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劝说
袁敏盛兄弟俩转身回了家中,然后被还没消气的袁夫子抓着做了许久的功课。
而当事人,则是带着来接他的大侄儿去了书斋,拜托钟掌柜再寻摸些书。
想要下场,也要多做准备。
顾如砺突然想下场,是想早点给大侄女当靠山。
只要他能考取功名,加上未来陪嫁的一亩田和压箱银,玉兰在亲事上不会太过委屈。
只是,这么一来,他对县试也没有十分把握。
“这些年东家在万安府的生意不错,也是多亏了您写的话本,寻些书倒不是难事,顾公子放心吧。”
钟掌柜对于顾如砺的请求,并未拒绝,左右不是过要多嘴帮忙问两句的事。
“钟叔可知胡伯父何时回青山镇?”找书的事肯定要当面道谢的。
钟掌管沉吟片刻,摇头:“不知,东家才刚出行没两日。”
“那劳烦钟叔帮我跟胡伯父道声谢。”
出了书斋,顾如砺带着顾玉峋往家中走去。
回到家中,天色已暗,但大侄女还在抓耳挠腮。
“小叔,你回来了。”
顾如砺点头,看了看她写的功课,挑眉。
“不错。”都做得差不多了。
顾玉兰欢喜抬头,“那小叔,明日给我布置的功课,是不是可以稍微少那么一点?”
见她眼含希冀,顾如砺莞尔:“成吧。”
“太好了。”顾玉兰欢呼出声。
顾如砺也跟着笑了起来,才十几岁的孩子,在现代,还是读书的年纪,可这里,却已经要成亲生子。
若不是他怕侄女生子太早有危险,劝了大嫂,吴氏想到妯娌陈氏当时生子时的危险,同意了小叔子的提议,多留了女儿一年,怕是玉兰已经嫁给冯正那个渣男。
“吃饭了。”
顾如砺闻言,回屋把书篮放好,洗了手进堂屋,发现氛围不大对。
“怎么了?”
吴氏见小叔子问,便开口道:“我娘家来提亲了,之前是我想岔了,玉兰嫁在村里,有我们这做爹娘看着,又是玉兰的外家,怎么也受不了委屈。”
以前吴家不是没有过提过亲,但吴氏见女儿读过书,目标一直都是县里和青山镇,看不上自家侄儿。
这件事发生之后,吴氏总觉得女儿的声誉有影响,娘家嫂子一来问,她也有了几分心动。
顾如砺闻言看向大侄女,见玉兰一脸不情愿。
见女儿这样,吴氏也有些恼了。
“怎么,难不成你还要为冯正那不要脸的守着?玉峋今天在青山镇都打听清了,冯家已经去丁家下聘了。”
“娘,我没有,”她只是不想嫁给表哥,一回想起来,都是二表哥小时候吸鼻涕的模样。
“你二表哥多好,嫁过去,有你外公外婆在,娘家也在村里,你舅母不敢磋磨你。”
“可是我只把二表哥当哥哥啊,娘。”
眼看母女俩就要吵起来,顾如砺出声打断。
“此事不行。”
顾家人都看向顾如砺。
虽说顾如砺一向是顾家的领头人,但他一般不会插手侄女的亲事,当初吴氏给大女儿定亲,尽管顾如砺心中不是很满意,却并未开口说过任何话。
“近亲结亲,后代易病且畸胎。”
“怎么可能,水牛家和阿狗家都是娶了娘家媳妇,也不见有什么。”吴氏的声音越来越小。
她知道小叔子说话一向不是无的放矢。
“嫂子多去打听几家人,玉兰的亲事大嫂先别急。”
这几年,吴氏越来越相信小叔子了,所以点了点头。
“行了,吃饭吧。”顾老头发话。
一家人举起筷子吃了起来,顾如砺漫不经心道:“爹,娘,我打算今年下场。”
“下场什么?”老王氏没反应过来,嚼了两下菜。
“我要参加今年的县试。”
堂屋内安静了下来。
“怎么突然要参加县试了?袁夫子怎么说?”顾老头皱着眉头。
原先家中对科举一事不懂,这几年顾家人下意识关注科举的事,这才知道科举有多艰难。
所以此刻,顾家人对于他突然说要参加县试,一时都没反应过来。
“师父求稳,怕我下场不中会失志,并未应允。”
老王氏听到儿子的话,着急道:“那,那再等几年啊。”
“对啊,家里不着急,如砺,家里怎么都要供你读书的。”陈氏也跟着说道。
一家人突然开始劝起顾如砺起来。
“爹娘,你们知道我不是突然起意的人。”顾如砺眼神坚定地看着父母。
顾老头和老王氏一时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一顿饭,老两口食不知味。
夜已深,顾家人辗转难眠。
翌日,顾老头去学堂问了袁夫子后,更不想让儿子提前下场了。
这两日,家中一再劝说,但顾如砺对于他的决定还是没动摇。
从青山镇回家的路上,顾老头不停地劝说。
“怎么这么着急要下场?家里说好了要供你读书,是不是你兄嫂他们在耳边说什么了?”
顾老头说到此处,脸色沉了下来,家里那些个该敲打敲打了。
怕老爹误会,顾如砺连忙解释:“没有,爹你别乱想。”
“我就是想早点考取功名,给家里人当靠山。”
看着才到他胸口的老儿子,竟然说要给家里人当靠山,顾老头不是不感动。
但在顾老头心中,还是儿子的前途更重要。
“你是因为玉兰的亲事,这才决定提前下场的?”
“有几分缘由,倘若我有功名在身,那冯家也不敢如此欺辱顾家的女儿。”
“若我有功名在身,玉兰的亲事就不会艰难。”
顾老头急得要跳脚了,“玉兰现在一女百家求,哪用得着你操心啊,还是听你师父的,过些年再下场。”
在孙女和老儿子之间,顾老头选择偏心儿子。
而且他并没有说谎,孙女的亲事并不艰难,众人知道顾家陪嫁一亩地,顾玉兰长得亭亭玉立又能干。
别看一些人嘴上得理不饶人,但来顾家求娶的人家还不少呢。
家世比不上冯家富足,但都是村里有出息的后生。
“玉兰值得更好的,爹,便是此次科举不顺,我也会为玉兰寻摸一门合适的亲事。”
看着眼神认真的儿子,顾老头最后还是长叹一声:“明日再叨扰袁夫子,打听打听县试的事。”
父子两走了许久,终于回了家。
顾如砺意外地看着堂屋里坐着的人。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141/4332728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