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谁在暗地里告状
“丽娟,傻乎乎站着干什么,赶紧给保生端口喝的。”
陈老太一吆喝,冯丽娟忙忙转身回屋。
她动作挺快,找茶缸子,拎暖水壶,倒水是一气呵成,可提到门口的时候已经没瞧见丈夫了,只能问婆婆,“妈,保生呢?”
陈老太气呼呼的说:“走了,等你把水拿来黄花菜都凉了。”
她一扭头进了屋,想到这一趟亏本的人情往来就难受。
在陈老太心里的账本上,小巷子里头有三号人物是可以任意拿捏的,还都是离自己贼拉近的钱老太和田寡妇,剩下一个就是儿媳妇。
她心里不痛快,对着关上门的儿媳妇数落,“我们家对你真是没话说,一块接来城里头享福,全靠我儿子养着你,到现在一口水都喝不上。”
“成天都不知道你在干什么,哪怕是再给生个大孙子也成啊。”
“母鸡天生会下蛋,女人天生会下崽,可现在黑妞都要上小学了,你肚子怎么还没动静。”
“才一个啊,就这么一个能顶什么事啊,谁家当媳妇的都比你强,真是操不完心。”
“你吃了我们家多少粮米,不叫我儿子养着你,你个没用的早饿死大道上了”
“就一个啊,你好歹多生一个,男的女的我都认了,可你肚子就是不争气。”
冯丽娟轻声说:“妈,别气了,喝口水吧。”
陈老太把儿媳妇轻飘飘的态度当成是挑衅,气急败坏的朝冯丽娟脸上吐了一口腥臭的唾沫,“掉猴儿作死的小瘪犊子,这把你能的,有能耐你去抹脖子去,保证一抹一个死,外面多的是排着队想给我儿子生孩子的女人,别以为吃点城里饭就是城里人,没有我们家保生,你啥也不是。”
窗户边出现个秃头脑袋,说:“行了行了,大晚上吆喝什么,早点睡。。”
冯丽娟赶紧应了声,道:
“妈,我烧点水给爸泡泡脚,活血化瘀说不定明儿就消肿了。”
“你们早点睡,我给保生留门。”
陈老太心疼好大儿,“也不知道吃上饭了没有。”
冯丽娟接话,“炉子我也看着,回来饿了随时有饭吃。”
老马家过日子的模式是跟乡下老家看齐的,所有粮食都在一口瓮里头,用条链子锁住,一日三顿饭由着放婆婆的放粮食,儿媳妇做饭。
陈老太看儿媳妇进灶房烧水才作罢,揣着手进了屋,从口袋里掏出一小把瓜子,那是她给自己攒的小零嘴。
老马头说:“这里不是老家,你收敛点。”
这话陈老太不爱听,她真的已经很收敛了。
在老家,婆婆打儿媳妇是天经地义,儿媳妇是男方家的个人财产,就跟家养的下蛋鸡一样,由她打由她杀,跟别人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
说白了,老家养的任务猪都比当儿媳妇的值钱。
陈老太向来觉得,她的儿媳妇她说了算,她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关别人屁事儿啊?
一提起来,陈老太就不太高兴。
在乡下她怎么揍冯丽娟都没事,可进城第一次出手,隔天街道办事处就找上门来了,说不能拿过去那套旧思想办事,说什么新社会人人平等,婆婆不能随便打儿媳妇。
陈老太坐地上打滚的时候,街道办事处还说了这么闹影响子女前程。
这哪成啊,全家族就出了个金凤凰。
陈老太就收敛多了。
而且据她悄咪咪的观察,城里头老太太做派和乡下老娘们确实不太一样,整儿媳妇那都是柔里藏刀,人前说儿媳妇好,人后才开整呢。
她可是城里人了,不能还带着泥腿子的影子,叫人看笑话。
陈老太第二回实在忍不住要打冯丽娟的时候是因为看到谁家都是两三个孩子打底,那多的有五六个呢。
她心情不好下的手。
这理由够硬了吧,结果隔天居委会又找上门一顿批评。
陈老太也不傻,咋能回回打儿媳妇都被逮了个正着呢。
她暗地里调查过,虽然居委会那群老娘们瞧不起她不拿贿赂,可到底知道有人暗中告密。
只要她一打冯丽娟,就有人往居委会丢小纸条。
他们家只有马保生有文化会认字,其余的都是大文盲,但指定不能是好大儿。
陈老太想破脑袋都不知道是谁。
暗地里不知道谁抓她小辫子,再加上冯丽娟整体还算听话,懂事,也知道顺从婆家。
而且虽然香火不旺盛,但好歹还有一根独苗苗,陈老太渐渐忍住了手痒。
她已经两三年没打过冯丽娟了,今天亏大发了也才朝人脸上吐口痰算完事。
冯丽娟提着搪瓷盆进来给公婆泡脚,说:“田寡妇家也没人,江大妈家也没人,咱们这一片好安静。”
陈老太忽然兴奋了。
她老早就怀疑报信的就是周边这几户,无非就是田寡妇,江秀菊和钱老太。
今天田寡妇和江秀菊都不在。
要是明儿还有人找上门,那多半就是钱老太使坏,可算是让她逮住机会能慢慢调查了。
这会,江秀菊打了个喷嚏。
秋天昼夜温差大,骑车迎着风才打了个喷嚏算好的了。
这白天来来去去的地,到晚上居然有几分陌生,这会也才看到医院后门自行车棚。
她一停车,后头就有人喊;“同志。”
两头发发白的老头老太太推着自行车,上头绑着个闭着眼睛,全身软趴趴的男人。
老夫妻挺无措,跟瞧见救命恩人似的抓着江秀菊问,“同志,她这情况应该去哪看病啊。”
江秀菊还真懂。
这两年市里头新开设了一门急疹科,平日里给菜刀划拉个口子,或者感觉事大发了都可以往那去。
老百姓进医院本来就容易犯迷糊,不知道也正常。
江秀菊搂着大丫,“你跟着我,我知道上哪看。”
那老夫妻千恩万谢的,推着自行车赶紧跟上。
没走几步又碰见一个男同志背着个女同志瞎转悠不知道上哪看病,江秀菊就一块儿捡起来了。
急诊科设得偏。
没法子,本来国内都是内科占大头。
这几年忽然到处学西医,折腾出个急疹的概念来。
甭说老百姓还不熟,就是急诊的医生都是内外科轮流派人,没个固定人员。
到一半了,江秀菊又捡了个看样子挺正常,但是满脸着急的男同志,就这么浩浩荡荡的进了急诊科。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255/1111107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