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东华门外唱名好男儿
弘文殿内。
赵官家身披黄袍,于御座上正襟危坐。
本届科举考官欧阳修侧立御阶之下,目光望向了殿外。
“启禀官家,新科贡士已至殿外,一共三百四十九人!”
有宦官前来汇报,询问:“请问官家,是否请考生入殿?”
按理说一甲五十,二甲一百,三甲二百,合该三百五十贡生。
如今竟少了一位,赵官家不由询问:“为何只有三百四十九人?”
欧阳修当即出列,手持笏板躬身回禀,“回禀官家,少的那名考生名叫徐敬之,淮南人士!因意图踩梅呈安做垫脚石,助自己名扬天下……”
“哦!朕想起来了!此人是和梅呈安打赌扬名的那个!”
赵官家脸上闪过一抹厌恶,“无真才实学,一心钻营旁门左道,少了便少了吧!”
“官家圣明!”
弘文殿外。
站在考生前方的梅呈安,没有半点身处皇宫的惶恐,反而还有心思左右察看。
这把他身后的章惇给吓的额头冷汗连连,急忙低声提醒:“怀诚兄,皇宫重地还是庄重为妙!”
听到身后提醒,梅呈安停了下了张望,也满足了好奇心。
都说历朝历代皇宫,唯独汴梁皇宫最小,由原本节度使官衙改建,如今一看果然如此!
从皇城午门,端门开始,处处都小一号,一点都没有皇宫大内该有的气派!
哪怕是最大的宣政殿,都比满清在紫禁城重修的太和殿,小了足足一倍有余。
建筑倒是精致,华贵,但终究少了大国气派,整得跟个割据政权一样,怪不得没能一统天下!
“官家口谕,宣考生入殿!”
宦官凌厉尖锐的嗓音,以极具穿透力落入所有考生耳中。
梅呈安紧忙整理衣冠,回身看了一眼,这才率领一众考生步入殿内。
领着所有考生,对着御座上的赵官家,躬身行礼拜见。
“学生会试会元梅呈安,率本届考生参见陛下……”
乌泱泱下拜。
“平身吧!”
赵官家从御座起身,俯视众考生,开口训话:“国朝开科取士,尔等尽是寒窗苦读,如今可尽情施展才情,朕自不吝啬官位俸禄……”
“多谢官家!”
梅呈安领头高呼。
所有考生异口同声。
“入座吧!”
“考生入座!”
宦官高呼一声。
所有考生有序入座,拿起桌上砚台研墨。
赵官家目光在梅呈安身上打量几眼,嘴角微微含笑。
他可是早就想见见梅呈安了!
今日得见,倒是对梅呈安很是满意。
古代科举有学问有文化不行,容貌也是一项重要的加分项!
要是长得丑,弄不好都得落榜。
这其中著名落榜生黄巢同学最有发言权!
“肃静……”
宦官一声高呼,殿内落针可闻。
赵官家抬了抬衣袖,双手交叉放在身前,“朕最近常读史书,因此有感!”
梅呈安拿起笔,专注聆听。
“孝公得商君强秦国,奠定一扫六合之基,朕当何为?”
这就是本次殿试皇帝给出的考题。
梅呈安微微沉思。
赵官家这题出的充满迷惑性,乍一听以为官家这还是心存变法之志,有再次变法的心思!
但实际上重点在后半句,奠定一扫六国之基上!
变法失败让赵官家对变法投鼠忌器,没想法去继续折腾。
可偏偏武德也不充沛,几次战争皆以失败告终!
文治武功都不成,人又岁数大了,开始研究身后名……
所以问出这个问题,重点在于基这个字!
基乃基石也!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重点是怎么打下给后人开疆拓土的基石!
一统天下有点难,只要开疆拓土,在史书上记一笔,皇帝赵真在位休养生息,殚精竭虑,后世皇帝因此开疆拓土!
