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被逐出侯府后,我只好六元及第了 > 第74章 上奏立储之策

第74章 上奏立储之策


宣政殿上安静无比。

所有人都目瞪口呆愣在原地。

如果说之前所提出储君以壮,君上以老,恐有不测发生,大家伙都能够想得到,只是下意识忽略。

但梅呈安以史为镜,拿出了成帝,哀帝的事迹,大家伙是真的没有想到。

别说大臣们没想到,赵官家都没想过。

对此,梅呈安只能说汉朝,唐朝,还是不是太狗血。

哪怕有汉武帝留子去母,唐玄宗抢了杨贵妃,前梁朱温和儿媳……

但历史还不够精彩!

真正精彩,真正离谱,还得是人家大明王朝。

二百多年的历史,大部分离谱的事情,几乎都发生过。

为啥后世许多公务员都喜欢研究明史,比如那位爱看万历十三年的高老师。

因为真的有用……

像这种过继子追封自己亲爹的事情,也就是嘉靖帝闹得最热闹,整出来个大礼仪之争。

追封亲爹,政斗打压士大夫,顺便给自己老祖宗太宗朱棣,换了个成祖的庙号,让朱棣同学在地底下都不得安宁……

一套操作秀麻了文武百官,导致这事儿最知名!

但真正掀起大礼议之争的是宋朝,倒霉那位死去的皇帝,就是跟咱大虞赵官家相似的仁宗皇帝!

他那个过继到膝下的宗室继承人,庙号英宗的皇帝,登基三年就干了一件事儿。

濮议之争!

追封老爹做皇帝!

给亲爹追封完就去见亲爹,养父了……

“诸位爱卿,梅卿所讲又当如何?”赵官家已经没了眼泪,只有慌张。

跪在殿上劝谏的官员,连带着欧阳修,钱宗木,以及韩易,晏章,这些内阁臣工,此刻都沉默了……

梅呈安给他们摆出了两个问题。

导致劝谏逼宫都没了意义,因为问题摆出来了,你不给解决了,那就是强人所难。

劝谏都没有理由继续!

人家赵官家活的好好的,你要是非逼着赵官家,牺牲自己别管这两个问题,赶紧过继立储君……

那你就别怪赵官家贬官下手重了!

“为何尽是不言?难道文武百官无一人有妥善解决之法?”

赵官家急了!

现在没有人比老赵更加心慌,更加着急。

哪怕现在过继,现在立储,他都能答应,但这两个问题,你都得给我赶紧解决了!

哪怕是不得善终,老赵也宁愿认了,但死了之后无祭,这可就太草了……

因为无祭代表着可有可无,史书也不会好好修,到时候身后之名弄不好都得被糊弄!

最关键弄不好都进不去太庙!

赵官家都没儿子了,唯独就想留个好名声,就想进个皇室太庙……

“官家……”

欧阳修开口说话了。

这让正准备说出解决之法的梅呈安,也不由朝着他看了过去,想听听欧阳修能有啥办法!

结果……

“官家,此事事关重大!”

“臣等短时间无法拿出妥善之法,请您准许我等些时间,待我们查阅古今后,在上书妥善之策!”

欧阳修涨红着脸,说出来的话,他自己都觉得难以启齿……

丢人二字已经刻在了他心口。

“哼……”

赵官家脸色一黑,白了欧阳修一眼。

他算是看出来了,欧阳修纯粹就是管杀不管埋。

为了国家朝堂稳定,他是把自己给豁出去,真就做到了为国可死君!

最终他把期待的目光,投向了梅呈安,“怀诚,你既然有所提,想必也有所解吧?”

给你机会也不中用……还是得我来出手……梅呈安看着欧阳修,自顾自咧了咧嘴,从袖袍中掏出一本奏书。

“臣上奏立储之策,可解两难之题!”

“快……快呈上来……”

赵官家激动的指挥宦官,把梅呈安奏书拿来,急切的翻看了起来。

宣政殿上又是一阵安静,只有赵官家翻阅的声音。

“好……好……好……”

“好个好圣孙……”

看了几息之后,赵官家连连叫好,“怀诚实乃国朝真麒麟!”

“忠臣!能臣!贤臣!”

赵官家好话不要钱的往外扔。

引得满朝文武纷纷好奇奏书内容。

韩易,晏章,两人倒是老神在在,奏书内容他们都看过。

到底是梅呈安头回献策帝王,策略到底行不行,有没有漏洞问题,自然都是要谨慎推敲。

以免等日后隐患凸显,梅呈安因此被责难……

“官家……臣……可否一观……”

欧阳修是个脸皮厚的,听到赵官家如此称赞,心里面自然是好奇的紧,直接找赵官家讨要。

“哈哈……你啊……”

赵官家看了眼迫切的欧阳修,一时间竟被气笑了,又看了眼其他好奇的臣子,把手中奏书交给了身边宦官。

“读给大家听听……”

“臣奏:自启呈禹位,天下家者,父死子继……”

宦官接过了奏书之后,马上开始宣读奏书。

从上古大禹被夏启即位开始说起……

也算是引经据典,解决办法也简单,那就是秘密立储制度。

同雍正皇帝那一套差不多,别管是不是中原正统,反正好用就行了……

皇帝一份留在身上,再写一份放在宣政殿牌匾后面。

等皇帝去世的时候,从他身上和宣政殿牌匾后取出诏书,两者相互一个对应,就知道立谁做皇帝了。

关键这东西除了赵官家,谁也不知道立的是谁,还能随意修改。

过继来的宗室子弟,谁也不敢争位,反而还要争着好好表现,赢得赵官家的信任,看中。

至于过继宗室登基后,追封自己亲生父亲,那就更好解决了!

赵官家别给自己过继儿子,给自己过继孙子就成了!

下旨选拔的时候,直接从宗室子弟的儿子里选,还要设下条件,只选择其家中幼子。

年纪小好培养感情,也能从头教育。

而且家中幼子立为太孙,他想要坐稳皇位,那就必须抱紧赵官家的大腿。

亲爹还活着,家里还有哥哥,给亲爹封皇帝就是找麻烦,就算亲爹死了他不能追封。

因为一旦追封,比他年长的哥哥,就都有了法理继承权,他不仅仅会担心自己皇位有风险,还要担心儿子能不能继承皇位!

所以他必须想尽一切办法阐述自己正统的身份,只会玩了命的侍奉,祭祀,拔高赵官家。

以此来区分自己与亲生父亲,亲生兄弟的区别!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135/4332737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