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当今官家非变法之君
“变法初衷是朝廷财政,因为先帝留下的三冗问题而吃紧!说白了还是因为没钱闹得!”
“没钱就想办法赚钱,开源才是主流方向!”
“但新法的方向却是裁撤,搞节流!”
“每年就那么多收入,再怎么省也是那么多!”
“先搞钱把盘子做大,有了钱就有底气,有底气就能做事!”
“到时候转头解决积弊,搞裁员哪怕拿钱砸,也能砸成功!”
话糙理不糙!
反正作为现代人,梅呈安就没听说哪家公司要完蛋,最后是靠着裁员救活的!
老范变法还有王安石变法,核心都是玩命裁员,砍财政预算,想着大砍刀就能解决问题!
可这玩意能省下几个钱?
他的评价是不如抄家!
晏章一阵沉默。
梅呈安继续说道:“而且这次变法太过急躁!”
“自古以来,变法就没有一日之功的!步子迈大了容易扯到裆!”
“三冗问题积弊已久,想要解决也得一步一步来!最起码也要拉一派打一派!”
“所以说此次变法注定失败,有三条原因!”
“第一,方向选择节流!”
“第二,行事下手太过急躁!”
“除去以上两点,第三点原因则是最为重要的一点!”
“当今官家非变法之君!”
晏章端着茶杯的手一抖,心头狂跳,这小子是真敢说啊!
梅呈安注意到了他的动作,咧嘴一笑:“恩师,此话出我嘴,入你耳!出去了就闭口不谈,我可绝不认账!”
“你啊!你!”
晏章抬手点了点梅呈安,哑然失笑,“既然如此,恩师我也放肆一把,听听你的高谈阔论!”
屋内茶炉中的木炭烧的旺盛。
两师徒围绕茶炉落座,晏章亲手给梅呈安烧了一杯热茶。
“官家仁厚千古少有,怎么到了你口中就成了非变法之君?”
正如晏章所说,如今皇帝赵真是少有的仁厚皇帝。
别说历史上找不着,就算再下去几百年,那也是很难出现第二个。
哪怕比历史上的北宋宋仁宗,都更加仁厚许多,但是仁厚不能当饭吃啊!
“恰恰是官家仁厚!”
“变法之君需有雷霆手段,威势横压朝堂!”
“甚至说句难听点的话,残暴之君更能容易造成变法!”
梅呈安美滋滋喝了口茶,拿起一块柑橘吃了一口的,眼睛发亮……
真甜!
看了眼陷入沉思的晏章,他也没有继续说下去,打断了老恩师的思绪。
自己这话对受儒家思想教育下成长的人,冲击确实有些太大!
但事实上就是如此!
皇帝赵真说好听了叫仁厚,说难听了就是软,不硬气!
搞变法的皇帝,那个没有强硬手段?那个有好名声?
远的商纣王,限制宗室,不祭鬼神!
近的隋炀帝杨广,开运河,建东都,打压门阀世家,立科举选拔寒门……
下定决心变法的皇帝,就得有不成功便成仁,大不了做商纣王,隋炀帝的决心!
显然当今皇帝赵官家没有!
这哥们太仁厚,也太要名声了!
“唉……”
良久之后。
晏章长叹一声。
能做大官的那个不是聪明人?
以前没人说,也就下意识忽略,如今被梅呈安这么一提醒,自然而然也就能想明白了!
“但三冗实乃积弊,现在若是不改,以后怕是会积弊难返啊!”
这点梅呈安倒是认同!
冗费,冗官,冗兵,前面两个暂且不提,但冗兵绝对是最致命的!
所谓冗兵就是养的军队太多,且还在不停地扩散增长,多到快养不起地地步了!
但冗兵是咋造成的?
说起这个来梅呈安就忍不住吐槽。
谁家为了安置流民,就把流民全部吸纳入军队?
想出这个办法的,绝对是个大聪明!
一有流民就一股脑塞进军队,这就导致军队不断扩大,军队战斗力不断下降!
最后就是容易被人给直接打崩了!
想想北宋灭亡!
嗯……
梅呈安顿感后背发寒。
好在大虞边军战力还是很强的。
可冗兵不解决长此以往,肯定会影响到边军战斗力!
如今天下的情况,除了北汉,南梁以外,都和北宋情况差不多。
如果大虞边军战斗力持续下降,搞不好早晚也得亡国!
靖康耻重演也很有可能!
自己的后人梅家亲人,也有可能会成为靖康之耻的一部分!
想到此处,梅呈安顿时生出一股紧迫感来。
“放心!有我在,早晚给他改了!”
