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战墓斗法 > 第4章 古玉

第4章 古玉


晚风裹着村口老槐树的凉意,往我衣领里钻的时候,爷爷突然伸手攥住了我的胳膊。

那力道来得又急又猛,指节硌得我骨头生疼,我浑身一激灵,后颈的汗毛瞬间竖了起来。

这可不是爷爷平日里的模样  。

他素来手劲轻软,连握筷子都要慢半拍,此刻却像铁钳似的锁着我,指腹还在微微发颤。

“爷、爷爷?”

我声音发飘,脑子飞快地转着村里老人讲过的鬼故事。

前几天王婶还说后山有  “东西”  夜里出来游荡,难不成……  我越想越怕,心脏  “咚咚”  撞着胸口,当下只想挣脱逃命。

我往后猛拽胳膊,鞋跟在泥地上蹭出两道白印。

“您松开!您别吓我啊!”

“你往哪儿走啊?”

爷爷的声音突然在耳边响起,带着点喘,却没了方才的僵硬。

“我不是下午就跟你说,晚饭后跟我回趟家吗?”

我僵在原地,耳朵里的嗡嗡声慢慢退去。

方才慌得没听清,这会儿才辨出爷爷语气里的熟悉  。

还是那股带着烟草味的沙哑,只是比平常沉了些。

“回、回您家?”

我这才反应过来,爷爷说的  “回家”  不是回我爸妈在村东头的新房,而是他独居在村尾的老院。

疑惑瞬间涌了上来,我揉了揉被攥红的胳膊。

“爷爷,您下午就说要带我回去,到底有啥事儿啊?您要是缺啥,我让我爸明天给您送过去就行。”

爷爷却没回答,只是摆了摆手,拐杖在地上敲出  “笃笃”  的声响。

“待会儿你就知道了,走,先跟我回去。”

他说着,又伸手过来,这次力道轻了些,只是牢牢牵着我的手腕,像是怕我再跑掉似的。

我没法子,只好跟着他往村尾走。

夜色越来越浓,头顶的星星被云层遮得只剩几点微光,脚下的土路坑坑洼洼,我好几次差点被石子绊倒。

村里的狗叫渐渐远了,只剩下我俩的脚步声,还有爷爷拐杖碰着石头的脆响。

风从后山吹下来,带着松针的冷意,我裹紧了外套,心里的嘀咕却没停。

爷爷住在村尾快二十年了,平常除了赶集,几乎不怎么出门,更别说这么晚了还特意把我叫过来。

到底是什么事儿,让他这么神神秘秘的?

走了约莫一刻钟,终于看见爷爷家的老院了。

那是三间土坯房,墙皮掉了大半,院门口的老梨树早就枯了,枝桠在夜里像张牙舞爪的鬼手。

旁边还有几户人家,都是和爷爷差不多年纪的老人住,此刻门窗都关得严严实实,连盏灯都没有。

昏黑的屋影杵在路边,窗户纸被风吹得  “哗啦”  响,真跟村里小孩说的  “幽灵鬼屋”  似的。

我咽了口唾沫,要不是爷爷牵着我,我今晚说什么也不敢往这儿来。

爷爷掏出钥匙开门,铜锁  “咔哒”  一声弹开,门轴发出  “吱呀”  的怪响,听得我头皮发麻。

进屋后,他摸黑拉了拉灯绳,房梁上那盏十五瓦的小灯泡  “嗡”  地亮了,昏黄的光勉强照遍整个屋子。

屋里的摆设还是老样子:靠墙摆着掉漆的木柜,桌上放着缺了口的粗瓷碗,墙角堆着几袋晒干的玉米,空气里飘着一股淡淡的霉味和烟草味。

爷爷没歇着,拄着拐杖快步走到床头。

那里放着个半人高的旧木箱,红漆早就褪成了褐色,边角处的木板都翘了起来,上面还缠着几道生锈的铁丝。

我跟过去,刚想问他要拿什么,爷爷却已经弯下腰,单手掀开了箱盖  。

那箱子看着沉,他掀开时却没费多少劲,像是早就练过无数次。

“爷爷,您这是找啥呢?”

