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科举不易,九族文盲出了个读书人 > 第31章 有匪君子变土匪

第31章 有匪君子变土匪


老林氏上下打量着一行人,大声道:“杨氏,你们家每天进山做什么?”

杨氏没回答她。

老林氏自顾自幸灾乐祸道:“这娘不在,儿子都不知道被人欺负成什么样了。”

吴氏脸色变了变,刚要开口,一旁的杨氏翻了个白眼。

“哪家没打过孩子,我家光宗皮得紧,我这个当娘的,每日都忍不住想打他几下。”

挑拨不成的老林氏被杨氏噎了下。

吴氏皱了下眉,温声细语道:“倒是劳婶子每日盯着我们顾家的动静了。”

“弟妹,累了一天,咱家去吧。”

杨氏临走前又白了一眼老林氏。

自从顾二郎侥幸活着回来,而老林氏的儿子方大死在战场上。

这方家上下就看顾家不顺眼,好似顾二郎就不应该活着回来一样。

一开始因为两家同样有人上战场,但方家的儿子阵亡,顾家顾忌方家的心情,多有避让。

岂料老方家好似觉得顾家欠了他们似的,回回见到顾家人就没个好脸色。

老王氏也不是个受委屈的,几次后,就不让着了。

几年下来,两家的关系越来越不好。

老林氏趴在顾家墙角,知道顾光宗为什么被打,还是顾三郎这个亲爹打的。

可见到杨氏,她就忍不住挑拨两句。

等一行人往顾家走,老林氏对着顾家人呸地吐了一口唾沫。

而后眼尖看到不远处一道鬼鬼祟祟的身影,老林氏三角眼滴溜溜地转。

这边,杨氏推开门,见顾三郎打儿子,不由分说把儿子护在身后。

“好你个顾三郎,我辛辛苦苦给你们顾家人干活,你就这么对我儿子的?”

杨氏瞪了一眼顾三郎,又不满地看着公婆。

“光宗非要闹着吃糖葫芦,家里哪里来的糖葫芦。”老王氏难得解释了下。

要不是最近杨氏帮着采药去卖,给老儿子读书,老王氏才不稀得解释。

这孙子打了就打了,谁家小孩小时候没被打过。

更何况光宗这孩子雷声大雨点小,吵得很。

“小孩子哪有不嘴馋的,用得着这么打吗。”杨氏底气明显没刚刚足。

虽然她这个当娘的喜欢儿子。但知儿莫若母,杨氏对儿子还是有几分了解的。

这么会儿,听着儿子在后边的嚎叫声,刺耳得杨氏拳头都硬了。

光宗在杨氏背后,看不清娘亲的脸色,还继续干嚎,眼泪都没有。

顾如砺可是看得清清楚楚,怕接下去顾光宗被男女混合双打。

“光宗,过来。”

光宗停了下来,抽抽噎噎地看着小叔。

杨氏见儿子不再大声嚎叫,如释重负,直接把儿子推给小叔子。

“快去找你小叔。”

今儿个虽然没买糖葫芦,但买了点拜师用的红枣。

顾如砺带着几个侄儿进了主屋,拿了几颗红枣分给侄儿们。

“光宗,日后想要什么东西,可不能用哭闹来换。”

“嗯嗯嗯。”顾光宗红着眼吃红枣,心思都在吃的上。

顾如砺无奈摇头,这熊孩子。

草儿和石头想把手中的红枣给几个小的,被顾如砺阻止了。

“家中的小辈都有,不用把你们的分给他们。”顾如砺神色严肃地看着姐弟俩。

草儿和石头愣了下。

“你们爱护谦让弟妹,这是好事,可不能事事让着,容易让他们左了性子。”

草儿和石头是家中最大的孩子,家里的大人总是让他们谦让几个年纪小的弟妹。

甚至顾如砺这个做小叔的,从小没少被两人照顾。

可这又不是该他们的,他们也是才十岁出头的孩子。

“可是,大家都让我们让着弟弟妹妹,村里的人都这样。”草儿怔愣道。

顾如砺轻叹一声:“不是大家都这样就是对的,草儿,石头,你们也是小孩子。”

