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补偿?
柴让与杨伯平几人寒暄着,他状似并未关注柴沅芷、王姒等女眷。
但,他还是敏锐地察觉到了某道隐晦的视线——
王七娘?闺名好像是叫做王姒。
上次在工部,柴让就见到了她。
那时他没有过多关注。
一来,柴让与武昌侯府、卫国公府都没有太多的交情。
二来,王姒年纪比较尴尬,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柴让作为一个男子,不好与个豆蔻少女有太多的接触。
三来,柴让有种预感,王七似乎不愿与他有什么牵扯。
她对他有种莫名的疏离。
柴让出身王府,又被皇帝大伯两次选做嗣子,骨子里从来不是卑微之人。
他有着属于天潢贵胄的骄傲。
除了身份,柴让的容貌、学识、能力等,亦是京中数得上号的。
否则,满朝诸公以及皇帝,也不会在一众宗室子弟中选择他。
柴让自身足够优秀,他有着与能力成正比的傲骨。
感受到有人想要远离他,这人若对他没有用处,他也就会顺势远离。
他绝不会犯贱,用自己的热脸去贴别人的冷屁股。
“……可惜王家小娘子生得极美,能力、秉性等,亦是十分出众。”
那日工部与王姒偶遇后,柴让决定顺势与她疏远的时候,心里还有一点儿遗憾。
不过,也只是“一点点”,柴让很快就将王姒抛到了脑后。
直到——
杨鸿要娶继室了,人选竟是王姒的生母,前武昌侯夫人,国公府的姑奶奶。
柴让:……这难道就是所谓的缘分?
他已经不再关注她了,没想到,竟成了“自家人”。
柴让天生富贵命,却又少了几分运道。
有个皇帝同胞亲弟的王爷亲爹,可架不住这亲爹是个宠妾灭妻的混账。
不巧的是,柴让是嫡长子,而非宠妾所出的庶子。
亲爹福王不但宠妾灭妻,还是个爱屋及乌的“痴心人”。
宠妾的儿子,也就是福王府的二公子刚一落地,福王就亲自抱在怀里,还宣称什么“本王的第一子降生了”!
他这脱口而出的真心话,分明就是直接抹杀了柴让这个嫡长子的存在。
福王的偏心,还体现在柴让的名字上。
听听,柴让,“让”!
让什么?
世子之位?以及未来的整个福王府?
柴让的名字,俨然成了福王向宠妾母子证明偏爱的工具。
柴让心中有着无尽的怨恨,却连表露出来都不敢。
孝道大如天啊。
作为儿子,别说只是被取个“晦气”的名字了,就算被亲爹虐待,甚至是杀死,都不会得到所谓的“公道”。
柴让从三岁起,就知道,自己这个福王嫡长子的身份,十分危险。
不只是父亲宠妾灭妻,他的生母,堂堂福王妃,居然也是个满心满眼只有情爱的“痴心人”。
福王妃痴恋福王,福王一心只爱宠妾。
夫妻俩各有所爱,却都不能如愿。
福王妃的痴恋得不到回报,福王一心想跟爱人比翼双飞,中间却被福王妃强插一杠子。
福王这辈子最大的憾事,就是不能给心爱的女人名分,不能让心爱女人给他生的儿子做王府继承人。
福王不爱福王妃,甚至有些恨她。
但他又不能把她怎样。
福王妃是当今太后的嫡亲侄女,京城第一外戚奉恩公府的嫡长女。
是的,若是按照血缘关系来算,福王与福王妃是嫡亲的姑舅表兄妹。
不管是福王妃的身份,还是与福王的表亲关系,都让福王无比纠结——
他可以不爱她,却不能伤害她。
还有王府的世子,只能是福王妃所出的嫡长子柴让。
除非,宫里的贵人改了主意——
比如将柴让过继给皇帝。
话说几年前,当今圣上第一次被朝臣们逼着过继嗣子的时候,整个京城,上蹿下跳忙得最欢快的人,就是福王。
他倒不是贪恋皇位,而是想把柴让踢出王府,好让自己心爱的“第一子”名正言顺地成为世子。
福王和皇帝不愧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
福王有私心,皇帝也有自己的小算盘。
按理说,若是按照血缘的话,父族、母族都跟皇帝有血缘关系的柴让,确实是最适合的嗣子人选。
但,侄子再亲,也亲不过儿子啊。
皇帝不甘心,自己当年千辛万苦地登上皇位,可不是为了给旁人做嫁衣裳。
龙椅上,坐着的必须是他的血脉。
所以,近十年了,皇帝一直都不愿正式过继。
两次把柴让接进宫,不改玉蝶,只含混的封了他一个安王的封号,只是碍于朝堂的压力,太后的不满,以及心底不多的一丝愧疚。
唉,不管怎么说,第一次把柴让接进宫又将他撵出去的事儿,多少有些不厚道啊。
但,作为帝王,当今圣上有点儿良心,却不多。
如今,柴让在宫里住了没两年,居然又有宫妃怀孕。
这段时间,宫里也好,京城也罢,各种流言蜚语满天飞。
柴让想装聋作哑都做不到。
他现在的处境真的很尴尬,也很危险。
皇宫,随时都可能被赶出去。
福王府,早已没有了他的立足之处。
柴让看似尊贵体面,实则如履薄冰,他必须小心谨慎,提前筹谋。
杨家,是他的一个助力,他定要好好维系。
先生要与卫国公府联姻,或许,他也可以试着跟赵家合作一二。
至于王姒,到底只是个未及笄的小娘子,柴让不会过多的在意。
“她要疏远我?或许只是小孩子的小脾气吧!”
“无妨!日后她随赵娘子入了杨家,我便把她当做师妹,正常相处,也就是了!”
不动声色地,柴让暗暗将思绪全都梳理清楚。
……
过了七夕,便是中元节。
卫国公府遵照旧例祭奠先祖。
赵氏和王姒就有些尴尬。
赵氏是赵家女儿,可她又是和离的妇人,若是贸然加入到祭祖的队列中,总会有一二不长眼的人非议。
赵氏不愿在这样的日子里,打扰到祖宗们的清净,便拉着王姒一起整理账册,准备嫁妆。
距离婚礼,越来越近了,赵氏倒谈不上紧张,她心底还有一丝愧疚——
我再嫁了,日后与大郎、四郎他们,便再也没有关系了。
但,他们到底是从我肠子里爬出来的啊。
大郎、四郎还好,他们是男人,在边城吃些苦,算是历练了。
阿娇却是个小娘子,年纪小,受不得磋磨……
赵氏因着再婚,对于远在边城的儿女们,竟又生出了几分牵挂。
她,想补偿他们!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155/4332137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