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点拨少林
少林寺山门前,古朴的石阶蜿蜒而上,两旁古柏参天,梵钟悠扬。
心眉大师带着李寻欢一行人拾级而上,早有知客僧迎候在门前。
"阿弥陀佛,心眉师叔回来了。"知客僧合十行礼,目光在李寻欢等人身上扫过,带着几分审视。
心眉大师还礼:"方丈师兄可在?老衲有要事禀报。"
"方丈正在禅房与心树师叔论经。"知客僧答道,"师叔请随我来。"
李长安笑眯眯地打量着少林寺的景致:"不错不错,这少林寺倒是更有气派了。就是这石阶该修修了,硌脚得很。"
知客僧闻言一愣,看向这个穿着破旧道袍的老道,不知该如何接话。
心眉大师连忙介绍:"这位是李长安前辈,是...是位得道高人。"
知客僧虽然疑惑,还是恭敬行礼:"前辈请。"
禅房内,少林方丈心湖大师正在与师弟心树大师论经。见心眉带着众人进来,两人停止讨论。
心湖大师目光如电,扫过众人,然后看向李寻欢:"心眉师弟,想必这位就是李探花了?"
心眉合十道:"正是。关于梅花盗之事,还需方丈师兄定夺。"
心树大师在看到李寻欢时,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但很快恢复平静。
这一切都被李长安看在眼里。
李长安突然开口:"两位大和尚正在论经?老道我也来凑个热闹如何?"
心湖大师微微皱眉:"不知前辈想论什么?"
"就论论这'慈悲'与'规矩'吧。"李长安笑道,"佛门讲慈悲为怀,可少林寺又有清规戒律。若是慈悲与规矩冲突了,该如何取舍?"
心树大师浑身一震,这正是他这些日子来的心结。
心湖大师沉吟道:"慈悲是心,规矩是行。心行合一,方得圆满。"
李长安摇头:"大和尚说得轻松。若是规矩伤了慈悲,是该守规矩,还是行慈悲?"
他举例道:"比如现在,我身边这位小朋友被人冤枉是梅花盗。按规矩,该审该查;按慈悲,该信该护。该如何选择?"
心树大师忍不住开口:"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若规矩伤人,便是恶规;若慈悲无度,便是滥慈。关键在于把握分寸。"
"说得好!"李长安抚掌笑道,"可是这分寸该如何把握?就像你现在,身在佛门,心系旧友。按规矩该避嫌,按慈悲该相助。该如何选择?"
心树大师如遭雷击,没想到这老道一眼看穿他的心事。
心湖大师也若有所悟,看向心树:"师弟,你..."
心树长叹一声:"不瞒方丈,李探花曾是贫僧俗家时的好友。这些日子,贫僧确实心绪不宁。"
李长安慢悠悠地说:"老道有个故事:从前有个和尚,看到一只受伤的鸟儿。按寺规,不该管闲事;按慈悲,该救治鸟儿。你们猜他怎么做?"
众人都被故事吸引,静静等待下文。
"他既没有违反寺规,也没有见死不救。"李长安笑道,"他只是'偶然'在鸟儿受伤的地方洒了些伤药,然后'偶然'忘了收拾。鸟儿自己啄食伤药,痊愈飞走了。"
心树大师眼中一亮:"前辈的意思是..."
李长安眨眨眼:"老道可什么都没说。只是讲个故事而已。"
心湖大师若有所悟:"阿弥陀佛。前辈智慧,老衲佩服。"
李长安又道:"佛门讲机缘。有时候,最大的慈悲不是刻意为之,而是顺其自然。就像春雨润物,无声无息。"
他看向心树:"大师若是遇到两难之境,不妨想想:什么是不违背本心,又不违反规矩的'自然之举'?"
心树大师沉思良久,突然起身向心湖大师行礼:"方丈师兄,贫僧请求负责看守藏经阁。在此期间,任何人不得打扰。"
心湖大师先是一愣,随即明白过来:"准。"
李长安笑眯眯地说:"藏经阁好啊!清静,适合思考人生。对了,老道听说藏经阁里有本《金刚经注疏》,写得特别精彩,可惜一直没机会拜读。"
心树大师会意:"藏经阁西北角第三个书架最上层,确实有这本注疏。前辈若有兴趣,可自行取阅。"
李长安点头:"多谢指点。对了,那书架似乎不太稳当,大师最好检查检查,免得经书掉落。"
心树大师眼中闪过感激之色:"贫僧这就去检查。"
两人这番对话看似平常,实则暗藏玄机。
李长安是在暗示心树,可以在藏经阁西北角第三个书架留下一些有用的信息。
待心树离去后,心湖大师长叹一声:"前辈智慧如海,老衲佩服。只是少林寺规森严,有些事..."
李长安打断他:"大和尚放心,老道明白。少林寺有少林寺的规矩,老道不会让大师难做。"
他话锋一转:"不过老道有个问题:若是规矩成了包庇真凶的工具,这规矩还该守吗?"
心湖大师一怔:"前辈何出此言?"
李长安笑道:"梅花盗重现江湖,偏偏在我这小朋友回来的时候。作案手法与十年前一模一样,世上哪有这么巧的事?"
他站起身,踱步到窗前:"老道活了两百多岁,见过太多阴谋诡计。这次的事情,明显是有人设局陷害。"
心湖大师沉吟道:"前辈的意思是..."
"老道没什么意思。"李长安转身笑道,"只是觉得,查案要查全套,不能只看表面。比如为什么所有证据都指向李寻欢?为什么没有人怀疑过其他人?"
他意味深长地说:"有时候,太过完美的证据,反而最可疑。"
这时,心树大师回到禅房,手中拿着一本经书:"方丈,藏经阁确实需要修缮了。西北角书架不稳,经书有掉落的风险。"
他看似在汇报工作,实则是在告诉李长安,已经在那留下了信息。
李长安会意,笑道:"修缮是好事,但要注意方法。有时候补得太明显,反而会破坏原来的结构。"
心树大师合十道:"前辈指点的是。贫僧会循序渐进,既保全经书,又不破坏藏经阁的整体结构。"
两人再次机锋相对,心照不宣。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133/4326951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