“嗯?”
晏章猛的看向梅呈安。
突然想起七年前,自己带他见师弟陈克时,两人的对答……
获得近乎于无限大的权力,改变一代人或者改变几代人!
来此世间一遭总要去试试,成不成的再说!
往日画面浮现心头,晏章下意识反问:“你若不成,该当如何?”
“传承呗!”
“我不行!那我就教能行的!”
“我若不成,那就扶持后人来!”
梅呈安坦然耸肩。
穿越者他的有超过现在的思想意识。
但终究是到了封建时代,不是你有超前思想意识,上帝视角就能够把整个时代玩弄于股掌之间的!
所以他也不确定自己能不能成!
但如果要是自己没成,那就培养后人!
愚公移山!
一代不行,那就两代,三代……
“自有后人来吗?”
晏章喃喃自语,紧接着仰天大笑,心中郁气顿时挥霍一空。
“好一个自有后人来!好一个后人来……”
看着突然抽风的恩师,梅呈安微微一愣,紧接着便心领神会的笑了起来……
看清朝廷积弊,所以才有全力支持变法!
哪怕自己书信劝说,自家恩师也是义无反顾,但是一招满盘皆输,心中自然也是有心结。
恩师晏章是个有抱负,有气魄,且有能力的人!
明明看到了问题,且下手去解决问题,但最终却没能解决问题。
或许还要眼睁睁看着问题,一天一天变得更严重,自己却无能为力,无处发力……
心里面生出的煎熬,绝望,非常人能承受!
最关键,他迷茫了!
没目标了!
但是如今晏章又找到了目标。
自有后人来!
而他的后人就是眼前的梅呈安!
他相信以自家少年神童,天资聪颖的徒弟,一定能够办成……
“得徒如此,我死而无憾了!”
晏章大怀欣慰,抬手拍了拍梅呈安肩膀,猛然站起身打开门,朝外招呼一声。
“今日宴饮杯酒,老夫要不醉不休!”
别看才四十多。
这年头三十多就能自称老夫了!
梅呈安抿嘴一笑,低头看向茶炉中闪烁的炭火。
上辈子教书育人但却平平淡淡,这辈子他可不想平淡了!
他一直都是个贪心的人!
荣华富贵要享,位极人臣要求,名留青史也要!
来都来了!
不搞点大事,那不是真白来了?
……
三拜求学,晏门立雪!
一套双重炒作下,短时间就席卷了江左!
再有晏章书信,联络旧友,陈克联络文坛大家。
范仲淹,欧阳修,韩易,富弼,等等文坛大家,当朝名臣,共同推动之下,顷刻间名满天下。
转眼间。
梅呈安成了学子求学的典范!
晏章也借此成了为师模板!
师徒二人典故,已然成了传世佳话!
乃至于汴梁城皇宫里的皇帝赵真,都得知了此事。
“梅呈安,不愧朕钦定麒麟子之名!”
赵真甚是感叹。
一旁宦官见皇帝颇有感慨,猜出了他的心思,顺势帮着说了两句好话。
“幼年神童,后连中小三元!如今更是一心只为求学,哪怕有损仕途也在所不惜!”
“此人至诚,官家慧眼识珠!”
“哈哈哈……”
赵真一阵大笑,“你这家伙倒是会说话!”
官宦连忙陪笑,又是一番夸奖,赵官家心情更加愉悦。
“当年变法失败!朕贬韩师,晏章出京!晏章回家丁忧,朕也没有下旨夺情,让他至今没有复起,也是为了保护他!”
赵真口中韩师是韩阁老韩易。
他自幼就没了父亲早早登基为帝,朝政被太后把持几次差点被废,都是韩易拼力相护。
后来又是韩易倾力帮着他与太后争斗,最后坐稳了皇位。
所以他对亦师亦父的韩易感情很深,而且当年变法韩易全力支持,也是因为他的授意。
最后变法失败,他只能把人贬官出京,心里面始终怀揣着愧疚!
晏章迟迟没有复起,也是他刻意安排。
如今保守派势大,晏章当初变法时,又表现的过分积极,一旦复起肯定会被穷追猛打。
让他在家丁忧,反而是免去被打压的最好借口!
“官家苦心,韩阁老和晏大人都会理解的!”
官宦见赵真转眼情绪不高,连忙出声安慰。
可赵真却摇了摇头,重重叹息,“但亏欠了终究是亏欠了!”
“也罢!”
“韩师即将回京入阁,晏章也该复起为官了!”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135/4332743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