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忙不过来了
回到简陋却充满生机的洞府,林凡没有丝毫耽搁,立刻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敲门砖”的炼制中。
他首先锁定的目标,就是聚会上听到的那位修士急需的“潜渊符”。
此符要求能在水下维持长时间的避水效果,且稳定性要远超市面上的普通货色。
这正好契合韩立的技术专长。
林凡将需求和要求详细告知韩立,并将从柳依依那里争取到的一部分预支材料费交给他。
韩立听闻是与百宝阁合作的机会,也展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专注。
他废寝忘食地推演符文结构,结合林凡提出的“持续稳定供能”思路,对传统的避水符文进行了微调和优化。
与此同时,林凡也没闲着。
他利用【风险评估(初级)】和【商业洞察(初级)】功能,不断模拟炼制过程,优化材料配比。
力求在保证效果的前提下,将成本控制在最合理的范围。
他还拉着吴老,一起研究如何用更廉价的辅助材料,达到甚至超越标准材料的效果。
经过数次失败的尝试和近乎苛刻的调整,第一枚改良版“潜渊符”终于诞生了!
林凡亲自测试,将符箓激发后潜入附近一处深潭。
符箓形成的避水光幕稳定而坚韧,足足支撑了超过四十分钟才逐渐消散,远超客户要求的半个时辰!
不仅如此,由于优化了能量回路,这枚符箓的灵力消耗也比同类产品低了近两成。
林凡带着这枚符箓和一份详尽的成本利润分析报告,再次找到了柳依依。
当柳依依亲眼看到测试结果和那份条理清晰、数据扎实的报告时,美眸中终于露出了不加掩饰的惊叹。
“林道友,你真是......一次次让我刮目相看。”
她抚摸着那枚符文流转、灵光内蕴的“潜渊符”,语气中充满了赞赏。
“这枚符箓的品质,已接近一些中级符师的手笔,成本却控制得如此之好。这份报告,更是专业。”
她当即拍板:“此事可行!我会立刻上报阁内,启动定制业务试点。这第一单,便由我亲自去谈!”
柳依依亲自出马,凭借百宝阁的信誉和这枚优质样品,很快便与那位急需“潜渊符”的客户达成了协议。
价格比市场同类产品高出五成,但客户试用后极为满意。
不仅爽快付款,还额外支付了一笔不小的奖金,盛赞百宝阁“技术精湛,服务到位”。
首战告捷!
柳依依趁热打铁,利用百宝阁的渠道,谨慎地推出了“高端定制”服务,并特意提及了与“林凡工坊”的技术合作。
虽然并未大张旗鼓宣传,但在小范围的特定客户群体中,却引起了不小的关注。
随后,订单开始零零星星地增加。
有需要加强特定属性抗性的护身玉佩,有要求能够长时间维持低温以保存特殊药材的玉盒,甚至有猎妖队定制能发出特定频率音波、吸引某种妖兽的诱饵法器......
这些订单五花八门,技术要求各异,但利润都相当可观。
与之前那种零零散散,小打小闹的低端定制订单相比。
这回,林凡、韩立、吴老三人几乎将全部精力都投入了进去。
林凡负责总体设计、客户沟通和资源协调。
韩立主攻符文阵法核心。
吴老则在材料处理和药性融合上提供支持。
三人配合越发默契,工坊内时常灯火通明。
侯工也忙得脚不沾地,不仅要处理日常药材采购和回气膏的销售,还要负责这些定制订单的特殊材料搜集和信息打听。
成功带来喜悦,也迅速暴露了问题。
这一晚,在连续赶工完成了三个加急小订单后,洞府内一片狼藉。
吴老累得直接靠着丹炉打起了鼾,韩立虽然依旧沉默,但眼下的乌青显示他也到了极限。
林凡自已也是神识消耗过度,太阳穴突突直跳。
他看着桌案上堆积的订单玉简,又看了看疲惫不堪的伙伴,眉头紧紧锁起。
“林道友。”韩立难得主动开口,声音带着沙哑,“订单越来越多,难度也在增加。
仅凭我们三人,恐怕难以为继。
尤其是材料预处理和基础符文勾勒,若能有人分担,我能节省大量时间专注于核心部分。”
吴老也被惊醒,揉着酸痛的胳膊叹道:“东家,老汉我这把骨头,这么熬下去,怕是撑不住几天了。
光是处理这批‘寒玉’边角料,就耗了老夫大半天工夫......”
林凡沉默地点点头,他何尝不知?
现有的产能和人手,应付回气膏的常规生产和零星定制尚可。
但随着定制业务的名声渐渐传开,订单量和复杂度都在上升,他们这三个人已经捉襟见肘。
洞府就这么大,地火口也只有两个,硬件条件也限制了产能的扩张。
他看着疲惫的伙伴和堆积的订单,心中清楚。
单打独斗或者说目前这种小作坊模式,已经无法承载定制业务带来的机遇和压力了。
他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问题暴露出来,恰恰说明走到了必须突破的关口。
“韩兄,吴老,你们说得对。”
林凡沉声道,声音虽然疲惫,却带着一种清晰的思路。
“定制业务不同于批量生产回气膏,它要求我们具备应对各种稀奇古怪需求的能力。
这需要的不只是我们几个人的手艺,更需要整合更多样化的技能!”
他站起身,在狭小的洞府内踱步,脑海中一个酝酿已久的想法逐渐清晰。
“你们发现没有?这坊市内外,像我们这样的散修何其之多!其中不乏身怀绝技之辈。
或许有人擅长处理某种特定材料,有人对某种冷门符文有独到见解,有人精于豢养灵虫,有人懂得嫁接灵植......
但他们大多和我们之前一样,缺乏资源,没有渠道,空有一身本事却难以变现,只能挣扎求存。”
韩立和吴老闻言,都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他们自身就是例子,若非遇到林凡,此刻恐怕还在为几块灵石发愁。
林凡停下脚步,目光扫过二人,语气带着一种开创性的热忱。
“我在想,我们能不能不再局限于一个工坊?而是建立一个更具包容性的组织?
我们可以称之为......‘凡修会’!”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203/1111109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