我搬了个小板凳坐在旁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他。

箱子里堆着不少旧衣服,都是洗得发白的粗布衫,还有几双破了洞的布鞋。

爷爷两只手在衣服里翻找着,动作又轻又慢,生怕碰坏了什么似的。

他的头发早就全白了,此刻垂在额前,随着动作轻轻晃动,昏黄的灯光照在他手上,能看见老年斑和凸起的青筋。

没过两分钟,爷爷的手突然顿住了。

他从一件蓝布衫底下摸出个东西,小心翼翼地捧在手里,脸上瞬间露出了笑意  。

那笑意很淡,却藏不住高兴,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了。

我凑过去一看,是个小木匣子,巴掌大小,通体暗红色,表面刻着模糊的花纹,边角处磨得发亮,一看就有些年头了。

匣子约莫一尺长,半尺宽,厚度也就五厘米,拿在手里应该不轻。

“爷爷,这是啥啊?看着像个古董!”

我一下子来了兴致,起身凑得更近了些,鼻子都快碰到匣子了。

村里有人收老物件,我以前跟着看过,那些瓶瓶罐罐都没这个匣子看着有味道。

爷爷用袖口擦了擦匣子上的灰,动作轻柔得像在摸婴儿的脸。

“没错,这确实是个古董。”

他声音放得更沉了,带着点自豪。

“按你太爷爷当年说的,这是唐朝的东西。”

“唐朝?!”

我眼睛一下子瞪圆了,嗓门都提高了些。

“爷爷,您真有本事啊!唐朝的东西都能找到!快打开让我看看,里面到底装了啥宝贝!”

我说着,伸手就想去碰匣子,却被爷爷拦住了。

“别急,慢慢来。”

爷爷捧着匣子,弓着腰慢慢走到桌子旁,轻轻把它放在桌面上,生怕摔着似的。

他又从裤腰带上解下一串钥匙  。

那串钥匙用红绳系着,上面挂着好几个小钥匙,有的都锈迹斑斑了。

他挑了半天,选出一把指甲盖大小的铜钥匙,钥匙柄上还刻着个小小的  “李”  字。

我的眼睛紧紧盯着那把钥匙,连呼吸都放轻了。

爷爷捏着钥匙,对准匣子上的小锁孔,慢慢插了进去,“咔哒”  一声轻响,锁开了。

他伸手去掀匣盖,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

这里面到底是金镯子,还是玉簪子?说不定是唐朝的铜钱?

就在匣盖掀开的那一刻,一道白光突然从匣子里闪了出来,虽然很淡,却在昏黄的屋里格外显眼。

我  “呀”  地叫了一声,下意识地眨了眨眼,再看时,白光又不见了。

“爷爷!您看到没?刚才有白光!”

我拽着爷爷的胳膊,语气里满是惊讶。

爷爷却没说话,只是微笑着伸出手,从匣子里慢慢取出一件东西。

那东西通体发白,却不是银子的冷白,而是像冬天里的积雪,透着股温润的光,还晶莹剔透的,能隐约看见手里的纹路。

它约莫有掌心那么大,厚度不过一厘米,边缘打磨得很光滑,上面系着一根红色的绳子,绳子都有些褪色了,看着像是用来挂在脖子上的。

爷爷把那东西拿在手里,细细端详着,眼神里满是珍视,嘴角还带着笑,像是对着多年未见的老朋友。

他看了好一会儿,才轻轻用指腹摸了摸上面的纹路,动作轻柔得很。

我忍不住又问。

“爷爷,这是玉石吧?看着比村里张老板戴的玉坠子好看多了!”

“是玉石。”

爷爷点了点头,声音里带着点感慨。

“而且年代很久远,跟这匣子一样,都是唐朝的。你再仔细看看,上面还刻着字呢。”

“刻着字?”

