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是谁动作这么快
这边。
孙嫚刚结束一个线上学术研讨会,揉着发胀的太阳穴,习惯性地刷着手机放松。
一条来自海外同学的微信消息弹了出来,附带一个耸人听闻的新闻链接。
“嫚嫚!快看这个!是不是你之前提过的、那个总缠着裴教授的云晚?”
孙嫚漫不经心地点开链接。
几秒钟后,她慵懒的姿态瞬间消失,猛地从柔软的沙发椅上坐直身体!
眼睛死死盯着屏幕上那篇来自《全球星闻》的报道。
虽然全文没有点名道姓,但那些关键词——“天籁之战”、“清冷脱俗”……像一把把钥匙,精准地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是她!
绝对是云晚!
一股狂喜像电流般窜遍孙嫚全身,让她指尖都微微发麻。
她苦心经营多年,想靠近裴景深而不得,那个云晚却总能轻易得到裴景深的青眼!
甚至让裴景深亲自邀请她去读研!
凭什么?
现在好了!老天爷都看不过眼了!
“未婚先孕”、“私生活混乱”、“孩子生父成谜”……
这些字眼像最甜美的毒药,让她兴奋得心脏怦怦直跳。
“云晚啊云晚,你终于有今天!”
孙嫚脸上露出一种混合着嫉妒和快意的扭曲笑容。
她几乎能想象到,当裴景深看到这篇报道时,会对云晚多么失望!
一个品行不端、声名狼藉的女人,还有什么资格站在高洁如明月的裴教授身边?
还有什么脸面去玷污学术的殿堂?
这就是搞臭云晚、让她彻底从裴景深世界里消失的最佳时机!
她立刻登录自己经营的那个主打“高知女性视角”点评时事的自媒体账号。
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因为激动甚至有些颤抖。
她要将这把火,彻底烧回国内!
标题她都想好了,既要蹭热度,又要摆出理中客的姿态:
“理性吃瓜:从《天籁之战》看顶级艺人形象管理,‘人设崩塌’背后折射了怎样的行业生态?”
正文里,她巧妙引用了那篇海外报道,用看似客观的口吻提及“某位近期曝火的女歌手”,却处处暗示、句句引导。
最后还假惺惺地感叹一句:“若传闻为真,实在令人唏嘘。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希望当事人能妥善处理,给公众一个交代。”
检查一遍,确认既达到了抹黑的目的,又给自己披上了“理性讨论”的外衣。
孙嫚满意地点击了“发布”。
看着屏幕上“发布成功”的提示,她长长舒了口气,仿佛已经看到了云晚被千夫所指的惨状。
她端起桌上的冷咖啡喝了一口,只觉得从未如此畅快。
起初,确实如她所愿。
文章因为蹭了“天籁之战”和“云晚”的热度,加上标题引人注目,点击量迅速攀升。
评论区也出现了不少质疑和嘲讽云晚的声音。
“不是吧?真的假的?我刚刚才被她的歌声圈粉!”
“果然娱乐圈没干净的,立什么佛女人设,笑死人了。”
“脱粉了脱粉了,恶心。”
孙嫚看着不断上涨的阅读数据和那些负面评论,嘴角的笑意越来越深。
但很快,她发现了不对劲。
文章的点击增长曲线,在达到一个小高峰后,突然像是被无形的手掐住了脖子,停滞不前。
评论区那些激烈的负面言论,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减少。
反而多了许多维护云晚的帖子:
“哪里来的野鸡新闻就乱喷?有实锤吗?”
“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造谣死全家!”
“相信晚晚!坐等官方打脸!”
“小编收了多少黑心钱?这么抹黑一个认真做音乐的女孩?”
更让她心惊的是,她尝试转发链接到其他平台,却发现要么提示“内容违规”,要么链接直接变成一串星号!
她自己的账号后台也收到了系统通知,提示“部分内容存在争议,建议修改”。
限流了!
而且是非常明显的人为干预下的限流!
孙嫚脸上的笑容彻底僵住,一股凉意从脚底升起。
是谁?
动作这么快?
-
与此同时,几家与云晚关系尚可、或深知其背景的娱乐媒体编辑部里,也不平静。
小编A凑到主编耳边:“头儿,孙嫚那个自媒体的曝料看了吗?咱们跟不跟?虽然有点冒险,但流量肯定曝炸!”
主编老王瞪了他一眼,压低声音:“跟?拿什么跟?拿你的饭碗跟吗?”
他指着屏幕上几乎秒消失的负面评论和孙嫚账号那诡异的流量曲线。
“看见没?这就是信号!”
“上面有人不想让这事闹大!而且不止一方!”
“江家、周家、沈家、裴家……你猜他们看到这消息,是会帮着澄清,还是会直接摁死造谣的?”
小编A缩了缩脖子:“那我们……”
“装死!”老王斩钉截铁,“不仅我们不报,你赶紧去盯着点,要是有哪个不开眼的小号或者平台敢搬运,立刻想办法提醒对方删帖!这时候别出头,闷声发大财……不,闷声保平安才是正道!”
类似的情景在其他媒体办公室也在上演。
大家心照不宣:这瓜有毒,吃不得。
偶尔有几个为了博眼球的小号或者不怕死的营销号,试探性地发了些含糊其辞的内容。
结果帖子存活时间还没超过一杯咖啡凉透的功夫,就神秘消失了。
账号甚至直接被禁言。
网络上一时间风声鹤唳。
关于云晚的惊天大瓜,仿佛被一张无形的大网牢牢罩住,只在极小的圈子里暗流涌动,却始终无法形成真正的舆论海啸。
普通的网民们,依旧沉浸在《天籁之战》精彩表演的讨论中,对即将到来的风暴浑然不觉。
只有极少数敏锐的人,隐约感觉到,在这看似平静的水面之下,正有几股庞大的暗流在激烈碰撞、角力。
-
裴景深很少登录社交平台。
他更愿意将时间耗费在晦涩的学术论文或者复杂的实验数据上。
但今天,助理小心翼翼发来的链接,让他点进了那个他几乎从未涉足的舆论场。
屏幕上,孙嫚那篇打着“理性吃瓜”旗号,实则字字诛心的文章,像一根根针扎进他的眼底。
尤其是评论区那些不堪入目的猜测和辱骂,让他温润的眉眼瞬间凝结了一层寒霜。
他几乎没有犹豫,直接拨通了孙嫚的电话。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262/4330700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