要是没记错的话,历史上嘉佑二年龙虎榜,也问了差不多的问题,章衡以一篇富国论高中状元。
所以皇帝的问题是,怎么能在不搞变法的情况下,让朝廷富强达到休养生息的目的,奠定下代君主开疆基础!
开疆拓土需要钱财支持,章衡以富国论阐述搞钱之法,算是正中皇帝下怀。
自己想要高中状元,就必须压章衡一头更得皇帝青睐。
富国论搞钱充盈国库,想更得皇帝青睐,就必须把富国和开疆联系起来,也就是搞钱加削弱敌国!
这就不得不掏出经济战,给皇帝来点经济战争的震撼了!
借经济战之手把控敌国经济命脉,借此削弱对方国力,顺便大把往回捞钱充盈国库。
搞敌国,捞钱,两手抓!
梅呈安有了思路,一篇经济论洋洋洒洒……
只不过他太过入神专注,丝毫没察觉到,御座上的赵官家目光炯炯。
见他奋笔疾书,起身走下御阶,轻手轻脚,同欧阳修走到了他的身后,目光落在他的草纸上。
“臣,梅呈安,奉策:以经济为局,行两得之势。伪辽地广人稀,所具之地进皆寒土。伪夏占据河套,然国土狭小,不得通西域为商富国。伪高三晋之地,高山居多,耕土……”
一篇策论徐徐展开。
先分析以经济角度剖析三国经济模式,在谈古论今引经据典,引出经济战争……
有理有据,使人信服。
虽然还没写完,但却已经吸引了赵官家,他朝欧阳修微微点头,又陆续走到其他人身后查看。
或摇头,或沉思,或皱眉……
一些考生察觉到官家在伸手,紧张的手抖,被赵官家轻拍肩膀,含笑点头给予鼓励。
但这些梅呈安都不知道,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答题之中,完备自己的策论。
最后誊抄在了试卷上,拿起试卷吹干墨迹,检查姓名籍贯确认无误后,抬手朝御阶下的宦官招手示意交卷。
刚坐回御阶上的赵官家,正要端茶喝水,见此情形顿感意外,下意识问了句:“答完了?”
“启禀官家,学生已经答完!”梅呈安起身拱手回话。
瞬间所有考生俱是震惊抬头,但看到站起身交卷的人是梅呈安,又瞬间归于平静。
答完的是梅呈安啊!那就不奇怪了!
“带他去偏殿,送些茶水点心,让他安心休息等候!”
殿试不像其他,可以提前交卷离场,但需要在偏殿等候所有人考完,皇帝会赐下午宴,用过之后一同到东华门外等候唱名。
宦官收上梅呈安试卷,送到了赵官家御案之上,然后带着梅呈安前往偏殿。
殿试依旧还在继续,赵官家拿着梅呈安所作富国论观读,越看眼睛越亮,越看越是满意,越看越是激动。
看完一遍后,似是没有完全看懂,又回过头重新看了一遍。
一直读了四五遍,哪怕其他学子陆续交卷放在案头,他都没看一眼,始终拿着梅呈安的策论,品读深思。
等考试彻底结束,他才把手中策论递给欧阳修,“欧阳爱卿,这篇策论深得朕心,一篇经济论一石二鸟!”
欧阳修没说话只是一味品读。
过了有一盏茶的时间,欧阳修脸上浮现出震撼之色。
“粮食,茶叶,白盐,白糖,这都是我朝把控,三国奇缺的!”
“以此为本,开围场交易,借此大量购置马匹,羊肉回来,借此推动三国经济单一化,确实可行!”
“就是这货币霸权,臣还有点没弄明白,尚需要品读研习体会……”
“但只是粗略观看,也觉得确实有可行性!”
赵官家笑着点头,“状元之名非他莫属!”
……
吃了顿宫廷午宴。
梅呈安等一众考生重新聚集到了东华门外。
“这皇宫御膳味道属实不怎么样!”