我一下子来了劲,伸手就把玉石从爷爷手里抢了过来。

爷爷被我这动作吓了一跳,赶紧说。

“你慢点!稳当点!这东西脆得很,掉地上就碎了!”

“知道了知道了!”

我捧着玉石,小心翼翼地凑到灯底下,眼睛都快贴上去了。

玉石的表面很光滑,我摸了摸,冰冰凉凉的,还带着点温润的感觉。

我仔细看着,果然在玉石的中间位置,刻着几个小小的字,是繁体字。

我辨认了半天,突然瞪大了眼睛,声音都有些发颤。

“李、李世民……  佩玉?!”

这几个字像惊雷似的在我耳边炸响,我拿着玉石的手都开始发抖了。

李世民?

那不就是唐朝的唐太宗吗?

电视里演的那个皇帝!

我赶紧抬头看向爷爷,语速飞快地问。

“爷爷!这、这真是唐太宗的佩玉?您从哪儿弄来的啊?这上面怎么会刻他的名字?是不是假的啊?”

一连串的问题涌了出来,我心里又惊又喜,手都快握不住玉石了。

爷爷轻轻点了点头,眼神里满是郑重。

“没错,这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随身佩玉。”

“您真能确定?”

我激动得差点跳起来,把玉石又凑到眼前看了一遍。

“要是真的,那这玉可就值钱了!

说不定能在城里买栋大楼房!

爷爷!

您怎么不早说啊?您藏这宝贝藏了多少年了?”

我越想越高兴,脑子里都开始盘算着这玉能卖多少钱,能在城里买多大的房子了。

爷爷却没我这么兴奋,他只是轻轻叹了口气,伸手摸了摸玉石,眼神里多了些我看不懂的情绪,像是怀念,又像是郑重。

“这玉啊,是你太爷爷传下来的,到我手里已经快五十年了。”

他顿了顿,又看了看我。

“我今天把你叫过来,就是想把这玉交给你。”

“交给我?”

我愣住了,手里的玉石仿佛一下子重了许多。

“爷爷,这可是唐太宗的佩玉啊!这么贵重的东西,您怎么交给我了?我爸呢?或者我叔?”

爷爷摇了摇头,坐在椅子上,慢慢说起了这玉的来历。

原来这玉是太爷爷年轻的时候,在山里砍柴时捡到的。

那时候太爷爷在山里迷了路,看见一个被埋在土里的陶罐,打开一看,里面就是这个木匣子和这块佩玉。

后来太爷爷找人看了,才知道这是唐朝的东西,还是唐太宗的佩玉。

太爷爷把这玉当成传家宝,传给了爷爷,还说这玉能保平安,要传给家里最稳重的孩子。

“你爸性子急,你叔又常年在外打工。”

爷爷看着我,眼神里满是期待。

“我看你从小就细心,这玉交给你,我放心。”

他说着,伸手把玉石拿了过去,仔细地把红绳理好,然后绕在我的脖子上。

“你可得好好保管,别弄丢了,也别随便给外人看。

这玉不是用来卖钱的,是咱们家的念想,也是保平安的。”

我摸着脖子上的佩玉,冰冰凉凉的,却感觉心里暖暖的。

原来爷爷今晚神神秘秘地把我叫过来,是为了这事。

我看着爷爷的眼睛,郑重地点了点头。

“爷爷,您放心,我肯定好好保管,绝对不弄丢,也不给外人看!”

爷爷见我答应了,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拍了拍我的肩膀,又给我倒了杯热水,开始跟我讲太爷爷当年的故事,还有这佩玉的传说。

窗外的风还在吹,屋里的小灯泡依旧昏黄,可我却一点都不觉得害怕了。

手里的佩玉像是有温度似的,让我心里满满的都是踏实。

原来爷爷藏的不是什么稀世珍宝,而是咱们家的传承,是爷爷对我的信任。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169/5041307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