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心境蜕变
初步掌握了“价值尺度”的感知能力后,林凡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与期待。
决定去青岚坊市边缘,那片鱼龙混杂的旧货市场实地检验一番。
这里充斥着各种来路不明的法器残片、古籍玉简、矿石草药,真伪难辨,价格混乱,是散修们捡漏和打眼的高发地。
往日里,林凡虽也有些眼力。
但大多依靠经验和韩立偶尔的指点,从未像今天这般充满底气。
他收敛气息,如同一个普通的低阶修士,漫步在杂乱的地摊之间。
目光扫过那些蒙尘的物品时,他悄然运转起对“价值灵光”的感知。
大部分物品在他眼中,都只笼罩着一层黯淡的与其标价大致相符的微光。
甚至有些光晕明显低于要价,显然是摊主在宰客。
但当他走到一个角落里的老者摊前时,目光猛地一凝。
摊位上摆着几件锈迹斑斑的兵器残片、几本兽皮古籍,还有一块黑不溜秋毫不起眼的砚台状物品。
其他东西灵光黯淡,唯独那块黑砚台,在其丑陋的外表下。
竟然隐隐透出一团凝而不散,比其标价明亮数倍的乳白色灵光!
“这......”林凡心中一动,但表面不动声色。
他随手拿起旁边一柄断剑看了看,又嫌弃地放下,最后才貌似随意地指了指那黑砚台。
“老板,这破玩意儿怎么卖?”
老者懒洋洋地抬了下眼皮:“十块灵石,不二价,这是祖上传下来的,兴许是个宝贝呢。”语气带着明显的敷衍。
林凡故作犹豫,还价道:“五块灵石吧,这看起来就是块废铁。”
一番装模作样的讨价还价后,林凡最终以七块下品灵石的价格,将黑砚台买了下来。
离开摊位后,他强忍着激动,又用同样的方法,在另外两个摊位上。
分别以极低的价格淘到了一枚内含隐秘禁制的残缺玉简,以及一块被误认为是普通“青岗石”实则内蕴一丝“空灵晶”的矿石。
这三件东西,总共花费不到二十块下品灵石!
回到商号静室,林凡仔细检查收获。
那黑砚台经过小心清理,露出下方几个模糊的古符文。
韩立辨认后惊讶地表示,这很可能是一件古代“静心砚”的残件。
虽已破损,但残留的宁神静气效果对低阶修士修炼仍有不小助益,价值起码上百灵石!
那枚玉简内的禁制颇为巧妙,对韩立研究阵法有启发作用。
而那块“空灵晶”更是炼制定向传送符箓的稀有辅料,价值不菲。
这次小小的捡漏,让林凡净赚了超过两百灵石!
这对于目前资金依旧紧张的林氏商号来说,算是一笔不错的意外之财。
更重要的是,林凡验证了“价值感知”能力的实用性。
此后,他开始将这种能力运用到商号的日常运营中。
在采购环节,无论是采购原材料还是收购旧法器。
林凡往往能更精准地判断其真实价值和潜在瑕疵,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
甚至时常能以低于市场的价格,买到性价比极高的东西。
钱明对此佩服得五体投地,认为东家简直有一双“识宝慧眼”。
在产品定价方面,对于商号自家的产品,尤其是定制法器和特色符箓。
林凡能更清晰地感知其投入的成本、蕴含的独特价值以及市场的接受度,从而制定出更合理的价格策略。
既不让客户觉得太贵,又能保证商号的收益。
而在与客户或供应商谈判时,林凡那种对价值精准把握的自信,以及偶尔看似随意却直指要害的点拨。
让对方常常产生一种“此人深不可测,不好糊弄”的感觉,无形中为商号争取了更多利益。
林凡这种仿佛“点石成金”般的能力,自然瞒不过身边的核心成员。
侯工、钱明等人将这一切看在眼里,惊在心中。
他们无法理解东家为何突然变得如此“火眼金睛”,只能将其归咎于林凡天赋异禀。
或许是在经历大劫后潜能爆发,或者得到了某种不为人知的机缘。
这种神秘感,加上林凡之前展现出的坚韧和谋略,使得他在团队中的威望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成员们对他更加信服和敬畏,商号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大家都觉得,跟着这样一位仿佛有“天命”在身的东家,即使前路再难,也总有希望可言。
林凡乐于见到这种变化,但他深知怀璧其罪的道理。
他对外只称是自己多年经验积累和直觉更加敏锐,绝口不提古壶和“钱道”之事。
他将主要的精力,依旧放在默默感悟古壶符文和踏实经营商号上。
这初露锋芒的“价值感知”能力,如同给艰难前行的林氏商号装上了一个精准的导航仪。
虽然还不能直接带来巨大的财富,却有效地避开了许多暗礁,指明了最优的航向。
林凡相信,随着对“钱道”理解的加深,这双“慧眼”必将看得更远。
成为他在这残酷修仙界安身立命,乃至崛起称雄的最大倚仗!
然而,在初步窥见“钱道”奥秘后,林凡的心境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他不再仅仅将林氏商号视为一个单纯赚取灵石的机器,开始重新审视苏婉清当初那些关于道心与外物的诘问。
“财,可养道,亦可覆道。”林凡在静室中独自沉思。
“过去我过于急切,一味追求利润扩张,犹如涸泽而渔。
虽得一时之利,却根基不稳,险些招致灭顶之灾。
四海商会恃强凌弱,元宝会操纵风云,看似强大,但其道霸道酷烈,终非长久之计。”
他回想起商号濒临破产时,那些选择离开的人。
也想起了石猛、韩立、侯工、钱明这些誓死相随的伙伴,还有那些在困境中依旧给予信任的客户,一种明悟渐渐涌上心头。
“商号之基,在于人。
不仅是内部的成员,也包括外部的客户、合作伙伴,乃至整个散修群体。
若只顾自身敛财,而忽视其福祉,如同无根之木,再茂盛也终将倾倒。
真正的‘财道’,或许不在于占有多少,而在于能让多少价值健康地流动起来,惠及自身,也泽被他人。”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203/1111103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