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帝师献策:九字定乾坤
李长安摸了摸下巴,沉吟片刻,脸上那玩世不恭的神情稍稍收敛,多了几分认真。
他袖袍一拂,一股柔劲将朱元璋和常遇春托起。
“罢了罢了,看在你小子还算诚恳,脑子也还算清醒的份上,我老人家就浪费点口水,给你掰扯掰扯。”他寻了路边一块还算干净的大石坐下,示意朱元璋和常遇春也坐。
杨疏桐则安静地站在李长安身后,一双美眸好奇地打量着眼前这位新晋师叔祖,也想听听祖师会对这天下大势有何高见。
“你刚才说的不错,元廷如今确实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李长安开口,直奔主题,“但其灭亡,已是注定,无非时间早晚问题。其致命伤有三。”
朱元璋立刻凝神静听,如同最认真的学生。
“其一,根基本损。蒙元以异族入主中原,始终未能真正融合,视汉民如牛马,等级森严,矛盾深入骨髓。此乃其一大致命伤,无解。”
“其二,制度腐朽。官场腐败透顶,卖官鬻爵,横征暴敛,早已失了民心。黄河决口,天灾连连,朝廷却无力赈济,反而加赋,此乃自掘坟墓。”
“其三,内部倾轧。皇帝昏聩,权臣争利,各地藩王、军阀拥兵自重,中央号令不出大都者久矣。看似庞大,实则一盘散沙。”
李长安寥寥数语,便将庞然大物般的元朝剖析得淋漓尽致。
听得朱元璋连连点头,这些都是他切身感受却又难以如此清晰总结的。
“元廷虽必亡,但何时亡,如何亡,由谁来亡,却大有讲究。”李长安话锋一转,“如今四方起事的势力多如牛毛,但大多目光短浅,逞一时之勇,或割据一方,便自以为王,殊不知枪打出头鸟,死得最快。”
“比如那徐寿辉,称帝了,是吧?比如那张士诚,占了几州之地,也开始飘了,是吧?”李长安嘴角露出一丝讥讽,“殊不知,他们越是张扬,元廷的主力就越会盯着他们打。这就是为你,为其他真正有潜力的势力,争取了宝贵的发展时间和空间。”
朱元璋眼中精光爆闪,师尊此言,简直如同在他心中点亮了一盏明灯!
“所以,你的策略,不应该是急着去当那出头鸟,去称王称霸,去跟元廷硬碰硬。”李长安看着朱元璋,一字一句地说道,“你的策略,总结起来,就是九个字——”
朱元璋和常遇春都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这九个字如同惊雷,炸响在朱元璋的脑海之中!简单,直接,却蕴含着至深的道理!
高筑墙——巩固根据地,加强防御,让自己先立于不败之地!
广积粮——积累物资,储备力量,深根固本,等待时机!
缓称王——低调发展,隐藏实力,避免成为众矢之的!
这……这简直是为他朱元璋量身定做的战略总方针!完美契合了他目前实力弱小、需要韬光养晦的现状!
“师尊……这九字真言……”朱元璋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哽咽,他仿佛看到了一条清晰无比、通往成功的康庄大道!
“别急,这只是总纲。”李长安摆摆手,继续深入,“光有总纲不够,还得有具体的执行策略。这就好比当年诸葛孔明为刘备谋划的‘隆中对’,总纲是‘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但具体怎么‘跨’,怎么‘保’,怎么‘和’‘抚’‘结’‘修’,才是关键。”
他结合当前局势,开始详细阐述:
“高筑墙,不仅指物理上的城墙坚固,更指你势力内部的团结和稳定!你现在根基在淮西,就要把淮西打造成铁桶一块!要练兵,练精兵,但不是盲目扩张数量,而是要有一支绝对忠诚、如臂使指的核心力量!要清除内部的不稳定因素,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和指挥体系!墙,要先从内部筑起!”
“广积粮,粮草是根基中的根基!乱世之中,有粮就有人心!要鼓励垦荒,兴修水利,发展生产。不仅要够自己吃,还要有储备,关键时刻能用来赈济灾民,收买人心!甚至可以作为战略物资,与周边势力交易,换取你需要的东西。经济,有时候比刀剑更厉害!”
“缓称王,这是最难,也最重要的一点!”李长安语气加重,“你要时刻记住,你现在名义上还是明教的人,头上还有‘弥勒降世’、‘明王出世’这块招牌可以利用,暂时不要轻易撕破脸。对于元廷,表面上甚至可以虚与委蛇,假意接受招安也不是不行,换取实际发展时间和空间。”
“另外对于其他义军,比如北面的刘福通、东面的张士诚,暂时不要主动冲突,甚至可以适当结盟,共抗元廷主力,让他们去顶雷。你要躲在后面,默默地……种田!”
“种田?”朱元璋对这个词感到有些新奇。
“就是发展自己!积累实力!”李长安解释道,“等到元廷和那些出头鸟打得两败俱伤,等到你兵精粮足,根基稳固,等到天下百姓对旧王朝彻底失望,对新生活充满渴望之时……”
李长安的声音变得如同带有魔力,描绘着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那时,你便可挥师北上!记住,北伐之初,一定要打出最光明正大的旗帜——‘驱除胡虏,恢复中华’!这不是一句口号,这是凝聚天下汉人心志的大义!凭借此大义,加上你积累的雄厚实力,便可势如破竹,直捣大都!”
“拿下北方后,切勿骄傲自满。南方还有陈友谅、张士诚等残余势力,需以雷霆万钧之势扫平,完成真正的一统!”
“到了那时,”李长安目光深邃地看着朱元璋,“称王?称帝?不过是水到渠成之事。你汇聚的将是整个天下的民心与气运!你的《人王决》也将因此达到前所未有的境界!”
一番话,洋洋洒洒,不仅包含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九字方针,更融合了“隆中对”般的战略纵深规划和具体的战术执行建议,甚至点出了未来北伐的核心口号和步骤!
朱元璋听得如痴如醉,心潮澎湃!
只觉得眼前的重重迷雾被彻底拨开,一条清晰无比、光芒万丈的康庄大道就在脚下!
自己这仙神般的师尊谋划,果然深远、精准、老辣,完全超越了他所有的想象!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133/4332495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