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一心向上 > 第345章 公平是靠个人去创造

第345章 公平是靠个人去创造


【公平,是靠个人去创造。

而非别人赐予。

每个人能力都很弱,无法给予他人公平。】

公平的底色,是在创造中生长的平衡。

村口老槐树下总围着人聊天,有回听见张婶叹气:"要是上面能给咱村多些帮扶,日子就能更公平些。"旁边的老木匠敲了敲手里的刨子:"公平哪是等来的?我年轻时候给人做家具,人家嫌我手艺生给少了工钱,我就天天练刨活儿,后来手艺硬了,不用人催,工钱自然给得足。"老木匠的话里藏着个朴素的道理:公平从不是谁捧在手里送来的礼物,它更像地里的庄稼,要靠自己弯腰播种、浇水,才能在成熟时迎来颗粒归仓的平衡。

说"公平靠个人创造",本质是承认"价值交换"的底层逻辑。生活里的公平,大多藏在"付出与所得"的秤上:学生熬夜啃书考出好成绩,拿到录取通知书时,是对"日夜苦读"的公平回馈;工匠打磨手艺做出精品,被人争相请去做工时,是对"千锤百炼"的公平回应;哪怕是街边卖早点的摊主,起早贪黑把摊子收拾得干净、食材弄得新鲜,回头客多了、生意火了,也是对"认真做事"的公平犒赏。这些公平从不是"别人赐予"的——没人会平白给学生送通知书,除非他先熬过无数个埋首书本的夜晚;没人会无故给工匠涨工钱,除非他先把手艺练到无可挑剔。就像春种秋收的规律,你在春天播下多少汗水,秋天才能收到多少公平的果实。

可总有人盼着"别人赐予公平",说到底是没看清"个体能力的有限性"。有人抱怨"老板没给我涨工资,太不公平",却忘了老板手里的资源也有限——公司要付房租、发其他员工的工钱,能分给每个人的蛋糕本就不大;有人指责"朋友没帮我忙,不够意思",却没想过朋友也有自己的难处——他可能正被家里的事缠住,或是本身就没能力解决你的麻烦。这世上没有谁能"给予他人公平",因为每个人都困在自己的生活里:父母想给孩子最好的,却可能因家境有限做不到;老师想对每个学生一视同仁,却可能因精力不够顾不全。个体的能力就像一杯水,能顾好自己就已不易,很难再把水匀给别人,更别说"赐予"别人一整池的公平。

历史上那些被记住的"公平时刻",从来不是等来的恩赐,而是无数人主动创造的结果。以前村里通路,没人等着上面拨款,是村民们自己扛着锄头、推着独轮车,一捧土一捧土把路垫平的;老辈人说他们年轻时学手艺,没人等着师傅手把手教,是自己端着热茶守在师傅身边,看师傅干活时偷偷记、悄悄练,硬生生把手艺学到手的。就连生活里的小公平,也是靠自己争来的:有人干活总被同事"甩锅",他没忍气吞声,而是把自己做的事一一记下来,在关键时候说清原委,慢慢没人再敢随意欺负他;有人买东西总被缺斤短两,他没自认倒霉,而是随身带个小秤,发现不对就当场指出来,后来摊主见了他总把秤杆打得高高的。这些创造公平的过程,可能要弯腰、要低头,甚至要得罪人,但正是这些"主动伸手"的动作,才把"不公平"的缝隙一点点填上。

那些盼着"别人赐予公平"的人,往往容易陷入"抱怨的泥潭"。他们盯着别人的"所得"看,却忘了别人背后的"付出";他们怪环境"不公",却不肯自己动手改变处境:学生抱怨"老师偏向同学",却不肯花时间把作业写得更认真;员工吐槽"公司待遇差",却不肯下功夫把工作做得更出色。久而久之,抱怨成了习惯,创造的力气反倒没了——就像守着荒芜的田地不肯耕种,却天天盼着天上掉粮食,最后只能在饥饿里怨天尤人。

其实公平从来不在别人手里,而在自己的掌心。你肯花心思提升能力,就有底气在机会来时抓住它,这是对自己的公平;你肯认真对待每一件事,就有信心在结果来时不后悔,这是对生活的公平。别再盼着谁能"赐予"你公平了——别人手里的公平,就算暂时给了你,也可能随时收回去;只有自己创造的公平,才像扎了根的树,风吹雨打也不会倒。

春天到了就去播种,夏天热了就去浇水,秋天自然会有属于你的公平。这世上最靠谱的公平,从来不是别人给的,是你自己挣的。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164/5043423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