑重。

“各位老前辈,作为今天的特邀监督员,对于刚才宣布的法律依据和执行程序。

您们还有什么需要询问的吗?

有任何疑问,我们现场解答。”

全场目光,连同所有直播镜头,都聚焦到那五位身着旧军装的老兵身上。

片刻寂静后,那位被陈岩石称为“老排长”、身穿五五式将校装的老爷子。

缓缓拿起了自己面前那支从大风厂物资中找出来的,带有时代印记的金属底座麦克风。

他并没有看任何文件,而是目光平和地看向江临舟。

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一丝温和又带着几分追忆的笑容,声音洪亮带着特有的沧桑感:

“小伙子,你叫江临舟,是吧?”

“是的,前辈。”江临舟恭敬地回道。

老爷子点了点头,目光仿佛穿透了时光。

“你这一条一条,讲得很清楚,很规矩,很好。”

他顿了顿,用握着麦克风的手轻轻点了点桌面。

“当年啊,就是因为村里的保长收税、派丁,

从来不讲规矩,说多少就是多少,逼得人活不下去……”

老爷子的声音里没有愤怒,只有历经沧桑后的平静叙述。

“要是那时候,他能像你今天这样,把事情摆在明处,有一条大家都得守的规矩。

我或许也就不会提着脑袋跟着去闹革命喽。”

此言一出,万籁俱寂。

这句看似平淡的回忆,其蕴含的力量却重逾千钧。

它从一个国家奠基者的口中说出,将  “讲规矩”、“依法办事”提升到了革命初心的高度!

它清晰地告诉所有人,革命的初衷之一,就是为了建立一个“讲规则、守公平”的新世界!

陈岩石坐在老排长旁边,嘴唇动了动,最终却一个字也没能说出来。

他只能缓缓地、沉重地点了点头,默认了这个他曾经极力抗拒的、纯粹基于法条的方案。

江临舟面向老排长,再次深深鞠躬:

“感谢老前辈的肯定!

我们一定牢记初心,依法依规,把工作做好,不辜负您们当年流过的血汗!”

他直起身,目光扫视全场,终于下达了那个等待已久的命令:

“现在,我宣布,在五位革命前辈的见证下。

依据《国家劳动合同法》,大风厂员工安置补偿款,正式发放!”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265/4330597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