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科举不易,九族文盲出了个读书人 > 第73章 顾大郎回家

第73章 顾大郎回家


“娘,给二嫂买了几贴药,买肉和点心花了一点,我还买了些纸笔,我留了点,剩下的钱您收着。”

顾如砺把三两银子拿了出来,只留了剩余的铜板在身上。

这银子可真不经花,顾如砺看着桌上的三两银子心中嘀咕。

“如砺,家里最近困难,娘就厚着脸拿你点钱了。”

老王氏尽管不想拿儿子的钱,可是家里最近连吃用都拿不出,在拿儿子的钱和儿媳妇回娘家借之间,老王氏还是觉得拿儿子的钱更好。

“这是儿子孝顺娘的。”

老王氏眼底划过一丝愧疚,没想到还没老得干不动,就伸手找还没长大的儿子拿钱。

“老大家的,这钱你待会拿回家去,这段时日多亏了你。”

吴氏见大家都含笑地看着她,想了下便接了过来:“哎,待会吃完饭我就回去。”

“老二,你小弟心思单纯,挣了钱想着家里,日后别忘了你小弟的情。”

药都买了,老王氏也没多嘴,但还是念叨下,让老二两口子记着栓子对他们的好。

“娘,二哥二嫂对我好,我便也对他们好,您不常说儿子当年的命,是二哥二嫂给救的吗?”顾如砺说着,指了指趴着吃草的老羊。

老王氏看了过去,低头点了点儿子的额头:“你啊。”

“娘,你放心,儿子会记得如砺和大家的好。”顾二郎一脸郑重。

经过这件事,顾家反而出乎意料地更齐心了。

“老婆子,你把猪肉做了,猪肝如砺说留着明天给他二嫂做粥,补补血。”

灶台上的活计现在不用老王氏干了,但她还是提着肉进厨房,盯着儿媳妇做。

顾二郎跛着脚回屋,就见陈氏脸上还没干的泪水。

“如砺给你买了几贴药,别哭了,仔细伤了元气,家里人都跟着担心。”

“二郎,是我拖累了大家,本来家里好好的,如砺这么小的孩子,竟然还操心我。”

想起以前自己的私心,陈氏心中羞愧。

“你好好的就行。”

“媳妇,你要振作起来,咱小闺女离不开你,我也离不开你。”

陈氏看着已经一个月的小女儿,还是瘦瘦小小一个,心情复杂,有对亲娘的恨,又有对婆家的感恩。

“我晓得了。”

晚上吃饭,看着桌上的肉,顾家上下异常开心,这一个月的阴霾总算消散。

“原想着多买些肉让大嫂给大哥做点,但爹说大哥这两天就回来了。”

听到小弟的话,吴氏点头:“是,前两日村里有人去泉石县送吃食回来,说是活干得差不多了,这两天就回来。”

“就不折腾了,等你大哥回来,再给他做点吃的补补。”

“太好了,爹总算要回来了。”

玉兰和玉峋姐弟三人得知爹要回来,眉眼有些激动。

“娘,我和书局合作,不出意外的话,后续还有收入,钱你不用省着。”

最近他娘是真省,因为照顾二嫂没空去卖灰豆腐,家中也没银钱,家里动不动就吃灰豆腐和后院种的菜。

吃得他都怕了,也是如此,大嫂才会厚着脸回娘家借了些银钱买菜。

“你这孩子,怪不得你爹说你花钱大手大脚的,钱还是仔细花才行。”

“你嫂子的药不能停,你读书用的墨条和纸要买,还有书,总不能你读书用的书本都要你抄。”

老王氏说着,瞬间觉得这三两银子不够花了。

最重要的是,她觉得这银子是小儿子的,她想多省省留给儿子读书用。

顾如砺一看就知道老娘什么打算,欲要再劝说,院门就响起敲门声。

“谁啊,饭点过来敲门。”老王氏低声嘀咕。

村里人一般不在这个点过来敲门,而且家里时隔一个月才沾了点荤腥,老王氏就怕碰到那些厚着脸上门蹭饭的。

“爹,娘,吴氏,是我啊。”

听到熟悉的声音,院子里吃饭的顾家人愣了下。

“是爹。”玉峋欢喜地起身去开门。

没一会儿,黑瘦的顾大郎背着一个包袱跟着儿子走了进来。

“哎呦,大郎,你咋提前回来了,你,你怎么这么瘦啊。”老王氏看着黑瘦的顾大郎,心疼不已。

吴氏已经走到顾大郎身侧,接过他手中的包袱。

顾如砺到厨房拿了一双碗筷出来:“大哥,还没吃吧。”

别说娘了,顾如砺看着瘦成这样的大哥,都跟着心疼了。

看着桌上满满当当的肉菜,瘦得眼睛都突出来的顾大郎有些诧异。

“我听村里人说了家里的事,就急着回来了。”

原来一个月前,顾大郎从送衣物的村里人口中得知了家里的事,走动了下,提前两天回来了。

劳役的活差不多完成了,这时候一般人不会再走动,大多都是身子不行了,或者特殊情况才会走动。

“先前我在劳役不能回来,二郎,陈家那事处理好了吗?”

“都处理完了,我媳妇也跟陈家断了亲。”

顾大郎一拍石桌:“真是可恨。”

顾大郎从怀中摸出二十多个铜板,“老二,你拿着,本来还多剩点的,可是我急着回来,就拿了点给衙役了。”

好家伙,看着石桌上的铜板,顾如砺是知道大哥为什么瘦成这样了。

“这钱是给你在外买吃的,你这孩子,又全给捏回来了。”

大哥出门的时候,家里给了二十多个铜板,大嫂虽然会私下再给些,但顾如砺猜测不会给很多。

加上大哥的话,顾如砺怀疑大哥除了贿赂那头头,剩下的铜板都拿回来了。

“哎呦,家里用得着你省这二十多个铜板嘛,伤了身子不知道要多少银钱养回来,你真是气死我了你。”

老王氏说着,忍不住抬手拍了拍儿子的胸口。

实在太气人了,这孩子每回去劳役都省这几个铜板,可是看着儿子憨厚的脸,老王氏最后只能心疼地给儿子夹菜。

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太轴了,没三郎灵活,三郎每次去劳役就没亏待过自己。

“娘,家里发生这么大的事,我也是想留点钱回来应急用。”

要不是怕爹娘生气,事发的时候,他就拜托村里人帮忙把钱捎回来了。

“大哥,你这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啊,你看咱家这伙食,是缺你这二十多个铜板吗?”

听到小弟的话,顾大郎看着桌上的肉,每片肉都切得厚厚的,这么多年,家里大大小小的喜事,桌上的肉都没这么多过。

顾大郎:难不成家里在他不知道时候,发达了?而他不知道。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141/4332730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