苏轼一边走一边吐槽,“上好的羔羊羊肉,却炙得如此难吃,简直白瞎了好食材!”
“我觉得倒是尚可!”梅呈安笑着开口。
这年头吃食已经有了炒菜,烤肉,烧烤,只是调料差一些,味道但也还说得过去。
反正梅呈安不是美食家,刚才吃的还挺香的!
听他这么说,苏轼疯狂摇头,撇嘴道:“你就是没吃过真正的美食,要不然也觉得难以下咽!”
“等回头来我家,我亲自下厨,让你尝尝啥叫人间美味!”
千古第一美食家果然名不虚传!
梅呈安自然是笑着答应,“那我就等着品尝了!”
“大哥研究出的吃食,确实非常美味!”苏辙帮着吹捧了一句。
“有好吃的,也别忘了我啊!”
“还有我!我也好奇这人间美味,到底是啥个味道!”
章家叔侄两个也跑来凑热闹。
苏轼大手一挥,大包大揽:“都来!都来!”
一行人在东华门外说说笑笑,又聊了本次殿试策论,互相交换自己的作答。
梅呈安提出的经济战理论,货币霸权,让四人尽是目瞪口呆,一副受教模样。
苏轼表现得最为夸张,“还能这么玩?灭国运于无形啊!”
“我只想到了富国,作出一篇富国论,还有些沾沾自喜!如今听闻怀诚兄经济论,才知这天外有天!”章衡表情卑服,对梅呈安郑重拱手表达尊重。
章惇叹了口气,一脸生不逢时,“跟你这经济论一笔,我这边贸论就显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了!”
“生不逢时,生不逢时啊!”
苏辙一脸感叹,“同梅兄生于一个时代,也不知是我等幸运,还是我等命苦!能参与到大才治世,但却注定要被压一辈子了!”
还别说……
被一群教科书上的人物吹捧,确实感觉相当爽,比装逼打脸都爽……
梅呈安眼睛都笑的眯了起来。
“考生肃静……”
就在这时,宦官跑出高呼一声。
所有考生连忙站好位置,排列好了对应。
终于来了!
东华门外唱名好男儿!
“咚……咚……咚……”
悠远鼓声响起来,令人感觉威严。
但伴随鼓声落下后,各类乐器陆续响起,传来了威严无比的皇室典乐。
典乐声落下后,宦官手捧圣旨。
“奉圣谕,揭晓甲第!诸进士听宣……”
考生们纷纷下跪,高呼:“吾皇圣明,学生听宣!”
“皇恩浩荡,不问出身,官家以才取仕,幸得上天垂怜,不拘一格降人才,有状元,榜眼,探花各一位,一甲进士五十名,二甲同进士一百名,三甲赐进士一百九十六名!”
“今以东华门外唱名,以示世人!”
“咚咚咚……”
宦官话落,连串鼓声响起。
紧接着又是一阵青铜号角声吹响。
欧阳修手捧殿试榜单,看起来瘦弱,但喊的却是中气十足。
“宣仁五年殿试,榜首状元郎,梅呈安!”
鸿胪寺官员们站成一排,在声音落下后,齐声高喊:“宣仁五年殿试,榜首状元郎,梅呈安!”
按照规矩,状元,榜眼,探花,加一甲五十名进士,每个人唱名后,都要出列跟随宦官指引,前往宣政殿拜见皇帝。
前三名更是会在宣政殿上,被皇帝当场授予官职,正式登堂入室踏入官场。
梅呈安自然也不例外。
他强忍着内心激动,不停深呼吸,整理衣冠后出列,跟在早就等待的宦官身后。
穿过东华门步入皇城,走向大虞权力中心宣政殿,正式加入了这场大虞权力游戏!
同时……
复仇之日就在今朝!
上岸第一剑,先斩个勋贵……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135/4332741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