“家中清贫,大哥大嫂每日在地里劳作,也因为你们懂事,便疏忽了你们,只是你们也该知晓,你们,也是顾家的孩子,也还是需要被照顾的孩子。”

不用得了什么好东西就给下面的弟弟妹妹。

要顾如砺说,石头和草儿两个更应该多照顾点。

两孩子以前没少吃苦头,反倒是后面几个小的,虽过不上富足的生活,起码没跟两人一样,在干旱时吃野草树根。

会哭的孩子有奶喝,孩子太懂事了,家长就容易忽略孩子的需求。

屋外,王家和吴家的人在跟顾家道谢,没多久就离开了。

吴氏的娘亲赵大娘原想和老王氏私下说两句,可人多不好说话,最后只能跟着家人一同离开。

晚上,顾家人又吃上了肉,顾家上下埋头苦吃。

吃完碗里的肉,顾三郎和顾老头这才说起今日的事,为了等到现在,顾三郎憋了许久,这会儿讲得比进袁家的顾老头还要兴奋,跟在现场一样。

顾家人闻言欢喜至极。

“真的?镇上的夫子要收栓子为弟子?栓子是不是能进私塾读书了?”

“这收弟子和交束脩进私塾读书是不是不一样?”

顾家人目光灼灼地看向顾老头,等着他接下来的话。

“呃,”顾老头一时解释不清楚,最后扭头看向老儿子。

见家人都看着他,顾如砺思忖片刻,言简意赅道:“和教手艺收亲传弟子一样。”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原来如此。”

顾家人恍然大悟。

几个小的也一脸恍然大悟,就连年纪最小的四丫也跟着点头。

顾如砺唇角上扬,他敢说,四丫几个小的不懂收徒是什么意思。

杨氏喜得直拍大腿:“不得了,栓子竟然被夫子收为弟子了。”

“看来小弟在读书上真的有天赋,不然夫子也不会收小弟当弟子。”陈氏柔笑道。

顾三郎突然兴奋地看着吴氏:“大嫂,可不能叫栓子了,咱们栓子现在取了个名,叫顾如砺,爹说让家里都这么叫。”

“顾如砺?”

顾家上下都看向顾三郎。

顾三郎见大家都看着他,卖弄道:

“对,顾如砺,就是那什么土匪啊琢磨的,反正夫子都说是好名,不会有错。”

顾如砺:...

不会传出去没两日,他名字的含义就真变成土匪啥的了吧?

“这是好事啊,三日后拜师是吧?爹娘,拜师礼可准备好了?”吴氏含笑地问道。

吴氏看向顾如砺的眼神亮了亮。

“买了些红枣莲子,其余的拜师那日再买。”

“可惜后日我就要启辰,不能看着小弟拜师入学。”顾大郎有些惋惜道。

“这次劳役辛苦大哥了,对了,我给大哥买了双鞋垫,你试着合不合脚。”

顾如砺起身去屋里把鞋垫拿了出来。

顾大郎看着手中的鞋垫,又看看还没到他腰的小弟,感动不已。

吴氏这才想起来没纳鞋垫,有些懊恼:“小弟是个贴心的,嫂子这几日都忘记给你大哥准备鞋垫了。”

顾如砺浅笑道:“嫂子哪是忘了,这几日大家都在采药,嫂子这才没空下来给大哥纳鞋底。”

吴氏确实忘记给顾大郎准备鞋垫了,但小叔子这么说,她心里熨帖。

也怪不得爹娘偏心小叔了,就小叔这处处顾着家里人,自小又乖巧懂事,谁不偏心。

这也是顾家三房人,这么容易就同意顾如砺读书的原因。

除了顾如砺读书有天份外,这孩子总是让人忍不住多了几分心疼。

还有一点就是,顾家人不知为何,就是觉得顾如砺能行,大概是老王氏洗脑了几年的功劳吧。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141/4332734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